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又称“平剧、京戏”,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是一种综合了中国各地戏曲艺术特点的融合型剧种,它的主要唱腔是皮黄腔,对它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四大徽班”。
皮黄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之一,它由西皮腔和二黄腔结合而成。西皮腔和二黄腔的形成,跟明代的南戏变腔有关。
各大声腔在流传中不断相互接受、吸收,又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新唱腔,其中吸收了秦腔乐器胡琴的枞阳腔在安徽皖南演变成为一种叫作“二黄”的腔调。二黄出现后,秦腔又与湖北其他地方的声腔结合,形成了新的腔调“西皮”。
安徽是二黄腔的发源地,也是皮黄腔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皮黄腔戏非常出名。乾隆五十五年(1790),清高宗八十大寿,为给皇帝祝寿,扬州官府征召了以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三庆班以唱二黄声腔为主,兼唱昆曲、梆子等声腔。由于表演形态丰富,该戏班的演出在京城大受欢迎,由此打开了二黄腔在京城的戏剧市场。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戏班相继进京演出,启秀、霓翠后来被合并到了三庆、四喜、和春和春台班中,得以成为“四大徽班”。
在徽戏入京之前,高腔、秦腔已经流行于北京。在徽戏进京之后,唱西皮的汉调艺人也跟风而至,搭徽班唱戏。“四大徽班”得天时地利人和,在二黄、西皮、昆曲、梆子、罗罗诸腔的基础上,兼容秦腔、高腔、汉调的演唱艺术,又融合京城本土的语言风格,产生了音乐包容性极强的新剧种——京剧。
京剧主要受徽戏、秦腔、汉剧和昆曲的影响,因此乐器以胡琴和锣鼓为主,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京剧的成型过程可以说就是西皮和二黄的结合过程,也就是皮黄腔的形成过程。
皮黄腔是一种受到各地语言和民间音乐影响的腔调,因此它具有极大的音乐包容性和表现力,其整体的音乐艺术达到了戏曲史上的最高水平。以皮黄腔演唱的各地剧种,因受地域影响,在音乐上也是各具特色,不过它们有共同之处:都以胡琴作为主奏乐器,曲词讲究对称,沿用板腔体音乐格式。自徽班入京后,皮黄腔逐渐形成。
1834年前后,以皮黄腔为主体声腔的京剧在京城迅速发展,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成为此后清宫廷戏常用的表演形态。到了清末光绪年间,热衷“乱弹”、尤爱京剧的慈禧、光绪帝为了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即使在非节日或庆典活动日,也招来宫外的京剧戏班或者著名艺人进宫表演。慈禧太后十分赏识那个时代的优秀艺人如谭鑫培、陈德霖、杨小楼、孙菊仙、王瑶卿等。每每观看过他们的演出后,她都会给予丰厚的赏赐。
清末统治者对京剧的热爱是推动京剧发育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市民的嗜好。清末时出现了许多以唱京剧为主的戏班,以“茶园”为名的京剧演出场所也纷纷开办起来,进一步推动了京剧的发展。程长庚是三庆班班主,他唱念做表皆功力深厚,被人称为“伶圣”,与四喜班班主张二奎、春台班班主余三胜并称为“三鼎甲”。虽然成名比后两位晚,但程长庚的威望极高,被视为“三鼎甲”之首,被称为“大老板”,是戏剧界公认的京剧鼻祖。“三鼎甲”是京剧形成阶段的重要艺人,他们对艺术的探索和贡献与京剧的发展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