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树挪活变死,人挪死变活(1)
当我们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周围的人就想找一个笼子,然后把我们装进去。也有很多时候,我们想到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确定的,于是为了追求安全感,我们自己找来一个笼子把自己装进去。但在围城里待久了,也不妨出来放放风,看看外面的风景。
1.多个心眼多条路
社会是一张人际关系网,任何人都不能真正地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就算你隐居山林,也不能摆脱人类文明对你的影响,因为在你生下来的同时,人类几千年的经验就已经“存档”在你的大脑中了。
我们看武侠小说,主人公总是在少林寺等深山老林修行习武多年之后,过十八罗汉阵,然后下山。这一下山,故事才真正开幕。人总是喜欢热闹的,寺庙里的清净、山林中的幽寂,都不是我们想知道的,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俗人”。既然是“俗人”,总不免想听一些“俗事”打打牙祭,消磨时光。
在这滚滚红尘中沉浮,就必须与人打交道,而这交道打得好与坏,往往决定了我们在社会当中的位置是高是低。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要跟人打交道,就必须要多个“心眼”,“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是也。
尤其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经过这几百万年的进化,人类已经从当初懵懂纯情的少女进化成了饱经世情冷暖的老太太,都快成精了,不得不防啊!
除了人本身,我们所生存其中的社会结构也是“进化”得越来越精微复杂、难以捉摸,像城堡一样让人难以得其门而入。组织大了,必然也就臃肿、僵化、了,所以许多时候“屁股指挥脑袋”之类的事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时候,我们更得要多个“心眼”通通气了,不然,早晚会被气死过去。气死了,你又不能找某某某去负责,因为在人家看来,你纯粹是“意**过度”而死——与我无关。没准人家还要害羞加恼怒地说:我还是雏男之身呢,你这纯粹是性骚扰,我要告你去!这时候,你不被气死,也想去一头撞死了。
所以,虽然我们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也要相信那都是“人之初”时候的事了,现在怎么样不好说,更何况人性当中也有“不善”的成分。总而言之,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应该想清楚,要为自己的未来着想,不能总像喝了酒一样——乱了“性”。这样不仅会伤害到自己,更会对以后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你可能会很轻易地就“原谅”自己对别人犯下的过错,但人家是否会原谅你,就难说了,没准人家是一个很“怀旧”的人呢?
那些在生活中春风得意的人,一般都是做人的高手。他们之所以在做人方面游刃有余,他人都愿敬他一分,是人家懂得做人之道,是有“心眼”之人。有一个成语叫“狡兔三窟”,是说狡猾的兔子准备三个藏身的窝,这样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被同样狡猾的猎人逮住。
这个成语源于《战国策·齐策四》,原文是: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话说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门下,有个名叫冯谖的食客。一次他奉命到孟尝君的封地薛地去收债,临行时,他问孟尝君收完债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说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
没想到冯谖到薛地后,假借孟尝君的命令,将债契全都烧了。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齐呼万岁。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债收齐了没有,买了些什么回来。
冯谖回答说:我见相国家什么也不缺,就缺一个“义”字,因此以相国的名义将契债全烧了,把“义”买了回来。
孟尝君听了虽不大高兴,但也无可奈何,不好发作。
转眼一年过去了,孟尝君突然被齐王免职了,他只好回到封地薛地去。只见离薛地还有一百多里路,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前来迎接。孟尝君这才看到了冯谖给他买的“义”字的珍贵,非常感谢冯谖。
但冯谖对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但这仅仅使它免于被猎人打死,被猛兽咬死。如今您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安枕无忧。请允许我再为您凿两个洞穴。”
于是,孟尝君便听从冯谖的建议,带着车马黄金到魏国去游说。冯谖在魏王面前为孟尝君说了很多好话。魏王马上派使臣携带许多财物和马车去齐国,聘请孟尝君来魏国当相国。
冯谖又赶在使臣之前回到薛地,告诫孟尝君不要接受聘请。魏国使臣如此往返三次,孟尝君还是拒绝接受聘请。齐王得知这个消息后,担心孟尝君到魏国任职,于是赶紧恢复了孟尝君相国的职位,并向他谢罪。
就这样,冯谖为他凿成了第二个窟。
之后,冯谖又建议孟尝君向齐王请求赐给先王祭器,在薛地建造宗庙供奉。这样一来,齐王就会派兵来保护,使薛地不受他国的侵袭。齐王答应了这个请求。等到宗庙建成,冯谖对孟尝君说:“三窟已成,现在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为了保护自己,我们要多个心眼;有时候做好事的时候,我们也要多个心眼,这样才不会好心做坏事,误人误己。
明朝有一位吕文懿公,他辞了宰相的职位,告老返乡,人们都非常尊敬他。
一次,有个乡下人喝醉了,当着他的面,把他痛骂了一顿。吕公面不改色,对他的仆人说:“吃醉了酒的人,不必与他计较。”把门一关,就避开了。
一年以后,这个乡下人因为吃醉了酒犯了死刑,关进监狱。吕公才懊梅地说:“假使我当时稍与计较,把他送进衙门惩戒一番,是可以做到小惩而大戒的,这样就不会害他犯死罪了。我当时只顾自己存心于厚道,想不到却养成了他的罪恶习性,竟到了这样的地步。”
我们都知道要怀好心、办好事、做好人,但不一定出好心就能做成好事,有很多时候都是好心做了坏事。看来,想做一个“好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可能是个“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的问题。
做人,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一个永远的难题。有人讲如何如何做人,讲得头头是道,唾沫星子满天飞;但真到动真格的时候,没准就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
所以,“知道”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行动起来才是最关键的。做人需要修身立德,这样才能在“德”上站得住脚;做人要讲究技巧,这样才能做到待人圆融,办事妥帖;做人更要有本事,这样才能获得生存与竞争的资本。
做人是德与智的综合素质的考量,是方与圆的完美统一。学会做人之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事情相应也就容易做好了。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我们的人生也才会变得更精彩。
2.方圆无定,随机而动:处世要灵活,不能太顽固
一位学禅的年轻人为了寻求智慧,终日奔波,四处参访禅师。
一天,在山西五台山,他向一位得道的老禅师请教什么是解脱。老禅师对他说:“在寺门外面那条上山进香的路上,有一块很大的石头,你把那块石头搬开,我就告诉你。”
年轻人遵从师命,下山去挖那块石头。没想到,挖得越深,就发现那块石头越大。露出地表的,只不过是十分之一。他试着用力去搬,石头好像会千斤坠,纹丝不动。
这时候,老禅师来到年轻人面前,说道:“孩子,不要再挖了。你要的是解脱,而不是这块石头。以后,你走在寻求解脱的路上,随时会遇到这样拦路的石头。”
年轻人闻言,面露几分畏怯。老禅师见状,微笑着说:“你何必非要去搬它呢?绕开走,不就是解脱吗?”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时会遇到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来自外太空的小行星,来自他人的冷嘲热讽。外在的事物,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你不能因为下雨了就哭,也不能因为吃饭会噎着而断食。
所谓“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确定的”,既然一切都不可预料,又何必终日戚戚然、惶惶然呢?如此,又有何益?
生命是一段或长或短的旅程,行走在途中,我们不能用这短暂宝贵的生命去跟妨碍我们前行的巨石较劲;如果你不能搬动它,何不选择绕行呢?在没有路的原野上,你脚下的土地,就是未来之路的起点——只要你踏出第一步。
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跟陌生人在一起,总是找不到话题;心里很崇拜你的上级,嘴上却不知分寸地得罪了他;朋友遇到了伤心事,你很同情但又不知如何劝慰;与客户谈判,却无意中让对方识破了自己的底线……
也有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感叹怀才不遇,感叹生活艰难、世事不公,其实这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才华不为人所知,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灵活处世,如何敬人如敬己。他们或内向,或自负,或木讷,或狂傲,总之就是不能让别人跟他在一起的候感觉舒服、自然。
所谓“人不轻狂枉少年”,我们天天都在说话办事,但不一定人人都会说话办事。一件事能否办成,很大程度上与说话有关;而一句话说的是否得体,又与一个人的个性、阅历、修养等有很大关系。所以学习一些说话办事,灵活处世的技巧,对于我们事业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
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生活中,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应该运用不同的方法、策略,做到区别对待、灵活应对。下面我们就看一些常用的说话的技巧:
“与智者言,依于博”
与有智慧的人沟通、交流,你需要有广博的知识,让他能够从你的言谈中有所获得或得到启发。
“与拙者言,依于辩”
与笨拙的人沟通、交流,你需要帮助他理顺观点,辩清是非。
“与辩者言,依于要”
与能言善辩的人沟通、交流,你需要倾听,并从他的言谈中有所获得。
“与贵者言,依于势”
与高高在上、气势逼人的人沟通、交流,你需要具备充分的自信,切不可在气势上输给对方。
“与富者言,依于雅”
与有钱的人沟通、交流,千万别谈钱和物质生活方面的话题,可以谈点“高雅”的,如文学、哲学、艺术等。
“与贫者言,依于利”
与穷苦的人沟通、交流,来点实际的小恩小惠比较实在,或者给点生财之道的建议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