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树挪活变死,人挪死变活 (2)(1 / 1)

方与圆 何龙 1958 字 10天前

第四章树挪活变死,人挪死变活(2)

“与贱者言,依于谦”

与地位卑贱的人沟通、交流应当谦虚,因为他们一般都比较自卑,这样会让他们感到你对他的尊重。

“与勇者言,依于敢”

与勇敢、直率的人沟通、交流,应表现出对对方气魄的钦佩,同时还应当表现出你的勇敢与直率,为他“鼓而呼”。

“与过者言,依于锐”

与犯了错误的人沟通、交流,应当给他以信心,鼓励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当然,我们灵活处事,并不是说没有原则。做到“方圆有致”,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我们可能认为孔子过于正统、严肃,甚至还有点迂腐,其实不然。

虽然孔子是一个特别讲究规矩的人,特别讲与人交往的“礼”,比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因此就说孔子是一个只知道读书而不会生活的老夫子,未免有点偏颇。其实,孔老夫子一点都不陈腐,不但不陈腐,他还是一个灵活处世的高手。

《论语·乡党篇》里记载了孔子人情味十足的一个小细节:有一次,孔子从朝廷回来后听说马棚失火了。他第一句话就是“烧伤人了没有啊”,而没有问烧死了多少马。

还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有人想做军事家,有人想做经济学家,有人想做外交家,孔子听了,都不置可否。最后曾点说,他的理想是在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一帮好友亲朋,到河里去游泳。游累了就坐在树下乘凉,最后一路高歌而回,岂不快哉!

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啊!”孔子这一叹,活脱脱叹出了一颗洒脱、天真之心。这样有真性情的人,待人处世能像木头疙瘩一样不开窍吗?

翻翻古代圣贤的书,我们会发现,和其他人相比,其实孔子的思想还是比较积极活泼的。因为要参与社会,就必须和各色人等打交道,尤其孔子还要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交际的技巧是不能不掌握的。

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孔子也是因材施教、不同对待。《论语·先进篇》里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就是:

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

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缩手缩脚,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如何对待朋友,孔子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可能会觉得,如果真对朋友好,那就应该肝胆相照、两肋插刀、仗义执言,有什么说什么。孔子不这么认为,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没有讲,这是失掉了朋友之谊;不可以同这个人讲的话,你却告诉他了,这是说错话。有智慧的人在与别人交谈中,能够做到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关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是孔子,多面的,灵活的,可爱的……但绝不是一个迂腐的“老夫子”。

3.箭欲远发,必弯强弓:以退为进闯难关

抗美援朝时期,一支满载炮弹的志愿军运输车队正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道向前沿炮兵阵地进发。突然,山顶传来“砰砰”两声枪响。司机们知道是空袭警报,于是开足马力向前面的隧道冲去。

但是,由于隧道不长,最后一辆卡车无法进入,只好开向旁边的一个山洞。谁知,山洞口比卡车顶部低了一两公分,致使卡车怎么也开不进去。当时,远处已经传来了敌机的嗡嗡声,情况万分紧急。该怎么办呢?司机急得团团转。

这时候,人称“孙诸葛”的车队队长孙斌跑过来。他的目光从山洞口落到卡车顶部,又从卡车顶部落到汽车底部,一时间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然而,当孙斌的目光落到司机上下起伏的肚子上时,他的主意来了。他立即把司机叫到汽车轮胎前。

孙斌让司机赶紧把卡车轮胎里面的气都放掉一些,车身低了大约一两公分,自然顺顺当当地开进了山洞。

常言道: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总说做人要积极进取,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此话诚然,终日消极懈怠、因循度日,难免会陷入苟且虚空之中。但杯子里的水太满了,恐怕就倒不进新的水了;月亮太圆了,恐怕就要开始残缺了。有时候,审时度势地回避、退让一下以避实就虚、以进为退,莫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说到“以退为进”,好像只是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手段,有些狡猾世故、实用主义的味道在里面,是一种“术”。其实它的原意是很“积极”、很“正”的,它出自西汉学者扬雄的《法言·君子》:“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意思是说,过去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深巷陋室而怡然自得,这正是以谦让取得德行的进步,世上很少有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啊。

从这个词词义的变化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演进,尤其是工业革命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有一种明显的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人性的东西慢慢褪去,唯物质主义潜滋暗长。这个过程在西方尤其明显,源于其宗教的衰落。在“五四运动”后,中国人往往从国家主义层面理解“科学民主”,导致了“科学崇拜”,这从文化的式微中可以看出。尤其到了今天,文化逐渐成为娱乐的代名词供人消遣。

总之,“以退为进”这个词是有源于人性的“道”作为支撑的,并不仅仅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术”。人生在世,要有低头的勇气,要学会给汽车撒气。这表面看是退让,实则是以退为进。人活着,是要有骨气,不能随便屈从于别人,但有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也可以发扬一下风格——一切就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了。

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身处劣势,战局不佳,若能知己,便能稳定自己的战局;如此,虽身处险境,环境凶恶,只要能忍受一切,便有机会等到反击之机,所谓百忍成金。

退,不是怯懦,而是一种智慧。懂得谦让的人,其实是为自己让路;先低下头,最后才能抬起头。尤其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就不得不学会“退”的艺术。比如把功劳让给同事,并懂得与他们合作;把荣誉归于上司,以表示对他的尊重和对他培育自己的感激。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做人的技巧。

而作为领导,有时候也要以退为进,如果运用得好,更能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受团队内部成员的关注程度肯定会高于一般人。有些人可能对情况不怎么了解又喜欢乱下结论,甚至出于嫉妒,他们可能会越级告状,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扣到领导的头上。

这时候,作为领导,去找上司辩解或者找告状的下属理论、争得面红耳赤,反而会让人觉得你心中有鬼,即便最后得到澄清也极可能给旁人一种不好的印象,觉得这个领导怎么这么没修养、没风度,没一点小事就急得上蹦下跳——更何况有时候你无意之中真的会犯一些错误。

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切无需辩驳。醉鬼在巷里骂街,千万莫劝,一劝其必耍酒疯;泼妇在街头撒野,莫去围观,一围更增其气焰。对于莫须有的事情,何必去理会呢,事情终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那时候,你不是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敬吗?

如果你真的犯了什么错被下属揪住了,承认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家反而会觉得你人格高尚,勇于承认错误更易得到大家的谅解。而且一个勇于担当、光明磊落的人,即使错又能错到哪里去呢?

怕就怕你犯的错误不可原谅,是像男人包二奶、女人出院墙那个级别的,对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就只能打死也不说了。这样的领导,只能说是“人不成”了,别人用什么法子恐怕也救不了了;心坏了,就只能自救了。

所谓“物极必反”,如果你凡事皆谦让,一点都不懂得为自己争取,这往往又会塑造出一种退缩、怯懦的性格,因而缺乏与人正面交锋的勇气。这样虽然可以保全自己,但同时,也会丧失很多机会。因此,退让也要讲原则,它是一种手段与方法,不是目的和结果。

人生如博弈,每一步,或进或退,无不充满玄机。不仅要顾全自身的棋子,合理布局,使之攻守兼备,立于不败之地;更要了解对手的棋子,参透对手的布局,勿使自己落入陷阱。如何进退,何时进退,都是需要思考的。

人生的进退之术,须把握住两个方面:一是乘机而进,抓住时机,进要坚决,不可患得患失;二是遇变则退,保全自己,退要果断,不可犹疑不决。无论是进还是退,其关键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贪”与“疑”都是其中大忌。

如果该进的时候不敢进就会失去机会,导致遗恨终生;该退的时候不想退,则会引来麻烦,甚至招致祸患。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是智者的表现。真正的智者,总能在纷繁的人世中淡看云卷云舒,闲观花开花落,左右逢源而进退自如。

4.换个环境,激活人生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只螃蟹离开大海,来到了岸边的草地上住了下来。有只饥饿的狐狸路过那里,就把螃蟹给吃了。

螃蟹临死的时候说:“我真是该死,按照我的生活习惯,我应该住在大海里,为什么我要离开大海住到陆地上来呢?”

万物相依而生,一定的事物,必定依存于一定的环境。就像草木离不开水,虫鸟离不开树,我们每个人的长处和优势,也必定是和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我们不顾后果,脱离了原来的生存环境,原有的长处和优势可能就发挥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