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1 / 1)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诸如“立春”“夏至”“立秋”“冬至”等说法,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这些词汇可能关注得不是太多,但农民却时常在嘴里念叨着它们。它们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的内容。那么,“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它们对农业有什么作用?

所谓“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古代农民将它们编成了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短短的28个字是和我国古代辉煌的农业成就紧紧相连的。在古代,中国的先民用阳历(太阳历)记取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他们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即“节气”,这样,全年就分为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制定,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多方面的知识,体现了农业与气象之间的紧密联系,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征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所以至今仍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自商周到秦汉时期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农民计算和掌握农事季节的重要工具,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2016年,它已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