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方圆相济,无往不利 (1)(1 / 1)

方与圆 何龙 2006 字 10天前

第九章方圆相济,无往不利(1)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阻野云飞。”能够将方圆之道揉为一体的人,任它尔虞我诈、百事缠身,其心始终如汩汩之流水——随宽而缓、随窄而疾、随高而涨、随低而落——始终不离苦乐随意、任运自在之安定本性。

1.做一个完美的自己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是一句尽人皆知的话,我们为什么要提到这句话?它跟做人的方圆之道有什么关系吗?

我们看这一章的标题“方圆相济,无往不利”,“方圆相济”,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

它意味着内心的圆融、通达、自在,虽每天都处理着生活当中的种种琐碎纠葛、纷纷扰扰——给孩子换尿布、给老婆做饭、去丈母娘家干活儿、去单位值班……但其内心,始终处于一种“定”的状态。

所谓“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阻野云飞”,任它尔虞我诈、百事缠身,我心始终如汩汩之流水——随宽而缓、随窄而疾、随高而涨、随低而落——始终不离我苦乐随意、任运自在之安定本性。

这种境界,就是一种“君子坦荡荡”的人生状态。

可以说,“君子”是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中国的读书人更是以“君子”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为人处世的轨范。那么,究竟什么是所谓的“君子”呢?

《论语》当中记载,司马牛曾问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司马牛跟我们一样,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

孔子说:“反躬自省而无所愧疚,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这当然算得上是一个君子了。”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因为每个人不后悔、不愧疚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因为跟别人争吵,扇了人家一耳刮子,但他心里仍振振有辞:谁让他招我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知道苦头了吧——他不认为自己做了亏心事。

说高,这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我们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反复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比如在大街上看到一位高质量的美女(帅哥)走过来,眼里就像插了根火柴棍——瞪直了;或者还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只偷偷地用眼角的余光扫人家两眼,心里却不闲着:要是我女朋友(男朋友)能……就好了……虽然口里不说,手上不做,只心里动动,但我想我们谁都知道这是不怎么光彩的事吧。

孔子所说的“不忧不惧”,不仅指不去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不去说什么中伤他人的话,更包含着不去想什么不应该想的事,所谓“君子慎独”是也。真正的“不忧不惧”,是我们诚实面对自己内心时的“不忧不惧”,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君子之操,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而后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所谓“坦荡荡”是也。

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孔子曾多次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有一次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我们可以看出来,孔子很谦虚。“仁者不忧”,是说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他不会去计较很多细枝末节,不去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知(智)者不惑”,我们都明白,但恐怕谁都做不到没有任何困惑、疑问。在古代,甚至于改革开放之前,一个人一辈子基本就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于同一个单位,跟同一个人结婚生子过日子。在这种选择性很小的情况下,人们基本上是不会有太多困惑、矛盾的,因为始终如一的外在环境,会给人提供一种“安全感”,认为自己的生活是有某种保障的,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

但在当今这个繁荣时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呈现出多极化、多元性。这时,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因为这就像一个人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不知道路,但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左顾右盼之际,能不彷徨吗!

我们的人生之路也是这样,尤其现在,大家都强调自由、解放,不喜欢被人管着,要走自己的路。这对内心有着坚定信念的人来说,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但对于一些内心没有明确方向的人来说,他只会在这种“自由”中感到烦恼、困惑。

一个社会当中,适合当将军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应该当士兵的,这是人的本性使然——人的思想源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看看二战当中,那些疯狂跟随希特勒、天皇、军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无知民众就知道了。

因此,面对星移斗转、风云变幻的外在世界,只有让内心的力量变得更强大,我们才能祛除困惑,获得自由,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当我们明白如何取舍、抉择,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对自己要走的路清清楚楚,哪里还有困惑呢!

最后一点是“勇者不惧”。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你的内心就会变得开阔、勇敢起来,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从上面的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者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仁者不忧”之安静、坦然是前提,心静才能有所得,才有可能成为“不惑”的“知者”;“不惑”才能找到自己的“路”,最后勇无畏惧地走下去。前二者属于精神、思想层面,“勇者不惧”属于在“仁者不忧,知者不惑”指导下的行动、实践,三者是统一的整体。

一个君子,他做到了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做人的方法,不是让我们去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因为外在世界是很难掌控、把握的,我们唯一可以指挥、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我们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可以包容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

因此,只有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正是我们学习、思考的目的;我们学东西是为了提高自己,是为了学以致用的。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其实我们今天也是这样。似乎历史上从来不乏沽名钓誉、鸡鸣狗盗之徒,或者我们的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的?!

真正尊崇学问的人,他学习是为了提升心灵的力量,提升把握幸福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涵养、有信仰的人,然后以此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就是为了在这个茫茫世间找到自己的“身份”。

而“为人之学”仅仅把学到的知识当成工具、技能、手段,以之谋一份职业,为自己谋一份福利。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儒”跟“小人儒”的区别,前者是为了提高修养、完善自我、服务社会,后者只是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让大家以孔子为“蓝本”去做人、做事、做学问。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更不承认自己是圣人(把孔子奉为“圣人”是后世儒生所为)。孔子认为所谓的“圣人”只会愚化民众,让他们失去独立思考,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看看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人们对所谓“圣人”、“智者”、“先知”等种种权威的崇拜,我们不能不佩服孔子的先见之明。

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自己。要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当下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完善思想和人格的人。

当我们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的气度,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才能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人生没有完美,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完美的自己。

2.用君子之操赢得他人

提到“儒”,我们一般会想到儒家、儒生、儒商、儒雅大方等词。根据目的的不同,孔子将“儒”概括为“君子儒”和“小人儒”两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跟小人。

“君子儒”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虽然他内心里庄重不可侵犯,但在人群之中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比如许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观点肯定会不完全一样,当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一个“君子儒”是会认真倾听的,他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既保证了整体的和谐,又保留了不同的声音。

“小人儒”则刚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面:大家集体讨论一件事的时候,领导的话还没说完,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对对对,领导说得真好,真是高屋建瓴、深谋远虑。我们大家在领导的英明带领下,一定会……”其溢美之词真是——用电影里的台词来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可到开完了会,他转脸就会对别人说:“哎,这领导说的都是什么跟什么啊?一点逻辑性都没有,我看大脑都还没发育好。就这水平,还当领导那!简直是屁股指挥脑袋——乱来!”

关于“君子儒”和“小人儒”为人行事的不同,孔子还说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儒”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君子儒”,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在无形中感到欢欣,感到受到照应。

“小人儒”就不同了,他是“比而不周”。“比”这个字形,像两个人紧挨着站在一起,意思是说“小人儒”喜欢结成小圈子、小集团,不会融入到大集体当中。

比如说朋友聚会,一个“君子儒”会让远近亲疏所有来参加聚会的人都觉得很舒服;但是“小人儒”只会和他最要好的人躲到一个角落去嘀嘀咕咕,好像他们两个人好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