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唤醒中国的文坛斗士(1 / 1)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的笔名。

鲁迅青年时代曾到日本学医,后来弃医从文,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因为在他看来,医术只能医治人的身体,文学却可以医治人的精神,而只有国民精神面貌得到彻底改观,才能进一步改造中国。

鲁迅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在小说创作方面,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他大大拓展了小说的艺术形式。比如首创了日记体,引入了多种叙事方式,其中既有第一人称叙事,又有第三人称叙事,前者重视抒情,后者重视客观描写;融入了多种艺术创作手法,如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为之后的小说创作开辟了全新的道路;他将对人物的塑造推到了第一位,从而改变了中国以往的小说以情节为主的特色,塑造出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一大批丰满的艺术形象。

鲁迅的小说都是中短篇小说,收录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中,其中的名篇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狂人日记》创作于1918年4月,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在主人公“狂人”看来,所有人都在谋划着害他、吃他,他是真“狂人”无疑。可偏偏就是这个“狂人”,拥有大多数正常人都没有的清醒认知,竟追本溯源,找到了害自己、吃自己的罪魁祸首——封建礼教。而鲁迅塑造这个“狂人”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是《狂人日记》“寓热于冷”的独特创作风格。另外,这篇小说的格式也非常特别,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日记体”,通篇以第一人称展现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其中运用了大量白描手法,以十分简洁的语言达到了十分生动的效果。

《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一部中篇小说,以章回体形式写成。鲁迅在谈及《阿Q正传》创作原因时曾说,自己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小说主角阿Q正是清末民初中国人的典型代表,囊括了当时几亿中国百姓的劣根性。阿Q的性格核心是“精神胜利法”,表现为粉饰自己的失败和被奴役的命运,甚至于完全否认,或是自轻自贱,心甘情愿接受这样的命运,又或是欺凌更弱小的人,将自己的屈辱转嫁旁人,若这些都不灵验,便用幻想出来的“胜利”麻醉自己。借这篇小说,鲁迅发出了痛苦的呐喊,希望能唤醒民众,改善他们的命运,拯救他们的病态和愚昧。

《阿Q正传》有着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它采用了传记式结构,将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及人物命运的曲折复杂全面展现出来,塑造出一个极为丰满、极具代表性的文学形象。小说情节悲喜交加,明明是一部沉痛至极的悲剧,却运用了夸张、讽刺、反语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行文亦庄亦谐,处处引人发笑,将沉重的哀痛都隐藏在了笑声背后,更能引起读者深思。

除《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外,鲁迅的小说名篇还有揭露旧中国底层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讽刺世态炎凉的《孔乙己》,感叹群众愚昧、革命者悲哀的《药》,揭露封建礼教残酷压迫女性的《祝福》,以及他唯一一部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小说《伤逝》等,每一篇都拥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除小说外,鲁迅一生还创作了大量杂文,他后期的文学创作多以杂文为主。什么是杂文呢?杂文就是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件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各类涉及社会生活、文化动态和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等都可归于杂文之列。鲁迅认为,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能“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因此他一直将杂文当作战斗的武器,创作了《坟》《热风》等16本杂文集。

鲁迅的杂文创作有鲜明的特色,总体而言就是实现了两个统一:

一是思想性和形象性的统一。鲁迅的杂文多涉及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批判,思想性相当深刻,但在表达时却十分生动、形象,往往以常见的社会现象为切入点,在描绘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时,非常直接、准确刻画人物入木三分,并广泛采用象征、比喻、漫画等手法,活泼生动,通俗易懂,令人难忘。

二是战斗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杂文作为鲁迅最有力的武器,曾被郁达夫评价为“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可见其战斗力有多强,但鲁迅生活的社会环境又逼迫他很多时候只能借助各类艺术手法,曲折而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加入大量转折、引用、反语。在这一过程中,鲁迅独有的杂文风格逐渐成型:既深刻泼辣,又含蓄隽永,深藏不露。

以鲁迅的杂文代表作《拿来主义》为例,这篇杂文创作于1934年,当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它们除了践踏中国主权,大肆掠夺中国资源,还不断对中国展开经济、文化侵略。对于这些外来事物,当时社会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而对于本国文化遗产,社会上同样存在这两种倾向。鲁迅针对这一现象写了《拿来主义》,指明中国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外来事物和本国文化遗产,并且独创了“拿来主义”这个词汇。

《拿来主义》充分体现了鲁迅杂文的特点,文中涉及非常深刻的社会问题,却以一个穷青年得到一座大宅子做比喻,以穷青年对宅子内各类东西的占有、挑选,比喻整个社会对外来事物和国内文化遗产的态度,深入浅出,生动具体,通俗易懂。

此外,鲁迅的杂文代表作还有哀悼为中国而死的学生运动领袖刘和珍的《纪念刘和珍君》,纪念“左联”五烈士、控诉反动派屠杀人民罪行的《为了忘却的纪念》等。后者创作于白色恐怖时期,为了让文章得以发表,鲁迅不得不采用含蓄、曲折的艺术表现手法,但全文虽委婉、含蓄,却毫不晦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鲁迅的文学创作还涉及散文、诗歌等方面,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干不了

1915年,中国开始了以“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陈独秀提出中国要进行文学革命,即推翻旧文学,建设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新文学,而另一位作家周作人更是提出了“平民文学”的口号。文学平民化,第一步就是变文言文为白话文。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就此展开。在这场运动中,胡适是最卖力的。虽然在他之前也有人写白话文,但他却是第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全力倡导白话文的人。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的“八不主义”,即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讲究语法,不无病呻吟,去除老调和套话,不用典故,不作对仗,不避俗词俗语。

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体会白话文与文言文孰优孰劣,胡适曾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缩短发电报的字数,如何用最简短的话拒绝一个你不想做的差事?”同学们都拟好了各自的电报,胡适从中挑选了一份最简短的文言文电报:才疏学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念完后,他仅用白话文说了三个字:“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