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除在物理学等领域取得杰出贡献外,还是一位音乐发烧友,小提琴的演奏水平相当高,同时其对古希腊哲学也有较深的研究。
据传,爱因斯坦与比利时王后伊丽莎白等经常组成乐队,进行四重奏演奏。在四重奏中,爱因斯坦担当首席小提琴手,而王后伊丽莎白则是第二小提琴手。
每当荷兰莱顿大学邀请爱因斯坦去参加物理讨论会时,爱因斯坦总爱住在他的朋友、物理学家埃伦菲斯特家里。在埃伦菲斯特的家里,小提琴也常常“参加”科学家们激烈的科学论战。埃伦菲斯特和爱因斯坦常常由于某个问题激烈地争论,在唇枪舌剑中争得面红耳赤时,他们就会休息一会儿。
埃伦菲斯特是出色的钢琴家,爱因斯坦是一个小提琴家。爱因斯坦在这位物理学家的伴奏下,拉出的小提琴旋律也增加了特殊的光彩。
陆游曾经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再清楚不过,要想写得好诗,不单单是在诗词本身下功夫,还要练好“诗外功”。
“功夫在诗外”有触类旁通、促进思考的好处。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如果单单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学习太过单调无趣。
我们必须承认课堂教育的重大意义,但是课堂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课堂内的知识单调枯燥,孩子往往难以客观地了解知识的具体应用价值,只是片面地从书本和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在具体的应用上,缺乏必要的实践,所以课堂内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和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孩子需要接收的知识应该是多方面的,而课堂内的知识主要是教育孩子一些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将来孩子步入社会打下理论上的基础,而有很多方面的知识在课堂内是涉及不到的。
课堂外的知识与课堂内的知识相比有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是趣味性。与课堂内的知识相比,课堂外的一些知识往往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第二是灵活性。课堂外的知识有多种表现方式,如运动、音乐、远足、社会实践、阅读、观看展览等等,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第三是广泛性。与课堂内知识针对性强的特点相比,课堂外的知识则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因为它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仍旧应该以课堂内教育为主,课堂外教育只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所以,学校教育要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忽视课堂外的知识学习。
一味强调学校教育,容易让孩子变成一个不懂得思考和应用的“学习机器”,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而课外活动安排不科学,孩子则可能“玩野”。
比如让孩子适当学习一些网络知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但是如果孩子沉迷于网络,反而会影响学习;孩子喜欢参加航模活动,有利于孩子学习一些物理及其他相关知识,但是如果天天摆弄那些东西则很可能“玩物丧志”。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孩子的课外活动,还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缺乏科学的指导。
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虽然八成以上中小学生认为课外活动能使业余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愉快”和“更丰富多彩”,但是关于他们课外活动的内容,他们的反馈却不能不让人担忧。
调查显示,看电视是十几岁的中小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如果说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的话,那么电视、网络无疑已经成为孩子们在学校之外的第二位老师。
调查中,当被问到课余时间主要做些什么时,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均有超过八成回答是“看电视、上网、玩游戏”,而且每天花100分钟以上看电视的最为普遍,这自然与我国城市家庭高达98%的网络、电视普及率不无关系。然而应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在节目资源没有任何限制的今天,孩子能看到的不仅仅是卡通和动漫,一些“少儿不宜”的镜头也会毫无遮拦地出现在他们眼前,面对这样的事实,如何在电视内容上合理选择,使网络和电视当好孩子的另一位老师,似乎已迫在眉睫。
体育活动是中小学生另一个主要活动。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供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空地越来越狭小,很多体育活动需要到体育场馆中进行。目前各城市普遍体育场馆不足,价格相对比较昂贵,同时专门为青少年设置的体育设施较少,这些都或多或少成了孩子们到体育场馆进行活动的障碍,调查显示,课余时间经常去体育场馆的中学生为38%,而小学生只有27%。体育设施的不足已经成为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了看电视以外,还有许多“安静”的课外活动受到中小学生青睐。有超过六成中学生和近四成的小学生喜欢在课余时间听音乐,三分之一左右喜欢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参考书籍,同时,还有不少学生用课余时间读小说、看杂志。
调查发现,小学生课外经常做家务的有28%,排名在第16位,中学生的该项比例为24%,排在第19位。按理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为家里分担家务的能力更强了,但调查结果却相反,随着孩子学习负担的加重,不少家长怕耽误孩子学习就对他们的生活大包大揽,目前新大学生的自理能力差已经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调查首先让受访学生在给定的36种校外活动场所中,选出自己家附近就有的。这些场所既有普通的户外活动、娱乐场所,如公园、台球馆等,也有专门为中小学生设立的少年宫、青年宫等。结果公园、网吧和购物中心的入选率最高,而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基地等专门为青少年设置的活动场所的获选率却很低,几乎全部排在靠后的位置。
此外,本次调查显示,城市中小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并不算多。他们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远不到一小时。中小学生的活动时间分配并不平均,校外活动的高密度期是寒假和暑假,中高密度期是周末,中密度期是周五下午和五一、十一长假,低密度期则是平时放学后和春节期间。
虽然从结果看,目前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并不十分充足,但仍然让他们期待,毕竟课外活动使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了,更愉快了和更丰富多彩了。并不十分充分的课外活动似乎成为他们排解压力的主要途径。
从调查的结果分析,目前孩子学习课外知识的时候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孩子的课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除了假期以外,孩子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还不足一小时。严重的课业负担加上课外时间不足,对孩子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孩子厌学都是这个原因产生的。
第二,孩子的课外活动缺乏必要的科学指导。调查中可以看到,孩子在业余时间大多数是去上网、购物、看电视,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
第三,孩子缺乏必要的课外活动空间。为什么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有用知识的地方孩子却很少光顾?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宣传,另一方面和这些活动中心的活动内容有关。现在很多人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开设各种钢琴班、绘画班等等,孩子到这种地方,等于从一个课堂到了另外一个课堂。学习的压力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还加重了。
认养花草培养环保意识,野外生存磨砺意志,种瓜、种菜,体验稼穑甘苦……孩子在这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中,可以培养学习的兴趣,补充必要的知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育相辅相成,两者如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就能以一种充满兴趣的积极心态去对待学习,也就远离了厌学等负面情绪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