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才华极为出众的诗人。他们汲取了初唐的诗风与诗律的双重养分,创作的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上乘,将情思、韵律与文采相融,自成一体,正如唐代文学家殷璠所说,达到了“神来,气来,情来”的声律风骨兼美的境界。
在盛唐诗坛,田园山水诗和边塞诗比重最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
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和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杰出代表。
王维,字摩诘,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的诗歌作品中,山水田园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他本人也成了山水田园诗派的领军人物。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绘自然景物方面造诣极高,不管是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辽阔荒芜的边疆关塞,还是幽静雅致的小桥流水,他都能用简短的字句将其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来,实现诗情与画意的完美交融,正如苏轼所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另一位领军人物,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孟浩然出生于襄阳的书香世家,自幼勤学苦读。与王维相比,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日常生活,诗中描写的景色,往往是他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比如他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了诗人应邀到乡间一位朋友家做客,两人面对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把酒畅谈,乐趣无穷。这首诗乍看似乎很平淡,但静心品味之后就会发现,整首诗就像描摹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画,实现了情和景的完美交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除了王维和孟浩然这两大领军人物,还有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张子容、常建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常建。他的作品以描写隐居生活的题材为主,《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其代表作。
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是盛唐时期除山水田园诗派以外的另一大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其中尤以高适和岑参的成就最高。
高适,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省衡水)人,少年时生活贫困,喜欢交朋友,颇有游侠风范。高适早年官场不顺,五十多岁后因跟随在“安史之乱”中逃亡的唐玄宗到过四川,从此官运亨通,最后官至常侍,并被封侯,人称“高常侍”,他的作品集也被称为《高常侍集》。在盛唐众位诗人中,高适是仅有的一个做上高官又被封侯的人。
高适的作品绝大多数写于“安史之乱”前。他的边塞诗最突出的特点是苍凉古朴,雄浑悲壮,引人感慨,发人深思。
高适的作品很少有单纯写景的,大多是在抒**感时顺带写景,这导致他诗中的景色都带有明显的主观印记,比如他的代表作《燕歌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大漠、衰草、古城、落日,这些景物全都被诗人赋予了情感色彩,共同构成了一幅凄凉悲壮的画面。
高适的性格豪爽直率,反映在他的边塞诗作品上,就是多直抒胸臆,很少用到比兴手法。另外,他的用词也十分简洁,很少有雕琢的痕迹。
岑参是与高适齐名的盛唐边塞诗人。他出生于江陵(今湖北荆州)一个官宦家庭,祖上曾出过三位宰相,父亲也做过州刺史。在盛唐擅长写边塞诗的诗人中,岑参留存的这类作品是最多的,共有70多首。
与高适的雄浑悲壮、直抒胸臆不同,岑参的边塞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雪中送别友人一事,开篇写雪,极具浪漫色彩: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雪景写得如此壮美,宛如成千上万株梨花盛放,想象之奇异,远非常人所能比拟,难怪杜甫会说:“岑参兄弟皆好奇。”
除高适、岑参外,王昌龄也在边塞诗的创作上取得了颇高的成就,代表作有《出塞》《从军行》等,《出塞》更是唐代边塞诗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此外,盛唐的边塞诗人还有王之涣、李颀等人。王之涣的边塞诗代表作是《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全诗苍凉悲壮、慷慨激昂,与高适边塞诗的风格很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