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发展到汉代,已经非常繁盛。
秦始皇时期离宫众多,里面养着大量的歌女和舞女,她们经常进行歌舞表演,以致离宫里钟乐不停,舞蹈不息。到了汉代,这种现象没有息止,甚至可以说愈演愈烈。不仅在宫廷之中,歌舞在民间同样非常受欢迎。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即使是最普通的劳动者,也常常在农闲时,作歌舞以自乐。宫廷和百姓的喜爱,使得汉代歌舞无论从规模还是形式上,都一派庞大和繁荣景象。
汉代乐舞种类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抑或特色的乐舞,主要包括巴渝舞、巾舞、铎舞、鞞舞、槃舞、白纻舞等。
巴渝舞是流行于西南少数民族巴族的一种集体乐舞。古代巴人天生骁勇善战,曾经数次帮助汉代打仗,喜欢舞蹈。也是因为骁勇善战的缘故,巴渝舞的内容大都与战事有关,汉高祖刘邦曾经看过巴渝舞的表演,觉得能够鼓舞将士士气,随即提倡汉族乐师予以学习和效仿,并将其称之为“巴渝舞”。
巾舞也称为“公莫舞”,是一种用手巾或衣袖作为道具的舞蹈。相传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欲刺杀刘邦,项伯猜出项庄用意,随即甩动衣袖与项庄共舞,以此保护刘邦,并对项庄喊道:“公莫!”古人彼此之间常以“公”相称,项伯的意思就是让项庄不要加害刘邦。今天人们用手巾起舞,大概就是效仿当时项伯利用衣袖保护刘邦时的样子。汉代画像石里,多有反映巾舞的画面,从画面中看来,舞者多手持双巾起舞。以山东安丘县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石为例,在这块画像石中,有一舞女竖着高高的头发,束着细腰,穿着一件由四片布料组成的舞裙,裙子及地,双手各持一块短巾,翩然起舞。
铎舞是一种用铎作为道具的舞蹈,多用于宴飨等场合。铎是一种古代乐器,类似于今天的铃铛,顶部有一个手柄,里面用绳子系着一枚铜丸。舞者手持铎,和着节拍晃动铎并舞蹈,“身不虚动,手不徒举”。
鞞舞是一种手持鞞鼓而进行的舞蹈,汉代之前已经开始在民间流行,汉时被宫廷用于宴飨等场合。鞞是古代一种带柄的扇形小鼓,因此,鞞舞也被后人称作“鞞扇舞”。山东滕县龙阳店曾出土过一块反映鞞舞场面的画像石,其中左右两个舞者双手持拿双耳的鞞鼓,大步腾挪跳跃,舞姿奔放而热烈。在发展初期,鞞舞的舞者多为十六人,后来,逐渐增为六十四人,场面也愈显壮阔和热烈。
槃舞,亦称“杯盘舞”“盘舞”“七盘舞”等。在进行槃舞的时候,人们首先会在地面上放置七个扁鼓,然后由一个或几个舞者,在鼓的周围以及鼓面上跳舞,同时会有乐队伴乐和伴唱,主要的伴奏乐器包括灵鼓、排箫等。
白纻舞最早出现于三国时期的吴国。吴国盛产纻布,织布的女工在劳动之余,会用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肯定和赞美自己的劳动成果,慢慢地形成了白纻舞。女性舞者会身穿质地柔软的舞衣,舞衣的袖子很长,因此舞动起来时显得非常轻盈飘逸。白纻舞主要包括掩袖、飞袖、扬袖等几种舞蹈动作和技巧。掩袖是指舞女身体倾斜时缓缓转身,双手半遮面部,娇媚尽显;飞袖是指舞女在奏乐的配合下,飞快地挥舞衣袖,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扬袖则是指舞者缓缓地扬起舞袖,饱含含蓄之美。白纻舞的节奏时急时缓,技巧性较高,而且很费体力,因此也常使得舞者在舞蹈结束后汗流满面。
整体而言,汉代歌舞继承了“楚舞”折腰、舞袖的风格特点,同时又吸取了民间杂技乃至武术的特色,样式多种多样,舞姿丰富多彩,张扬而又不失庄严之感,配乐上则多用鼓乐,激越高昂,烘托出一种宏大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