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是首先在哲学上兴起的一股思潮,后来美学家们用这样的思维方法来研究美学问题,就形成了存在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和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
存在主义是于20世纪2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宗教意识也被削弱。虽然科技发展了,但是人们越来越“无家可归”,在心灵上找不到归属感,迷茫、浮躁,认为自己与世界已经脱离。在这一背景之下,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将人升到了本质的地位。就像它的名称一样,存在主义是以强调人的存在为核心的。人的存在是最为本质的意义,除了人的存在,宇宙中的其他事物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都是在人的存在的基础上造就的。人的存在也是全部哲学的出发点。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就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他们的主张。一切事物以人的存在为中心,存在主义强调尊重人的个性。
存在主义也十分强调尊重人的自由。他们认为人的存在是一切的基础和出发点,而人是通过自由来造就自己的本质的。艺术则是以实现人的自由为主的领域,通过艺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发展自己的自由,克服现实中的压力。
海德格尔认为世界是虚无的,人是真正的存在,而且人的存在是包括艺术在内的其他一切存在的依据。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共同依赖着先于他们的第三者——艺术。艺术不单单是艺术家的行为,也不单单是显示于艺术品的本质,它是真理的自行发生,而这一真理是存在的真理。也就是说,人们从艺术中可以看到存在的真理。
萨特认为,虽然这个世界纷繁复杂,但仅仅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背景,人只在自己的意识所构建的现象界之中生存。这就好像,对于每个人来说,他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就是他的全部,那些他从来没有发现、没有看到、没有接触到的,在他的意识中不存在,对于他来说就没有意义。
由此,萨特提出了另外一个名词,那就是“介入”。“介入”是一种干预的行为,是让自己深入到一件事物之中,与这个事物产生接触。在萨特看来,人只有介入自己生存的现象界中,才能意识到其中的事物和生活,只有有了意识,人才可以说是在真正地生存。人在介入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意识,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在意识的指导下改变着现实。人凭借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建立和改变着世界,同时也开创了自己的人生。可见,人的存在是人造就的,并不是由所谓的“上帝”“神”等外部力量决定的。
萨特的文学理论也由此而来。在文学中,萨特最关注且谈得最多的是散文。在他看来散文是一种“介入”的写作。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意义一定,但是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事物可以这样说,也可以“换句话”那样说,这种同一意思有好几种说法的情况就是散文的写作情况。而诗歌不同,诗歌的语言和意义不可剥离,它们是独一无二的对应关系。萨特的这种区分,并不是完全合理的,或许存在很大问题。不过从“介入”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存在主义对他美学思想的影响。
在这一点的基础上,萨特还提出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读者的“自由”问题。作者的创造与读者的阅读是紧密相关的,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是一种召唤,在这其中达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因此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作者才能认识到自己对于作品的存在以及重要性。通过作品,作者对读者发出召唤,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创造出的“作品”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发挥,在这时,读者和作品就都是自由的,也通过自由体现了自己的生命。
可见,在萨特那里,读者的自由阅读可以说使作者的创作变得有意义。无论是写作还是欣赏都要求保持自由的状态,但是自由的状态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并不容易做到。面对作品,人们往往将阅读中自己的“主体性”忽略掉,受到各种因素的羁绊,这是需要克服的。
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萨特
让-保罗·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哲学家和剧作家,同时他还是一个文艺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萨特生于法国巴黎的富裕阶层家庭。萨特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工程师,在萨特幼年时去世。中学时代萨特开始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这个学校被称为“法兰西文化巨人摇篮”。毕业后,萨特以全国中学哲学教师会考第一名的成绩获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萨特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受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开始研究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回国后,萨特继续在中学任教,并将自己所写的一些作品发表,其中有大量的哲学著作,如《论想象》《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同时,萨特把哲理带进了小说和戏剧创作,他的中篇《恶心》、短篇集《墙》、长篇《自由之路》,剧本《苍蝇》《间隔》等,都在法国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奖金,被萨特谢绝了,因为他不愿接受任何官方授予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