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扇惟逢春梦婆(1 / 1)

儋州文明落后,一切繁华皆无。

但对于本身就令人眼花缭乱的灵魂而言,这座海外小岛也不乏可爱。

苏东坡已毅然断绝了生回中原的希望。

他把儋州当作自己此生的归宿,竟因此很快习惯了儋州,并津津有味地研究此地与中原完全不同的风俗。

在异乡居住,首先要面临和适应的是饮食习惯的差异。

儋州人的饮食的确与别处不同。

因农耕极其落后,当地百姓的地里只有红薯: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和陶酬刘柴桑》)

每顿饭,也不过是红薯:

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闻子由瘦》)

到了秋天,儋州人将收割的红薯蒸晒切如米粒并储藏起来,称作甘薯粮。

当其灶中无物可煮,只好多汲水充饥。

苏东坡跟儋州人一样,米粮匮乏,只能依赖有限的红薯半饥半饱度日。

儿子苏过遗传了苏东坡的乐观性情。

没有其他粮食,苏过就想方设法使红薯做出不同的风味。

他用红薯做成一道“玉糁羹”,“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苏东坡尝过之后大为喜欢,称“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绝无此味也”!

除了红薯,儋州人无论老幼都喜欢吃槟榔。

苏东坡某次去寻访当地朋友姜唐佐,碰巧他出门了。

只有姜母在家。

见到苏东坡时,姜母正在吃槟榔。

姜母年事已高,牙齿脱落而手掌无肉,苏东坡见之觉得十分有趣,随手拿起一张包灯芯的纸便写:“张睢阳生犹骂贼,嚼齿空龈;颜平原死不忘君,握拳透爪。”(《儋耳题纸》)

尚能诙谐,可知苏东坡虽老而困窘,并未颓唐。

儋州临海,食物中自然多海味。

作为内陆人的苏东坡,对待异方风物始终随遇而安。

唐代韩愈南贬潮州,曾对南方的奇异食物深感恐惧,勉强食用蚝、蛤以后,竟“腥躁始发越,咀合面汗骋”。

苏东坡则不然。

他颇能接受新鲜事物。

苏东坡很喜欢食蚝,曾幽默地要求苏过对此秘而不宣:“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食蚝》)

在儋州,苏东坡背山而居。

一个有月亮的晚上,苏氏父子被围猎之声惊动了。

儋州人在围捕麖、豨。

麖、豨,也即獐子和野猪,是儋州当地最常见、也是儋州人最常捕猎的两种动物。

年岁不好,禾谷歉收,百姓只好围猎野兽补充食物。

儋州人捕猎,通常在有月亮的晚上。

他们等待野兽将要睡着时,合围而捕捉。

次日天一亮,苏东坡居住的桄榔庵前就响起了敲门声。

正是当地父老提着猎取的野味来相赠:

朝来剥啄谁有馈?愧尔父老勤弓戈。(《夜猎行》)

儋州人十分尊敬苏东坡,对他非常慷慨。

天旱缺粮,米贵如珠:“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纵笔三首》)

但儋州土人常常为苏东坡送去各种食物,解其饥馑。

冬天,苏东坡穿着单衣去集市。

他在集市偶遇一位黎族同胞,素不相识,语言不通:

问答了不通,叹息指屡弹。似言君贵人,草莽栖龙鸾。遗我古贝布,海风今岁寒。(《和陶拟古九首》)

然而对方不忍见他受冻,赠送给他“古贝布”御寒。

苏东坡同儋州百姓十分融洽。

他几乎与他们融为一体了。

曾有一次,苏东坡正背着一个大瓢在田间边走边唱,遇到一位七十余岁的老妇人。

老妇人见苏东坡潦倒,竟很有智慧点化他:“内翰昔富贵,一场春梦。”

苏东坡深以为然。

自此,大家便称呼老妇人为春梦婆。

附近的孩子也爱东坡,他们常常追随这位来自中原的落魄官员。

苏东坡与儋州黎子云兄弟是亲密的朋友,常去黎家中做客垂钓、乐而忘返。

一次,苏东坡拜访黎子云兄弟归来,途中遇雨,便向农妇借斗笠和木屐穿上。

滑稽的模样使孩子们哈哈大笑。

到了儋州,报国无望,苏东坡遂开始着意养生。

儋州气候潮湿,东西多腐坏,人却长寿。

这使苏东坡感到好奇。

他反复思索,认为儋州人长寿是因“习而安之”、“湛然无思”,即始终保持人的本性,顺其自然。

绍圣五年(1098)三月十五日,苏东坡写了一篇《众妙堂记》,这源于他做的一个梦。

梦中,苏东坡见到了自己少年时在眉山道观中的启蒙老师、道士张易简。

令苏东坡惊奇的是,其人模样跟从前毫无变化。

苏东坡正在研究养生,于是他对于这个梦发表了一通看法:

子亦见夫蜩与鸡乎?夫蜩登木而号,不知止也。夫鸡俯首而啄,不知仰也。其固也如此。然至蜕与伏也,则无视无听,无饥无渴,默化于荒忽之中,候伺于毫发之间,虽圣知不及也。是岂技与习之助乎?……子往见蜩与鸡而问之,可以养生,可以长年。

看来,苏东坡开始认同自然是养生之道。

苏东坡同时开始琢磨以饮食养生。

他的《菜羹赋并叙》云:“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具而可常享,乃为之赋。”

苏东坡对于食物养生的原则,依然以自然为根本。

由于生活艰苦,苏东坡开始尝试道教的龟息法。

他还教苏过共同研习。“每旦辄引吭东望,吸初日光咽之……遂不复饥。”

龟息法是否令苏东坡不再感到饥饿?

不得而知。

但至今仍能努力开启不同的生活通道,这是苏东坡独有的永无改变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