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匠心独运,收放自如(1 / 1)

王铎,字觉斯,号痴庵,河南孟津人,明代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十七年官至礼部尚书,后来在清顺治二年投降清军,在清代担任过礼部尚书和大学士。王铎博学多才,诗词、绘画、书法样样俱佳,其中尤以书法闻名。虽然王铎跨越了明代和清代两个时代,但是他的书法创作期主要在明代,所以将他归为明代书法家。

明代末期,书法上推崇赵孟頫和董其昌,但是王铎认识到,这两人虽然成就甚高,但是相较于晋唐书法家,还是有差距,于是他没有随众,而是避开这两人选择尚古。他认为书法要创新,但是要以尚古为根基,否则便是无源之水。他为自己安排的书法课程也非常有意思,一天临摹古人字帖,一天创新,古今掺杂,一直持续到生命结束。

王铎的楷书、行书和草书都非常出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草书。他的草书线条刚劲沧桑,连绵起伏,古朴厚拙;结体上变幻莫测,腾挪跌宕;布局上看似随意,时而如狂风暴雨,时而如余音绕梁,风格瑰丽。

王铎的草书有个很大的特点,那便是收放自如。他的草书字体险峻放纵,但并不失控,反而给人以厚重踏实的感觉,实在难得。书法上讲究初学者求平正,等能够做到险绝之后,再回归到平正,这种由生涩到成熟的过程很多大书法家都经历过,王铎也是其中之一。傅山评价他说:“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成大家。”起初极力想要达到一种效果,等真正熟练后,随心所欲便可为之,这才是真正的大家。

王铎的书法作品颇多,如《拟山园帖》《龟龙馆帖》《琅华馆帖》《临柳公权帖》《杜陵秋兴诗卷》《雒州香山作》等。

《前辈孟宗伯》是王铎的代表作之一,这件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强烈的节奏感和传递出的浓情。节奏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墨的浓枯,一是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行笔中用墨时浓时淡,不同字行,或者同一字行,在这种交替的浓淡笔墨下,显得极富节奏感。连笔上看,有的字几个连在一起,有的字不相连,如同时快时慢的音乐节奏一般,让人心绪随之变化。虽然草书讲究流畅,但是停顿也是必要的,停顿是为了调整之后通篇更流畅。在浓淡墨色和时连时顿的用笔下,这件作品的感染力极强,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雒州香山作》是王铎另外一件代表作,通篇古朴拙雅,气势非凡,是草书中难得的精品。墨色上面浓墨和淡墨对比强烈,粗线条和细线条对比强烈,节奏感强,同时增加了表现力,让人过目难忘。用笔大多稳健,尤其是粗线条起到的作用,在整体稳健的背景下,部分细线条的字写得轻巧,也就不会显得轻浮。章法上非常开放,很有气度,大字小字肆意而为,相互掺杂,传递出一种自由自在、轻松活泼的情绪。

除了在书法作品上的成就,王铎在书法理论上也颇有建树。他著有美学作品《文丹》。这本书虽然不是专门论述书法的,但是蕴含着很多他对书法的理解。在《文丹》中,他阐述了“怪、狠、胆、气、力”的重要性,放到书法中来看,“怪”是指要创新,与众不同;“狠”是指要敢于去做,要陷入其中;关于“胆”,他说:“文要胆。文无胆,动即拘促,不能开人之不敢开之口。”关于“气”,他认为创作要有“气”,没有“气”什么都谈不上。关于“力”,王铎十分推崇,他认为作品越有力越好,兔、犬、马、狮、象之所以比不过龙,就是因为力所不及。

明末清初,书坛中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铎和傅山,但是王铎投降了清代,后来人们谈到他时总是刻意一笔带过。如果单论书法,王铎无疑是一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