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之音李斯特(1 / 1)

李斯特是顶级的音乐演奏家,他的作品独具个性而富有创新。尽管他声望颇高,影响巨大,却总能对事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给人留下一个慈悲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形象。

李斯特经常到不同城市举行音乐会,把挣来的钱资助给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不停地进行创作,不辞辛劳地给他的音乐爱好者写回信,还奔走于很多城市,为那些有音乐天赋但又家境贫穷的人上课,并且不受分文。他还极力帮助与他同时代的作曲家大力宣扬作品,以便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人中受益最大的是瓦格纳。

李斯特1811年出生于匈牙利,6岁练琴,9岁公开演出,12岁就跟着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学习。在10年的演奏旅行中,他走遍欧洲各大城市,所到之处均掀起热爱其音乐的狂潮。他的演奏令人眩晕,弹奏速度之快,声音之响亮,气势之豪放,为人带来如痴如醉的感觉,很快他便因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而名声大震。

除演奏之外,李斯特还在创作上颇有造诣。

李斯特的创作高峰期在1848年至1859年之间,他创作了《但丁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死之舞》《塔索的悲哀与胜利》《马捷帕》《哈姆雷特》《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b小调奏鸣曲》《匈牙利狂想曲》等。

“交响诗”这种音乐体裁是李斯特为音乐界带来的杰出贡献。以往作曲家以诗歌来创作音乐的时候,总是先构思出一个故事场景或一个情节,但是李斯特的交响诗只为表达诗的一种意境与情感,他的乐曲主要因素为短动机,再由短动机引出主题,速度在各乐章之间的变化引起主题之间的变换,尽管每个乐章是独立出现的,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紧凑连续的。

1861年,李斯特皈依罗马天主教并被封为神父,他在为宗教事务奔波的同时,继续坚持音乐创作。1869年,李斯特创立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并任院长,此后,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罗马度过。

晚年李斯特深居简出,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宗教作品上,如《圣伊丽莎白》《葬礼》《净心》《圣方济各行走在水上》等都是具有宗教意义的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