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和昆曲的兴盛(1 / 1)

明代剧坛最鲜明的特色是传奇戏和昆曲盛行。

传奇是南戏在明代的另一个称呼,它融合了传奇文学特色和明代南戏舞台表演的特点,既不同于杂剧,也不同于以往的南戏。它直接导致了传奇戏剧文学的兴盛,继而导致了传奇戏的繁荣。

明初的剧坛仍由杂剧主宰,当时的传奇作品较少,不过仍有一些成功的演出剧作,如《金印记》《精忠记》《连环计》《娇红记》《千金记》等。《千金记》描写秦末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它的最大成就是展现了悲剧效果极为浓烈的“霸王别姬”这一幕,使得霸王别姬的故事为后人传颂,并被屡次搬上舞台。《金印记》根据元代无名氏杂剧《冻苏秦衣锦还乡》改编,讲述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的成功故事。《连环计》同是历史剧,根据三国时期王允设计杀董卓的故事改编,这部戏中,“吕布戏貂蝉”的情节最为出色,在清代的地方戏中广为上演。梆子、皮黄剧中的《虎牢关》《凤仪亭》等,都是根据这段戏改编而成。

在为数不多的明早期传奇作品中,就出现了诸如《千金记》《金印记》《连环计》等流传深远的佳作,这预示了传奇的发展趋势。到了嘉靖、隆庆年间,出现了更多更优秀的作家。“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以昆腔演艺传奇《浣纱记》,使得昆腔焕发舞台生命力的梁辰鱼,以及《目连救母》的作者郑之珍,都是这一时期的剧坛先锋。

梁辰鱼不仅是一名编剧家,还是一位昆腔迷。他所在的年代,正是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缕心南曲,足迹不下楼者十年”的年代。后来,魏良辅改良昆山老曲成功,昆腔流行于世。当时,不仅民间音乐家纷纷向魏良辅学习昆曲的演唱技法,很多戏剧创作者为了使得舞台表演的效果更好,也慕名拜师于魏良辅门下,以求在自己的创作中也表现出同样完美的音乐效果。梁辰鱼就是其中一位戏剧家。他得到魏良辅的音乐真传,以《浣纱记》作为实践,第一次使昆腔和戏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以昆腔演绎的《浣纱记》上演之后,昆腔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快传播到江苏、浙江乃至之外的广大地区。后来,传奇就成为专为昆腔的音乐形式演出而创作的剧本。明代中叶以后,这些以昆腔演唱,又兼具杂剧音乐特色的传奇戏被称为“昆曲”。

早期的昆曲通常在30至50出,梁辰鱼的《浣纱记》就有45出,而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多达100多出。艺人们发觉了剧本过长的弊端,后来选择剧中最精彩的部分来演,这就是折子戏的来源。而后期的戏剧创作者们认识到这问题后,也压缩了剧本的折数。

总的来说,昆曲表演比杂剧和南戏都有更多的铺排,包括音乐、人物、舞台道具设计等。此外,无论是在文学艺术还是音乐特征上,它都符合士大夫阶层的爱好,因此受到普遍推崇。汤显祖的昆曲《牡丹亭》上演后,昆曲在明代更是盛极一时,其热度直到清代仍有余存。昆曲作为明代中叶兴起的一种同时具有音乐特色和舞台特色、戏剧特色的剧种,它出现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它的价值本身。自昆曲之后,很多剧种如京剧、越剧、评剧等不断登上戏剧舞台。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剧种不少都在声腔、表演方面有了变革,然而昆曲却因其独特的戏剧特色而保留了传统的戏曲特点,各种昆曲传统剧目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昆曲堪称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它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第一部昆曲——《浣纱记》

《浣纱记》讲述范蠡为了帮助被吴王夫差打败的越王勾践复仇,将自己的未婚妻西施送给吴王,使他沉迷于酒色**乐,耽误国政。最后,勾践东山再起,大举攻吴,擒获吴国太子。夫差自刎而死。西施回到了越国,与范蠡泛舟而去。该剧取名“浣纱”,是因为西施本是洗衣服的浣纱女,而“浣纱”也是范蠡送给西施的一块定情布。

作为第一部以昆腔演出的传奇,《浣纱记》最大的舞台特色在音乐词曲方面。梁辰鱼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呈现给观众的《浣纱记》曲词优美、乐律动人。明代戏曲评论家王世贞有诗:“吴闾白面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雪艳词”意指梁辰鱼创作的曲词以精工绮丽见长,这句诗真切地描绘了《浣纱记》问世后被热传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