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只记录到汉武帝统治时期的历史,之后不断有人尝试续写,但大都是狗尾续貂之作,完全不能和《史记》相提并论。直到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问世才改变了这一状况。
和司马迁一样,班固也是子承父志。他的父亲班彪是当时著名的史学家,立志续写《史记》。班彪去世前已写出了65篇列传,之后的大部分内容都出自班固之手。可《汉书》还没写完,班固就离开了人世,好在他的妹妹班昭帮他完成了最后一小部分,因此班昭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历史学家。
《汉书》是班彪、班固、班昭三人共同的心血结晶,但班固是最主要的写作者,所以后人在说到《汉书》时,往往只会提及班固。
《汉书》是中国首部纪传体断代史,也就是说它只记录了西汉这一个朝代的历史。上起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即23年,共计230年的历史。其中包括纪十二篇,主要记录西汉帝王生平;表八篇,主要记录西汉诸侯王的事迹;志十篇,记录西汉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和各类社会现象;传七十篇,记录公卿将相的生平和少数民族的历史。
自《汉书》以后,各个朝代的史书均以纪传体为正规体例,而以此体例写出的史书也就被称作正史。如果说《史记》开创了正史的先河,那么《汉书》可谓是确立了正史的标准。
和《史记》一样,《汉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集,史传文学的典范之作,时常被人拿来与《史记》并列。《史记》最高的文学价值体现在人物传记上,《汉书》的人物传记也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西汉盛世各色人物的记述,堪称全书的精华所在。这些人物之中有不少都是朝廷官员,他们的人生经历共同构成了描绘西汉官场百态的完整画卷。
《汉书》在刻画人物方面水准颇高,人物性格鲜明生动。以朱买臣为例,《汉书》中记载,朱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意思是:朱买臣家境贫寒,喜欢读书,不置办家业,经常割草砍柴,卖掉之后换取粮食。他背着一捆柴,一边走一边高声朗诵文章。他的妻子背着柴跟在后面,多次劝他不要在路上大声朗诵。他却反而朗诵得更大声了,妻子因此感到很羞惭。
这一段的描写十分传神,将朱买臣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朱买臣这个落魄书生,灰头土脸,却偏要“行且诵书”。妻子劝阻后,他竟“愈益疾歌”,性格中滑稽、荒诞的一面展露无遗。他的妻子和他在一起生活多年,显然是个能吃苦的女子,同时她又是个相当有自尊的女子,难以忍受丈夫这种近乎无赖的性格,最终选择改嫁他人。后世一些关于朱买臣的故事、戏剧中说,他的妻子是因为嫌贫爱富才离开了他,显然并不公允。
《汉书》在很多方面都和《史记》十分相似,不过二者也存在一些区别,比如在笔法方面,《汉书》就显得更加严谨、细致,不像《史记》那样大气磅礴、洒脱不羁。比如《汉书》在描写重臣霍光为人小心谨慎时曾提及他“不失尺寸”,意思是他连自己的脚步尺寸都把握得非常精准,可以想象他在其他方面会谨慎到何种地步。这样的细节在《汉书》中还有很多。另外,《汉书》的严谨还体现在它对事件起始、结果的清楚阐述和强调。以公孙弘为例,《汉书》中特别强调他是汉代首个先被任命为丞相、之后再被封侯的人,此前所有丞相都是封侯以后再被任命为丞相。这样的强调能使叙述更加清晰,帮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汉代制度的变动。
实事求是
实事,根据实证。求是,求索真理。“实事求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对待和处理问题。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汉书》。故事的主人公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武帝的异母弟,被封在河间当王。刘德喜爱搜集、研究古籍,并能根据实证去求索真相。当他从民间搜求到善本书,就留下正本,另外派人精心抄录副本并赐黄金丝帛奉还给献书者。于是,各地藏有古书的人不远千里,把祖先遗留的旧书送给他。结果,他拥有的古籍数量和汉朝政府的藏书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