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人的忍耐能力出众,但中国人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来考验他们。20世纪70年代,中国官员常常请来访的日本客商先读几段毛主席语录然后才开始谈判。今天,日本商人总算有了出头之日。与日本公司谈判的中国青年一代人脱下中山装换上西装,并且完全掌握了谈判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他们着眼于将来,而不是过去。三菱公司驻北京的分公司经理平井安晖说:“现在谈判容易多了,谈判更正规更有章法。”
日本的大公司到中国投资迟了一步,但已经大踏步追上来。尽管因日本近来经济萧条,日本公司大大压缩了在其他地区的投资额,而像松下、雅马哈、奥林巴斯等大公司今年的对华投资额接近于去年的3倍,达到22亿美元。如果中日两国能克服因过去战争造成的怨恨,两国日益发展的经济联盟将必定会给这一地区乃至全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
5年前,中国经济腾飞刚开始时,像克莱斯勒、德国大众、飞利浦等西方跨国公司纷纷到大陆投资,日本主要公司旁观。今天,日本独资企业开工或合资企业签约的消息几乎隔一天有一件。例如,3月东芝公司在中国投资8800万美元创办的第一家企业开工,工厂设在辽宁省大连市,它主要为东芝在海外的其他企业生产电机和电视机零配件。公司高级总管白北川道久说:“工厂还打算建起生产基地,志在夺取这个巨大的中国市场。”
铃木机电公司已宣布在中国合资建设总装厂,并于1995年投产。这是日本第一家汽车生产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项目。本田汽车公司去年签署了3项合资项目,预计到20世纪末时在中国达到年产100万辆摩托车。佳能公司在中国已建起两家独资出口型工厂:一家设在大连,生产能再生使用的复印机墨粉筒;另一家设在广东省珠海,生产照相机和镜头。佳能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合资企业生产和销售复印机。佳能的副总裁山治惠造说:“我们把中国视为重要的邻居,想让中国成为日本更好的朋友。”
本性谨慎的日本企业在向中国进军上左顾右看,特别是在70年代末出师不利,中国退出了第一批日本投资项目后,他们更加谨小慎微。然而,到了1989年,日中签订保护私有企业投资的协定后,日本对大陆投资的热情重新高涨。去年中共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出经济改革的坚定承诺,10月日本明仁天皇有历史性意义的中国之行,都令日本企业界大受鼓舞。更重要的是,中国似乎在努力把中日经济关系引向正轨,尽量避免因为日本历史教科书一事,日本政府高层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危害中日关系的事件而争吵。
作为回报,中国可能就是患病的日本公司所需要的良药。劳动力在日本既缺乏又昂贵,而在大陆劳动力则既充足又廉价,工资水平只相当于日本的10%。在中国建立起强大的生产基地能恢复日本企业的赢利能力,为日本各类工业增加与韩国和台湾等地竞争的能力。最后,日本的国内市场,与美国和欧洲的市场一样,已相对饱和,而中国的巨大市场刚刚开发。
中国的劳动力加上日本的资金和技术,这种结合所能带来的成就不可估量。但这种关系必定会把两个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联系得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