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弦乐器
乐器在秦汉时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时,中原乐器的发展已经趋于完善,少数民族以及西域地区的乐器陆续在中原地区出现。这一时期的乐器种类多样,以箜篌、琵琶、琴、瑟等弹弦乐器尤其富有特色。
箜篌又名“坎侯”或者“空侯”,是一种弹弦乐器。根据形制的不同,箜篌可以分为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
卧箜篌是出现最早的一种箜篌形制,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汉代,卧箜篌已经非常流行,据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记载:“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文中提到的“箜篌”,指的便是这种乐器。卧箜篌的形状与琴瑟非常类似,因此也被称作“箜篌瑟”,唐代杜佑所著《通典》中提到卧箜篌时,形容它“形似瑟”但比瑟小,有七根弦,弹奏起来像琵琶一样。
竖箜篌是一种外来乐器,约2世纪传入中国,也被称作“胡箜篌”。竖箜篌的外形就像半截弓背,包括二十多条弦,演奏时竖着抱在怀里,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从两面分别弹奏,因此也被称作“擎箜篌”。竖箜篌已经失传,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以及古代壁画中的相关描绘,竖箜篌可以分为二十三弦、二十二弦、十六箜篌弦等不同的几个亚种。
凤首箜篌实际是竖箜篌中的一种,主要流行于中国古代的西南少数民族,因琴头装饰有凤首而得名。根据晋代曹毗在《箜篌赋》中的描绘,凤首箜篌“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由此可见,凤首箜篌的装饰是比较华美的。
作为一种古老的弹弦乐器,箜篌历史悠久,造型精美,音色柔润清澈,音乐表现力非常突出。大约从14世纪中期左右开始,箜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并最终失传。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古书的记载和保存下来的古代壁画图形,一种新型的雁柱箜篌被研制出来,箜篌这种乐器才算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复活。
琵琶也是汉代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弹弦乐器。琵琶最初是一种西域乐器,大约在秦朝时期传入中原,通常被用来在马上演奏,向前弹称之为“批”,向后弹称之为“把”,因此得名“批把”。魏晋时期,“批把”正式更名为“琵琶”。
汉代的琵琶根据形制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弦鼗(táo)、阮咸、曲项琵琶等几种。弦鼗的音箱形似鼗鼓,故而得名,傅玄所作《琵琶赋》中有“百姓弦鼗而鼓之”的记载,说的就是这种乐器。鼗鼓即拨浪鼓,而弦鼗正是在拨浪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画像石中曾经出现过弦鼗的身影,在画面中,人们在柄上张弦,直达鼗鼓鼓面,并弹奏弦以作声。阮咸又称“汉琵琶”,简称“阮”,因魏晋时期的名士阮咸尤其擅长弹奏这种乐器而得名。阮咸是一种长颈琵琶,木制,直柄,共鸣箱呈圆形,包括四根弦以及十二个柱。曲项琵琶原产于波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共鸣箱呈梨形,曲项,有四根弦。整体而言,琵琶音域广阔,音色饱满明亮,是中国古代相当重要的一种乐器。
瑟也是汉时的一种重要的弦乐器,外形与琴类似,两端有黑漆,其上由二十五根弦组成。早期的瑟由五十根线组成,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太帝让素女演奏五十弦的瑟,旋律非常悲伤,太帝承受不住,于是将瑟改成了二十五根弦。太帝是上古五帝之一,素女曾是太帝身边的一名侍女,由此可见,五十弦瑟由来已久。长沙马王堆汉墓遗址曾经出土过一把鼓瑟,保存比较完整,这把瑟有二十五根弦,被三个尾岳分成三组,中间一组有七根弦,内外两组各有九根弦。
鼓吹乐器
汉代鼓吹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根据使用的乐器以及运用场合的不同,可分为鼓吹、横吹、短箫铙歌、箫鼓四类。
鼓吹用到的主要乐器包括鼓、排箫和笳,根据演奏形式和演奏场合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黄门鼓吹和骑吹两大类。黄门鼓吹主要用于帝王宴飨等场合,骑吹则主要用于帝王出行时,是乐工从行时演奏的马上音乐。四川成都站东乡青杠坡三号墓曾出土过一块画像砖,其上描绘的便是汉代骑吹的画面,画中绘有六个乐人,骑在马上,分为两排,每排三人,前排居上的人手持旄头,是乐队的领队,六个人各自手持一种乐器,一边行进一边吹奏。
横吹的主要乐器同样包括鼓这种击乐器和角这种吹乐器,故而也被称作“鼓角横吹曲”。横吹被用于军中,通常在马上演奏。
横吹最初的曲调,是由李延年根据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乐曲改编而成的,也即根据《摩诃兜勒》改编的新声二十八解,但魏、晋之后,二十八解已经存世不全,只留下《黄鹄》《陇头》《出关》《入关》《出塞》等十首曲目。
短箫铙歌所用的主要乐器是排箫和铙,短箫铙歌被用于军队中,主要起到整饬军风、鼓舞士气的作用。短箫铙歌的曲目,以《铙歌十八曲》最富代表性,曲式复杂,风格多样。
箫鼓主要用箫和建鼓伴奏,故而得名。箫鼓通常被用于军队之中,表演时,两名乐工站在鼓车上部,分别敲击身边竖立的巨大建鼓,鼓车车厢里则坐着四名乐工,手持排箫演奏。南朝文学家江淹在其《别赋》中曾有“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的描述,说的就是箫鼓这种音乐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