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典范”欧阳询(1 / 1)

欧阳询是唐代第一位大书法家,最大的成就是确认和巩固了楷书的地位,完美地展现了楷书的风采,影响深远,他的作品至今仍是楷书入门的不二选择。

欧阳询,字信本,唐代潭州临湘人,生于南北朝时期,父亲因为反对朝廷被处死,年幼的他躲在父亲朋友家中才逃过一劫。到了唐代,他深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出任弘文馆学士,被封为渤海县男爵,官至太子率更令。他精通经史,编纂了《艺文类聚》100卷。当然,他之所以名留青史,最主要还是因为书法成就。

欧阳询兼顾秦篆、汉隶、魏碑,精通各种书体,自成一家。各书体中,欧阳询最擅长楷书。他的楷书笔力险劲,体势凛肃,精密俊逸而又法度森严,被称为“欧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欧体”从笔画上讲,有自己的风格和性情。点的应用姿态多变,比如宝盖头上的点几乎都作短竖;三点水旁中第一点作短撇,第二点作直撇,第三点承第二点之势略挑;如果点是最后一笔,则比较凝重。总之,后世楷书中点的各种形状、各种处理方式在“欧体”中都已出现。横笔的起笔收笔多用方笔,有魏碑的笔意。长横一般会被强调,极力左伸右展。末笔竖画一般特别长,似人昂首而立,傲骨铮铮,刚直之间存挺拔之气。短撇不论斜撇还是平撇,起笔均先做一横画,头如斧劈,尾如刀削。长撇则似壮士立马横刀。欧书的俊俏之气,多出自撇画。欧书中短捺均为长点状,长捺均为桨状,而且有长捺的字,这一笔肯定用重笔,传神醒目,既持重又舒逸。欧书的钩画特征显著,尤其是右向竖弯长钩,缓缓带起,好比游龙戏水,轻舟待发。左向竖钩若隐若现,有的甚至全无,但观其收笔的姿态,仍有钩在,因而反有虚实相生、“意到而笔不随”之妙。

结体上,欧体方正偏长,稳健峻拔。这种造型是篆体的楷化,欧体的劲峭之势多因此生出。如果说欧书的造型偏长,接近篆法,那么“紧缩中宫,放其主笔”的特征又近乎隶书。《评书帖》云:“欧书劲健其势紧,柳书劲健其势松。”

布局上,欧书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字距往往靠一分则紧,离一分则松,结构于严谨中见奇巧,于法度中显矜持;既险劲,又庄稳;既峻峭,又苍秀。孙过庭《书谱》中有一段话很适合用来评价欧书:“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第二个“平正”同第一个“平正”并非一个意思,而是通过险绝打破了平稳之后出现的雄奇,是平正与雄奇恰到好处的统一。

欧阳询在中国书法上的地位十分关键。他是一座承前启后的“桥梁”,前人认为各朝在书风演变中的特征是“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而书体的演变又是隶书出自篆书,楷书出自隶书,行书出自楷书。欧阳询作为以楷书著称的唐代第一位书法大家,正是这个沿革演变的枢纽。

在欧阳询传世的作品中,《九成宫醴泉铭》,最为后人所知。

《九成宫醴泉铭》,简称《九成宫》或《醴泉铭》,是欧阳询70多岁高龄时所写。九成宫在今天陕西麟游县天台山,原是隋文帝杨坚的避暑行宫,依山而建,豪华壮观。隋朝灭亡之后,唐太宗下令修复此宫,并因山有九重,而改隋时的原名“仁寿宫”为“九成宫”。其宏大壮丽为唐代离宫之首。不过有一点,就是宫内缺水。贞观二年,唐太宗在宫中“西城之阴,高阁之下”见一块地方显得潮湿,遂以手杖敲地命人挖掘,竟得到一眼甘泉,并引泉水为渠。泉水清如明镜,味甘如醴,于是被命名为“醴泉”。唐太宗命时任秘书监的魏徵撰文记录下这件事,并让欧阳询书写立碑,这便是《九成宫醴泉铭》的来历。

此碑高2.44米,宽1.18米,上面有楷书24行,每行50字,碑额有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6个大字。《九成宫》碑从立起开始,就频繁遭人捶拓,渐渐磨损,到了宋代已经失去原本的面目;到了清代,从碑上拓下来的字已经细如铁丝,没有了当年的神韵。《九成宫醴泉铭》有不同版本的拓本存世,唐代的拓本点画丰满、锋颖如新,而明代驸马都尉李祺的传本被认为是现存最精美的拓本。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楷书作品中的极品,被历代初学者视为入门典范。此碑的特点在于严谨端稳,险中求正,动静结合,气韵丰沛。笔法上讲,方笔、圆笔兼用,相互穿插,匀称合理;笔画长短结合,粗细搭配,匀称又爽朗,含蓄稳重,不失气韵;结体上讲,中宫收紧,四面放开,精密和谐,字体并不遵循统一的章法,字形多变,形态各异,尽显其妙;布局上讲,字大小不一,长扁不定,但通篇并不违和,显现出一副变中求和、和中有变的姿态,看似险峻,又不失温和俏皮,和谐统一。此碑结合了魏碑的遒劲,汉隶的圆通,以及楷书的刚柔相济,不愧为楷书第一珍品。

九宫格

九宫格是书法临帖中使用的一种界格,是在一个大方框里分出九个小方格,中间一格名为“中宫”,上三格、下三格分别为“上三宫”“下三宫”,左右两格分别名为“左宫”“右宫”。

相传九宫格是欧阳询发明的。由于他所写的《九成宫醴泉铭》临摹者甚多,为了方便大家在练习时更好地掌握笔画的位置,他创立了这样一种练字界格。

除了九宫格,临帖的界格还有田字格、回字格和米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