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民众看病、住院,不仅要自费,而且面临乱涨价、乱收费等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住在北京的68岁妇女韩女士在被医院告知要割除胆囊后,亲戚为她筹得6000元人民币的医疗费用。而这项预估的医疗费用,除去正常医药开销外,还包括:招待手术医生一顿餐费及唱一场卡拉OK约240元钱;购买10瓶可口可乐给照顾她的医院员工及护士。为什么要花这个钱?韩女士的女儿说,“这样医生才不会出错”,“不唱卡拉OK,怕影响医生开刀时的心情”。
中国进行多年的医疗体制改革,如今已进入一段动**期。为减少财政支出及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取消了过去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实施的各种补贴,包括医疗补贴在内。这使得民众看病开始要自掏腰包。然而,市场取向的医疗改革却也连带使得具有“经济头脑”的医院医生及护士,积极搞“创收”,向病人大收“红包”。收受红包又促使医疗院所提高医疗费用及药品价格,变成好的医疗设备及药品只提供富人使用的怪现象。世界银行北京驻在机构官员赵先生说,政府本意是少干涉,但医药价格节节攀升却反倒成为政府新的财政负担。
同时,医疗改革也导致种种扭曲现象的出现。去年,湖南省衡阳市政府检查了341所医疗院所,随即勒令关闭了122所,原因是医疗设备严重不足;而115所则须限期改善。农村地区平均700人拥有1位医生,5万人拥有1名牙医,包括过去被称为“赤脚医生”在内的医疗人员560万人,全国医护人员不到900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对医疗体系继续进行补贴,政府自然不堪重负。
截至目前,中国有80%的人口必须自付医疗费用,但医疗资源的分配,城乡的差距却颇为严重。去年,中国官方杂志《瞭望》报道说,中国15%的民众享有全国60%的医疗资源,特别是部分特权单位拥有特等病房,拥有特别训练的医生及舒适的医疗环境,但在农民年平均收入仅460元之际,这些病房的单日要价却高达600-1200元。
为解决这些棘手问题,中国计划召开全国医疗工作会议,但可以肯定的是,恢复原来的公费医疗不可能成为议题。劳动部官员表示,公费医疗是鼓励不合理的消费,强化人们不负责任的现象。尽管如此,对于广大的贫困地区,中国仍将给民众以适度的补助。
除此之外,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中国也有意参考新加坡的改革模式。新加坡的模式是从个人的薪资中扣除1%,政府企业职工薪资总额扣除10%,来成立基金作为支付个人或职工的医疗费用。现在中国有60多个城市试验这种模式。但对多数医院而言,这种模式似乎帮助不大。目前,医院最大的问题,还是医疗改革后医疗品质的急速低落,以及医生在没有收取“红包”时下药可能造成的疏忽。
据透露,目前中国许多医院的收入,70%来自贩售药品,这其中包括乱收费及乱涨价等办法。《人民日报》曾报道说,中国有100万儿童因用药失当导致失明及失去聪明才智。“一切向钱看”,应该为体制改革的失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