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玉碎成仁(之)(1 / 1)

邓铁梅传奇 刘兆林 2088 字 4个月前

尽管日伪当局是用谎言报道邓铁梅之死的,但死讯反响仍极其强烈。

首先是邓铁梅最亲密的战友苗可秀,他悲痛万分,迅速在尖山窑主持召开了抗区军民祭奠大会,向全国揭露日伪军杀害抗日英雄邓铁梅的罪恶。为表示继承邓铁梅的遗志,带领自卫军前仆后继的决心,苗可秀宣告继任东北民众抗日救国自卫军司令,同时公开宣布了他兼任司令的中国少年铁血军番号。祭奠会后,苗可秀亲赴刑场,指挥枪毙了密告邓铁梅行踪的汉奸村长宁善一和叛徒特务沈吉五。一时间,投敌叛变的特务及参与捉捕邓铁梅的汉奸们,心惊胆战,逃之夭夭。各地爱国者纷纷声援,抗区军民情绪遂又振奋起来。著名爱国人士杜重远向全国发表《悼抗日志士邓铁梅君》文章,号召中华同胞继承邓铁梅未竟的抗日大业。后来,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伪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一宣言》)中称赞邓铁梅是“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

邓铁梅牺牲后,在辽东三角抗区,苗可秀所率的铁血军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日军的“讨伐”重点。

一人冬,日伪军“讨伐”部队500多人,突然将苗可秀及铁血军主要领导在内的100多人包围了。苗可秀率队拼死突围,他的两名随员和十多名战士饮弹牺牲。敌人从一苗可秀随员身上发现铁血军印章和苗景墨(苗可秀别名)名章,以为苗可秀已被打死,便割下死者头颅,挂于蚰岩县城示众。

苗可秀并没被吓住,反而游击活动得更加频繁。尤其他派出得力干将赵同、刘壮飞带人到安奉路东游击区找共产党员杨靖宇将军领导的抗日联军。经过多次危险的寻找,终于接上了联系。杨靖宇将军亲派金参谋带20多人,化装成日军,越过铁路沿线严密封锁,直接会见了苗可秀,双方互相介绍了所处境况和斗争经验,相约以后加强联合,协同作战。苗可秀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情况鼓舞部队士气,积极寻机向日军进攻。为了方便与杨靖宇部队联系,苗可秀几次袭击敌人的军用列车,打死和重伤日伪军40多人。同时他又多次向敌人发动政治攻势。有一回他带领一批人潜入凤城县里,一夜之间张贴了四五百张标语。什么“日落西山黑了天,阎王爷打开鬼门关。从地狱放出一群鬼,张牙舞爪到人间。前面走的是希特勒,墨索里尼跟后边。日本小鬼也不落后,派出鬼卒本庄繁。率兵来到东三省,杀人如麻堆成山。**烧杀任所为,东北人民遭苦难。父老兄弟快猛醒,抗日救国齐向前……”,什么“铁血男儿抗日为主要,奋勇救国抗日宗旨好。抗日救国宗旨要达到,切莫灰心半途不干了”,以及《傭德叹十声》等标语传单到处都是,搅得满县城风声鹤唳。与此同时,苗可秀派出一个小队深夜乔装潜人凤城,他亲率200多名铁血军战士攻人县城,里应外合逮捕了日寇和有民愤的汉奸十多名,日军出动大队人马追击,他们佯装败退,诱敌进人山谷,包围激战一个多小时,将150多名曰伪军全部消灭。

日军愈加把苗可秀看成眼中钉,肉中刺,一怒之下调集一个师团约6000兵力进行“围剿”,声称不把苗可秀等铁血军首领打死,誓不收兵。苗可秀复仇心也越加强烈。有一天他得到情报,日军守备队西泽中尉率领200多名日伪军住进汤沟村两家地主大院。这200多敌人本来是“围剿”苗可秀他们的,不想自己刚住下就被苗可秀出其不意给偷袭了。在场八名日军七人毙命,其余伪军全部溃逃,一举缴获枪支100多条。连伪满洲国皇上溥仪都吓得亲写挽联祭奠他的“建国史上最伟大的牺牲”。

苗可秀越战越勇,不想却在一次激战中被炮弹炸伤,在老乡家潜伏养伤时,被日伪军特务探得下落捕获,关进凤城监狱。敌人软硬兼施逼劝他投降说:“你杀害了那么多日本人,他们的家属都要求对你处以极刑,你如果痛改前非,声明投降,不仅不死,还能委以高官,不投降,必死无疑。”苗可秀回答说:“我愿意死。”

苗可秀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便偷偷写下两封信,一封是写给老师王卓然先生的——

卓然恩师:

生于6月13日在岫岩与日军作战,当被炮弹中伤臀部,在养伤中于21日又被日军侦骑所得,作此书系卧床伏枕力疾为之者,一烛莹然,四窗外虫声唧唧,似悲余之有志不遂者!然而生则以为余之事业于此已告大成矣!日军守护士兵求佘书以为纪念,余书“誓扫倭奴不顾身”诗一首赠之。曰本老翻译前山人甚和善,求余作书,余书“正气千秋”四字赠之,彼又频频嘱余遗书友人,盖今夜其为余死期也!余死固无顾虑,所虑者二事:……余妻生一子今年六岁,生拟名此子为苗抗生,勉其继余之志耳……

另一封是写给张希亮、张雅轩两位至亲学友的——

希尧、雅轩两位老弟:

不见面者两年矣,念念!兄今为日本阶下囚伏床自思,尚堪**!可慰者死得其所耳!昨夜秉烛作书,寄予卓然师,其主要用意在于托孤,但此书能否到达王师左右,则未可知,今再与吾弟详陈一切:

一、被难经过:6月13日在山由岩与日军作战,兄为炮弹中伤臀部,痛甚剧,遂潜伏地方养伤,21日为日本军所搜获,遂罹于难!

二、嘱托吾弟者:

1.家属

甲、吾家至贫,弟之所知也,舍弟被吾所累,吾心实觉不安!吾弟当向卓然师及吾有关系诸公处恳祈设法,妥为周济。

乙、吾妻至愚,吾子尚弱,教育抚养无人负责,此兄最关心之一事也,昨与卓然师之书,大意如下:吾子拟名为苗抗生,令吾妻即在王师家作仆妇,令抗生礼事王师。王师即以义孙视抗生,而善教之。吾弟以为如何?我身后事大家要看在我的身上,时时关照也。

丙、我家属事,找余七弟料理,亦系线索。

2——其他之'一:

弟等可在西山购一卧牛之地,为余营一衣冠冢,竖一短碣,正面刻“苗可秀之墓”,背面略述余之行事,墓旁植梨树四五株,小亭一间,每有休假曰,弟等千万要到此一游,每到此处,要三呼老苗,我之孤魂其可以不寂寞也。山吟水啸,鸟语虫声,皆视为余歌余语,佘泣佘诉,可矣。余泣系为国事之泣非为私人泣也,注意此点。

3~其他之二:

凡国有可庆之事,弟当为文告我,国有极可痛可耻之事,弟也当文告我。

牟其他之三:

少年团所印诸书,皆系余一手作成,在佘被难前,亦为删订几册,弟等可与赵氏叔侄谋之,付之石印局多印几本分赠我之友好,以作纪念。此外尚有几篇信稿,亦可付印,文章大致可观也。

5——其他之四:

弟等思想要正确,精神要伟大,不要忘我们要做新中国的主人,要做整理山河的圣手,做事不可因为一次的失败便灰心,不可因为一次的危险便退缩,须知牺牲是兑换希望的一种东西。我们既然有希望,便不能不有牺牲。不过我们的希望,务须正大而已。一手执笔,一手执纸,仰面而书,故笔迹至草也,不多谈了,再会吧!祝你们健康!快乐!诸兄同此不另。

终于在一天上午,苗可秀被五花大绑着推上了一辆马车。他后面还跟着十几辆马车,上面坐的都是被邓铁梅和苗可秀处死的日本军官家属,他们臂戴黑纱,面呈悲痛,意在沿街蛊惑人心。

十几辆马车绕街走了一圈,在县城公园门前停下。苗可秀被押到公园内专为被他和邓铁梅处死的“建国(伪满洲国)六烈士”所建纪念碑前。那里已摆好鲜花和果品,日伪当局军政及各界要员和代表100多人在等候“建国(伪满洲国)六烈士”祭悼大会开始。苗可秀和日本死者家属一到,祭悼会便按准备好的程序开始了。第一项是一群日本和尚诵经为死者超度亡灵,第二项是警察把苗可秀推到碑前供品处,指令苗可秀下跪向死者忏悔,向家属赔罪。苗可秀挺直身板一阵冷笑,心想这群蠢猪怎么会有如此滑稽的妄想,因此对主持人说:“日本人到中国来占地杀人,有什么理由让我们道歉?应该道歉的是他们!”

他向四周环视一遍,然后对死者家属大声说:“他们死有余辜!”再对日本官员高喊:“你们的下场会和他们一样,中国人不打败日本侵略者誓不罢休!”

围观的群众大为感动,弄得主祭的伪县长十分尴尬,几乎不知所措,又不能不把程序进行完,便赶紧宣布第三项内容开始:让苗可秀宣读日本写好的祭文。这让苗可秀更加觉得滑稽可笑。他从容接过祭文,看了一遍,然后按自己的思路窜改着念完了,最后高呼:“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十五日,中国人杀日本人无上光荣!”他高呼的时间是他和邓铁梅处决日方诱降代表的日子,他坚决不念祭文所用的“日本昭和满洲国康德”年号。

日本死者家属惊骇得息了哭声,围观的人群却哭声和叹声四起。主祭者恐生事变,急忙让警察将苗可秀押向凤城南山刑场。

然后的事情都由日本人亲自动手了。日本刑警将苗可秀依山坡一棵松树捆绑得结结实实,就等执行枪决了。

有一只鸟儿飞到苗可秀眼前那棵树上,好听地叫起来。苗可秀一阵激动,不由得朝它扬扬头回应了几声好听的口哨,那鸟儿竟朝绑着他那棵树飞来,落于头顶的树枝上。苗可秀两眼忽然涌出泪珠,他想到有一次行军在山林中歇息午睡时,邓铁梅冲树上一群小鸟打口哨引得鸟儿好听地鸣叫起来的情景,他忽然感到,是邓铁梅从天国赶来迎接他了。他闭上眼睛任泪水滴落出来,喃喃说:“邓大哥,可秀老弟也受了伤,陪您养病来了,咱们还可以一块儿练毛笔字,可惜,你那方紫云松花砚没能带来!”

日本警察署长田上以为苗可秀真有什么话要说,忙手持战刀上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大点声!”

苗可秀扫兴地睁开眼,晃掉泪水说:“我们的邓司令来接我,我们都等不耐烦了,快动手吧!”

一身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田上,十分敬佩苗可秀满身毫不惧死的瘭然之气,他是很看不起伪军中那些软骨头的,便趁无人看见迅速向苗可秀敬了个军礼,然后退下,一举军刀,大声发令道:“立即执行!”

一群鸟儿扑棱棱向高空一朵乌云飞去,苗可秀的目光随鸟儿向那朵乌云望了一眼。

六只崭新的三八式步枪,在三四十米远的地方一齐瞄准了苗可秀。六支枪口代表六个死者——射出了子弹。日本警官贺门的妻子开的第一枪,日本警官白井的哥哥开的第二枪,接着四个日本刑警相继开枪。不知是他们手抖,射击不准,还是苗可秀的脖子挺得太硬,枪声停息了一会儿,邓铁梅的最亲密战友和继任人苗可秀眼前的云头真的出现了邓铁梅的身影,他眼睁睁望着,头慢慢向后歪去。

几个日本警察在苗可秀身边堆起一圈高过胸膛的干木柴,又泼上一桶汽油,一阵山风随之扑来。苗可秀浑身刚沸腾过的热血,顿时嘭的一声,变成一支烛天的火炬,在满山浓绿中,噼啪作响烈烈燃烧起来。

烈火上头那朵乌云,被烤落一阵雨滴。

二十九岁的苗可秀跟随四十三岁的邓铁梅一同升往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