王国维曾经说过:“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帅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屈原)、渊明(陶潜)、子美(杜甫)、子瞻(苏轼)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文学小言》)王国维又说过:“诗歌者,感情的产物也。”(《屈子文学之精神》)可见在王国维的心目中,评价天才诗人的标准至少有三:学问、德性、感情。以此标准衡之,则屈原当之无愧应是中国文学天才之第一人。
从学问看,屈原博文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从德性看,屈原志洁行廉,泥而不滓,竭忠尽智;从感情看,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生死相许。多年来,我读屈原,每每惊艳于他文辞的浪漫华彩,折服于他个性的傲岸不羁,倾倒于他忧愁幽思的大爱真情,但我更屡屡触摸到他“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与痛苦。在他那些充满忧虑和叹息的文字中,我总能看到一个清癯飘逸的风雨夜行人,在那遥远的年代里寂寞而坚定地走着……
屈原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两千多年来,他的身上累积了太多中国人对于“诗人”这个身份的理想,他不但承担着诗人的良心和文采,还承担着哲人的智慧与信仰,更承担着民族的苦难和坚强。因为这么多的“承担”,使得“屈原”不再是作为一个简单的诗人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理想而存在;也因此,“屈原”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人名,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是中国文学和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永远地镌刻着这个民族对于命运的忧思和对于光明的渴望。
于是,撰写屈原的传记,也不仅仅只是讲述一个诗人的生平,从我的学识而言,也许这是“难以承受之重”;然而从情感而言,我十分珍视这样一次与经典对话的经历。
我并非屈原研究领域的专家,但在多年浸**于诗词的研究经历中,屈原始终在离我最近的地方。因为在中国,没有哪位一流的诗人不是在屈原“骚情雅意”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更何况,我还是一名湘女,生活的地方距离屈原自沉的汨罗不足百里,我曾无数次在屈原祠前驻足仰望屈原的高度,无数次在汨罗江畔陪着屈原披发行吟,无数次聆听着龙舟竞渡的号子声感受楚人对屈原的追怀,无数次在大学课堂的讲台上述说着“湘夫人”与“山鬼”纯洁的爱恋与远行的意义……
2011年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南大学文学院首次在屈原祠举行隆重的学位授予仪式,我作为教师代表为毕业生献辞。那天下着倾盆大雨,所有的师生在导师服和学位服上还罩着雨衣,但是薄薄的雨衣岂能抵挡雨水的肆虐,大家一个个都淋得落汤鸡似的狼狈不堪。于是,我上台致辞时首先引用了苏轼的《定风波》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毕业生仿佛骤然间多了几分豪迈洒脱,是啊,风雨中这点狼狈又算得了什么?
在致辞中,我送给毕业生三个词:“悲悯情怀、正道直行、豁达心胸”,这是我对屈原和苏轼精神的部分理解,也是对我们和毕业生的一种共勉。我始终认为,也许在高度上我永远无法触及屈原,但在情感上我是懂得屈原的。
因为懂得,所以热爱。
因此,我才会不揣浅陋,尝试着攀登这座经典的高峰。
怀着这一份惴惴之心,我不仅将汉代以来关于屈原研究的代表著作再一次置于案头最显眼处随时翻阅,并且曾专门向屈原学会的专家求教。
2012年6月在成都,我打电话给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诚教授,表达了拜访求教的诚意。李诚教授是楚辞名家汤炳正先生的弟子,中国屈原学会的副会长,虽然此前我与他仅匆匆两面之缘,但李教授还是欣然答应了我的请求。第二天中午,李诚教授携夫人热情邀我感受成都热辣辣的火锅,还亲自开车送我到成都机场。虽然只有几个小时的交流时间,但李诚教授对于屈原和楚辞信手拈来的独到见解,还是让我受益良多,也纠正了我一些理解不精确的地方。返回长沙后,李诚教授委托学生给我寄来他的著作《楚辞论稿》。更让我感动的是,他还同时寄来了汤炳正先生亲笔签名题赠给他的著作《楚辞类稿》,并且特意关照我:这本书很珍贵,他手头仅此一本,请看完后务必快递寄回。我收到书后,即将书稿复印,原著快递奉回。
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郭建勋教授也是中国屈原学会的副会长,同时还是湖南屈原学会的会长,著名的楚辞研究专家。在郭教授的领导下,我也忝列湖南屈原学会的成员,感受着屈原研究较为前沿的学术成果和热点问题。在《湖南九章》的评选活动中,郭教授还曾邀我一起担任评审。记得那天活动结束后,评审的专家们在岳麓书院里参观,我特意向郭教授汇报了讲述屈原的计划,并且就一些有疑惑的地方向他请教。郭建勋教授非常耐心地解答了我的问题,并善意地提醒我讲述屈原可能面临的诸多难点。
2013年4月10日下午,我应湖南省社科联的邀请,在湖湘大学堂开讲《惊采绝艳话楚骚》。此前组织方的负责人王鹏主任问过我:点评专家由谁来担任比较合适?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本省研究屈原和楚辞的专家最有权威的当然是郭建勋教授。但是,郭建勋教授会不会答应为我这样一位后辈学人担任点评专家,我并没有把握。
后来,组织单位告诉我:郭建勋教授虽然这段时间身体不太好,而且讲座那天上午还要连上4节本科生的课,很辛苦,但他仍然答复:既然是讲楚辞,那我一定参加。我听到这样的回答非常感动,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讲座前我先把讲稿发给郭教授,请他批评指正;讲座的当天,郭教授不仅对我的讲述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从专家的角度给予了不少中肯的建议。那天虽然是我主讲楚辞,但对我个人而言,更是我向郭教授学习的一个宝贵机会。
感谢李诚教授,感谢郭建勋教授!没有屈原研究专家的指教和支持,没有那些精辟的见解和厚重的研究著作,也许我很难有这样的底气和胆量在全国人民面前去讲述这样一位最伟大的诗人。尽管我的讲述还不足以剥开两千年来笼罩在屈原身上的重重迷雾,展示一个全面的屈原,也不足以深入到屈原丰富的精神世界,我采取的观点也和一些专家不完全一致,但我自信我的态度是严谨的,投入也是全情的,我希望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瑕疵不会影响到我对屈原精神的总体把握。
两千多年来,关于屈原的可靠历史资料少之又少,关于屈原的研究资料却是汗牛充栋。材料的取舍、历史背景的详略、文本解读的不同角度、包括屈原研究中尚未形成定论的桩桩“公案”,都是我面临的障碍。在撰写书稿的时候,很多学术界存在的分歧无法一一介绍,我尽可能用注释或其他方式进行补充说明,便于读者更详细的了解。
由于史料的匮乏,书稿中有少数历史事件的细节(如人物对话或心理活动等)属我个人的推测,但这样的推测是建立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的,书中也已作出相关说明。
谢谢我的研究生唐苗。他也是楚辞的痴迷者,曾经在我的“《诗经》《楚辞》研究”课堂上要求我花更多的学时讲述楚辞。在撰写书稿的过程中,我基本上是每完成一章便将初稿发给他,请他帮忙校对引文,并核实相关历史资料,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错漏。书稿的顺利完成也有他的一份心血。
关于屈原的研究和屈原作品的解读,这部小书不过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我们与屈原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杨雨
2013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