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汽车是奢侈品,但是梦想却还是廉价的。在中国城市举办的汽车博览会挤满了那些想买车和憧憬着买车的人。
1978年时中国仅有64部私人用车;直到去年,每辆车还须经国家批准后才能卖出。今天,只要你手里有钱,就能从展卖厅直接开出去。在过去17年中,已经有大约6.9万人这样做了,还有更多的人正走在前往汽车商停车场的路上。
天津郊区靠卖地致富的农民在抢购梅赛德斯—奔驰和凯迪拉克。在江苏省东部的华西村,250名村民最近一起下了一份订单,每人订购一辆中国组装的大众汽车公司的捷达轿车。人数不详的中国城镇居民自愿参加“再教育”:驾校。北京古董商李雪梅(音)女士在花了600美元学费从驾校毕业后正在考虑是否花一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真正的大数目(2.4万美元以上)买一辆中国产的桑塔纳型轿车或者中国产的美国切诺基型吉普车。
像李女士这样的一些消费者在国际汽车总裁们之中煽起了寻求尚未开发的巨大市场的极度兴奋的热情。但是这些人想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梦想还没有缩小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而且梦想的代价也不菲。中国政府表现出的作风是发表有关汽车工业规划的雄心勃勃的声明、炫耀极具**力的项目和举办有世界各地汽车商参加的大型汽车博览会;北京去年举办了5个大型汽车博览会。汽车制造商们花了几百万美元来取悦中国有关官员:布置赏心悦目的展台、设计新汽车和提出优惠的金融计划。例如:
1994年年中,中国宣布了与一家外国汽车制造商合作生产全国性“家庭小汽车”的计划。20家外国汽车公司赶到北京在“家庭小汽车”研讨会上展示产品。梅赛德斯-奔驰公司项目经理布赖恩·迈尔斯说:“一些人感到这有点儿像是在抽彩撞大运。”这不是抽彩,至少是不会有人赢的抽彩。中国现在说“家庭小汽车”计划是着眼于未来的。
与北京吉普车公司历时11年的合作成为最成功的合资企业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在1993年又与广东省南方汽车公司协商生产面包车的问题。谈判进行了一年多时间,包括双方在底特律的一次为期57天的马拉松式商谈。去年7月,克莱斯勒公司突然被告知,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得到了这项10亿美元的项目。
中国一流汽车制造厂之一的上海汽车工业公司去年宣布,它有意与一家外国汽车制造公司签订一项15亿美元的合同,生产中型轿车。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公司就此展开竞争。当初允诺说今年2月份公布结果,这两家汽车公司却被告知说可能要等上一年才能有答案。然而,中国市场值得耐心一点儿,否则就可能全盘皆输。12亿人口迅速增长的经济——这要归功于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正是因为这场改革,那些曾预测将有10亿中国人能喝得起瓶装可乐的经济学家,现在则想知道会有多少中国人需要在汽车里安装饮料固定装置。据中国经济信息中心公布的数字,大约有5000万人(差不多是人口的5%)年收入在3500美元至35294美元之间。这是目前一代的汽车消费者;用不了5年,中国汽车年产量就可能翻一番多,以满足这种需求。到2000年时,中国每年可能会生产出300万辆汽车,其中一半是客车。
仅仅是因为要减少昂贵的汽车进口,北京自然而然地将汽车工业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12缸发动机,并且想一直向前驶去。中国目前的迟疑不决可能反映了在制定相应决策方面的困难重重。首先,政府不得不规划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对其松散的和低效率的结构进行整顿。中国境内已有122家汽车制造厂,大多数是亏本经营。其次,工业观察家认为,中国行政管理部门为中国将来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成员国地位预作计划,而且可能希望趁世界贸易组织以自由贸易为名开始压迫中国进一步开放汽车市场之前,使某些生产计划得以不折不扣地实施。
可是,似乎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政府会控制所有近期中国生产汽车的机会。因此,来自底特律、东京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注意收集像机械工业部汽车司规划处处长等行政官员的讲话。在离长安街不远的一幢斯大林式建筑中,官员们坐在装饰华丽的接待室中谈论即将到来的“巨大发展”,并声称“中国的家庭小汽车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但是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至少在2000年以前如此”。他们说,中国政府已经批准建立4家大型汽车厂,两家与大众汽车公司合作,一家与标致汽车公司合作,一家与大发公司合作。这4家公司到1997年时将年产汽车15万辆。规模较小一些的二类汽车组装厂,包括设在广东的标致汽车厂和克莱斯勒-北京吉普车公司,每年将生产1万至5万辆汽车。
他们说,政府今后5年将在汽车工业方面投资120多亿美元,并说现行的对进口汽车征收120%的关税,将是汽车工业主要的保护措施。虽然这种税收明显有悖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但是中国想确保其羽翼渐丰的汽车工业至少在最初几个发展阶段中取得成功。北京有意在1996年到2001年之间批准额外的、未透露具体数字的新汽车项目。头等重要的项目是“家庭小汽车”,政府预见的这种小汽车价格范围在6000美元至1.2万美元之间,配有1至1.3升的发动机,并断言:“此项目决不会束之高阁。”
但是什么时候才开始销售呢?大多数汽车制造商似乎都相信他们要么必须现在就介入,要么就会永远失之交臂。福特汽车公司负责新市场开发的总经理迈克尔·梅斯纳评论说:“由于相当低的收入水平,中国的绝对需求有多大还是个问题。但是实际上,中国的需求将是巨大的。”
福特汽车公司没有等待。它正在进入小型的零部件合资企业和向中国公司转让技术,而且它最近买下了中国一家卡车制造厂20%的股权。通用汽车公司与福特汽车公司争夺在上海生产中型轿车的豪华汽车合同。即使在可能损失了估计达3000万美元的投资后停止在辽宁生产双门小卡车,通用汽车公司的热情依然不减。菲亚特也没有忘记将中国列为其雄心勃勃的“世界汽车”的一处生产地,这是一种专为新兴市场设计的汽车。
话说回来,如果近期前景未卜,中国政府不表态,加之开销巨大,中国又有什么吸引力呢?通用汽车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穆斯塔法·莫哈塔里姆说:“你必须留在中国,即使你没有好的短期生意可做。”换句话说,就像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罗伯特·伊顿所说的那样:“就要到起飞阶段了。”这些汽车制造商也有他们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