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元杂剧(1 / 1)

我国第一个戏剧黄金时代是元代,元代的主要戏剧形式是杂剧,又称“北曲杂剧”。它是在我国北方酝酿而成的,吸收了北方民间的各种演唱艺术的精髓,特别受到大曲和诸宫调的影响。

大曲的表演形式,通常是一人独舞或两人对舞,舞者扬手踏足,四肢回旋,称为“舞旋”。宋代的大曲表演加入了简单的主题故事,类似一种简单的舞剧。到了元代时,这种大曲表演以及说唱、滑稽小戏被运用到元杂剧中,成为折与折之间的过渡,或者被运用为戏中戏,又或者用来作为一折戏中间剧情紧张时的调节。

和南曲戏文一样,元杂剧受到诸宫调之类说唱艺术的影响。它继承了诸宫调以长篇幅、唱白相间的方式,用不同宫调的多个套曲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这种表演模式。元杂剧剧本通常包含四折四个套曲,剧本的唱词分别运用四个不同的韵脚。声韵变化使得戏剧的语言呈现变化起伏的特点,更能加强表演的戏剧化效果。

除了形成四折四套曲的典型结构模式,元杂剧每个剧目都会有一个楔子,通常是加在第一折之前。楔子作为开场或序幕,犹如宋杂剧中的第一段“艳段”,用来介绍故事背景或主要人物关系。此外,四套曲的每组套曲都有相对常用的曲子作为引子,且每个套曲都有尾声,称为“煞尾”或“收煞”。

元杂剧有严格的角色制,相比于南戏,它的分类更为多样且细化。最为不同的是,它不是以生作为主角,而是以正末或正旦作为中心角色。正末为末行中的第一重要角色,其次有小末、冲末、副末等。正旦为旦行中的第一位,其次有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行当的细分化意味着表演更加专业化,也意味着表演的艺术水平更胜一筹。

从元杂剧中种种表演艺术的提升来看,元杂剧的水平超越了唐代的优戏及宋代的杂剧和南曲戏文。元代杂剧的剧目创作数量,也可以反映元杂剧的繁盛。据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元曲作家有152人,可知姓名的有80多人,作品将近500种。从现在发现的一些元代戏台、壁画古迹来看,我们仍然可以大致窥见当时杂剧的兴盛。

元杂剧剧本作者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即便是当官的,也多是“门第卑微,职位不振”之类。这些人才华横溢,有的无法从政,有的不愿从政,常与社会地位低下的艺人为伍。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诉诸文字,通过剧本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由此导致了戏剧艺术的繁盛。

元杂剧作家,最具代表性的有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四人,简称“关、郑、白、马”。关汉卿是元代最著名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60多种杂剧,为后世提供了大量杂剧的格式规范和样本。郑光祖作有杂剧18种,现存8种,其代表作品为《倩女离魂》《醉思乡王粲登楼》《周亚夫细柳营》《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等。白朴,字仁甫,号兰谷先生,其祖籍是在今山西河曲附近。白朴创作杂剧16种,今存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3种。前者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着重突出唐明皇失去江山后的心境,写得悲哀凄婉。虽然该剧剧本内容已经遗失,却在后世舞台上产生了影响。《墙头马上》描写一个“志量过人”的女性李千金冲破封建束缚,主动选择自己的爱情的故事。全剧跌宕起伏,感情热烈奔放,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这两部剧都对后代戏曲中爱情故事的刻画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墙头马上》又是与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并列的元四大爱情剧之一。马致远作有杂剧15种,今存7种,包括《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及他与人合作的《黄粱梦》。其中,以《汉宫秋》最著名。

除了上述提到的四位,王实甫也是元代不可忽视的一位杂剧作家。他创作有杂剧14种,今存有3种,以《西厢记》为代表。这部戏剧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也是戏曲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之一。它自创作成型以来不断被搬上舞台,乃至走向世界,足见王实甫的艺术实力。

元杂剧作家以他们文人兼艺人的身份创作出的作品,题材广泛,时人分为12类,分别是有关神仙道化、隐居故事、做官故事、忠臣烈士、孝义廉节、痛斥奸恶无耻、逐臣孤子、绿林好汉、风月雪月的爱情、悲欢离合的故事,以及以花旦为主的杂剧、神佛杂剧等。创作中,作家们通常交错使用韵文与散文形式,以使得舞台的表演呈现出韵文与音乐、故事完美融合的长篇叙事体效果。

瓦舍勾栏作家王实甫

王实甫的生卒年月不详,不过大概与关汉卿同时代,或者稍晚于关汉卿。明初文人贾仲明曾写过一首哀悼王实甫的曲:“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其中,风月营、莺花寨、翠红乡,都是当时妓女们和杂剧艺人聚集的地方。由此可见,王实甫经常出入歌场戏院,是一位活跃于瓦舍勾栏的杂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