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中国,由于电子游戏的盛行,青少年对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及其进行的战役耳熟能详,当然其中也有渲染、夸张的成分,例如在上杉谦信与武田信玄的川中岛之战中,双方的兵力总共近3万人,比想象的要少得多。除战场激烈画面的刺激外,能够以武力、智力甚至阴谋诡计达到地位迅速上升目的也是人们热衷战国时代的主要原因。
战国时代盛行“下克上”,即地位低者甚至无名之辈取代地位高者,足以使人们感到命运无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条早云与斋藤道三,因而通常将他们登上历史舞台看作是战国时代的开端。早云出身何处,家族什么姓氏,至今仍是历史之谜,仅可知其妹北川殿是支持足利义视为将军的骏河守护今川义忠之妻,因而是今川的家臣。在今川家族内争中崭露头角,被封为兴国寺城主。城虽小,但早云很会治理,“修政令,轻赋税”,十分得人心。十多年后幕府将军在关东的代表——镰仓公方家族发生内乱,早云借机占领伊豆地区。后来辅助镰仓公方的上杉家族发生内乱,早云陆续攻占关东地区的小田原、镰仓,控制整个相模(今神奈川县)。早云之子氏纲继续攻占江户城、武藏国,并使用北条姓氏。为区别镰仓幕府时期的北条氏,史家将其称为“后北条氏”。1540年,55岁的氏纲病死,其子氏康15岁继承家业。1545年,包括上杉家族在内的关东旧势力联合起来,组成8万大军进攻北条氏在武藏国的重要据点河越城。氏康率八千兵力从小田原前往支援,并在次年4月通过夜袭大败联军,上杉宪政逃至越后(今新潟县),将家族印信、谱系、地盘传给家臣长尾景虎,为此长尾改姓上杉,谦信为其法名。1561年,为替主君报仇,谦信率大军围攻小田原城,未果退兵。1569年,另外一位大名鼎鼎的武将武田信玄也来围攻小田原城,仍然未能成功。直到1590年,丰臣秀吉率25万大军围攻小田原,城破,氏康之子氏政、之孙氏直投降。氏政自杀,氏直被流放,统治关东地区百年的后北条家族灭亡。
美浓国大名斋藤道三的身世比早云更为模糊,传说其父出生在山城国,早年入妙觉寺为僧,后来成为油商的女婿,以山崎屋庄五郎的名义到各地经商。由于经常到美浓国,寄食于美浓国守户土歧氏家臣长井长弘。其后继承长井家臣西村氏家业,改名为西村勘九郎。在土歧家族内乱中,帮助土歧赖艺获得守护职位。道三继承父职后暗杀长井长弘,并继承其家业。1538年,获得守护代理斋藤氏的家业,改名为斋藤新九郎。1542年,干脆将土歧赖艺流放,自己成为美浓国的守护。因长于心计且恶毒,世人称之为“美浓的蝮蛇”,据说最喜欢拷问犯人的方式是将其扔进沸腾的油锅中。显然恶有恶报,道三后来死于父子之间的冲突中,女婿织田信长打着为其报仇的旗号占领美浓国。
中国地方(本州岛南部)毛利家族的兴起也是“下克上”的典型,但国人(具有领地的武士)身份较为清晰。战国时代初期,这一地区守护大名大内氏和尼子氏相争,毛利家族是追随大内氏的下级武士。1523年,毛利元就成为家族之长,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到其他大名家做养子,增强自己的实力。1551年,大内氏家臣陶晴贤发动政变灭其主,元就趁机占领安艺、备后(均为今广岛县)。1555年在严岛之战中打败陶氏,将领地扩大到周防、长门(均为今山口县),随后又占领了备中(今冈山县)、石见(今岛根县)。1566年打败尼子义久,领地再次扩大到出云、伯耆、因幡(今鸟取县),成为拥有10国的战国大名。元就立其长子隆元为继承人,并嘱咐另外两个成为其他家族养子的儿子协助,“三支箭捆在一起难以折断”为其名言。虽然史学家对其表示怀疑,但三个儿子相互依赖却是史实。实际上,元就对其长子十分不满,两个弟弟也不服气。幸运的是长子早死,1563年长孙辉元11岁继承家长职位,8年后元就去世,两个叔叔鼎力相助。1582年,辉元臣服丰臣秀吉,并成为五大老之一。但在关原之战中作为西军总指挥对抗德川家康的东军,战后被大幅度削减领地,仅剩下周防、长门两国,其怨恨成为幕末长州藩积极“尊王倒幕”的动力。
两人均为战国名将,有勇有谋,甚至几乎完成统一大业的织田信长也甘拜下风,但相互牵制妨碍了他们进一步发展的雄心,确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
对读者来说,最令人难忘的战国故事是甲斐(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与越后大名上杉谦信之间的争战。两人均为战国名将,有勇有谋,甚至几乎完成统一大业的织田信长也甘拜下风,但相互牵制妨碍了他们进一步发展的雄心,确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1552年,内部稳定后的上杉谦信开始向关东地区扩张,先后14次出兵,其中与武田信玄进行过5次决战。信玄之父信虎为甲斐国主,1541年信玄将其父驱逐出境,经过十年苦战,终于将信浓(今长野县)控制在自己手中,但与越后霸主谦信迎面相撞。在接下来的十多年的时间里,两人以川中岛为舞台,上演了五次精彩的混战局面。特别是在1561年的第四次决战中,大雾之中谦信单枪匹马闯入信玄大营,砍伤信玄,砍死信玄之弟。
1568年信玄开始向较为富庶的东部发展,1572年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而率大军“上洛”(进京觐见天皇、将军),途中势如破竹般打败织田信长、德川家康联军,胜利在望之际病死军中,只好在影武者(替身)的掩护下撤军。虽出师大捷,但“长使英雄泪满襟”。或许受其影响,谦信也实施“上洛”行动。1577年攻陷越前(今富山县)的七尾城,并在加贺的手取川打败织田信长军,但1578年谦信病死,再一次“长使英雄泪满襟”。
除上述战国大名外,1560年前后势力较大者还有东北地方的伊达氏,中部地方的今川氏、织田氏、德川氏、朝仓氏、浅井氏、六角氏等,四国地方的长宗我部氏,九州地方的岛津氏、龙造寺氏、大友氏等。其中原为守护大名者有武田氏、今川氏、六角氏、大友氏、岛津氏等,原为守护代理者有上杉氏、朝仓氏、织田氏等,原为国人者有伊达氏、德川氏、浅井氏、毛利氏、长宗我部氏、龙造寺氏等,出身不明者有北条氏、斋藤氏等。
1560年,桶狭间之战揭开统一过程的序幕。远江国(今静冈县)大名今川义元1560年借“上洛”为名率2.5万军队进入织田信长的尾张国,夜宿桶狭间时被织田率领的3000军队击败,今川被杀。1567年,织田借口美浓国斋藤家族的内乱占领其地。1568年,织田奉天皇和足利义昭之邀率兵进入京都,废黜幕府十四代将军足利义荣,扶植义昭为十五代将军。1570年,织田打败近江国浅井长政和越前国朝仓义景的联合军队。幕府将军义昭不满傀儡地位,联合部分战国大名反抗织田。1573年,织田打败其联军,同时将足利义昭驱逐出京都,室町幕府正式灭亡。1575年,织田与德川家康联手在三河国长篠城与武田胜赖进行决战,以火枪与栅栏相结合的战术打败武田的强大骑兵,排除了关东地区的劲敌。1582年,织田在甲斐的天目山彻底打败武田胜赖,全日本统一过半。同年,织田派遣部将丰臣秀吉进攻备中高松城,但陷入重围。织田率军前往救援,途中停留京都本能寺时,家臣明智光秀叛变,经过激战后被迫自焚而死。
“本能寺之变”后,秀吉与作战对手毛利氏讲和,然后率军回京都,打败明智光秀,迫使其自杀。1583年,秀吉在近江打败柴田胜家。1585年,秀吉进军四国,迫使长宗我部氏投降。1587年,秀吉南征九州,岛津义久投降。1590年,秀吉率军出征关东地区,包围小田原城,消灭后北条氏,并使东北的伊达政宗臣服,同时平息奥羽地区的叛乱,至此统一大业终于完成。
丰臣在侵朝战争中去世,其近臣分为两大集团。1600年9月,拥戴丰臣之子秀赖的石田三成联合小西行长、毛利辉元等大名率8万西军东征,德川家康率10万东军迎战,两军会战美浓国关原。因西军出现倒戈者,东军大获全胜。1603年,德川家康从天皇处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为彻底消除隐患,1614年家康借口秀赖铸造的方广寺大钟所刻“国家安康,君臣丰乐”之文是诅咒自己,在同年10月发动战役,攻打大阪城,但未能达到目的。1615年4月,再次发动战役,20万对战10万,为战国时期最大规模战事。最终攻陷大阪城,丰臣秀赖及其母自杀身亡,次年家康安心去往他界。
从小做人质因而特别能忍耐的德川家康,以小城之主获得天下并开创延续260多年的幕府,真是“谁笑到最后也就笑得最好”啊!有人比喻战国三杰的性格,织田威胁鸟鸣、丰臣引诱鸟鸣、德川等待鸟鸣,也有人说是织田找米、丰臣做饭、德川就餐。怪不得在著名游览地日光的家康墓地——东照宫墙壁上有三只猴子,捂耳朵的不听、捂眼睛的不看、捂嘴巴的不说,是为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