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安全隐患不能忽视(1 / 1)

曾经有位宝妈给C妈留言,说自己差点被吓死。那天她像往常一样把孩子奶睡着了,然后准备去做饭。怕油烟机太吵,听不见宝宝哭,于是就把孩子放在了沙发角上,3个月的孩子又不会翻,想来也没什么安全隐患,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在孩子旁边挡了一个垫子。蒸上米饭回来看孩子,发现孩子直接翻进了沙发缝里,正在挣扎。吓得她赶紧把孩子抱起,孩子“哇”一声,哭得撕心裂肺。还好及时发现,但是想想真的令人后怕,如果发现得再晚一会儿,或者家里的沙发再软一点儿,后果不堪设想。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危险离得很远,其实大部分危险都出现在我们身边那些意想不到的地方。

摇篮、推车、安全座椅

现在有很多“哄睡神器”帮助妈妈解放双手,孩子的睡眠习惯也花样百出。有喜欢在摇篮里摇着睡的;有喜欢被推车推着睡的;还有喜欢在安全座椅上颠着睡的。怎么窝着、挤着都睡得倍儿香,一抱到**就炸了,所以很多妈妈也就接受了这种睡眠方式。

但是这些不是专为睡眠设计的工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它们的设计都有一定的坡度,宝宝在颠簸和移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身体下滑、头部低垂的情况。这时过重的头部就会挤压到气管,而小月龄宝宝,颈部肌肉还没什么力量,不足以支撑自己的大脑袋抬起或转动,呼吸就会憋住。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就会出现窒息风险。所以,如果宝宝在汽车座椅、婴儿车、秋千、摇篮、吊索上睡着了,应该尽快把他放回小**。如果是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把宝宝的头部偏到一侧,这是安全的睡姿。

**的寝具

大床:跟孩子同床睡觉有很多安全隐患,比如大人的被子、毯子、枕头,以及大人自己。

婴儿床:婴儿**,除了婴儿,什么都不应该放,尤其是枕头、被子、毛绒玩具、衣服等杂物。如果不慎把脸埋进这些柔软的物体中可能会遮掩口鼻,导致呼吸不畅。安抚玩偶、毛绒玩具这类陪睡物品,应该1岁之后再独自出现在**。1岁之前,妈妈们最好等宝宝睡着之后就拿开。

婴儿**的床围:经常在网上看到妈妈们晒出各种漂亮的床围,这类床围产品有很多安全隐患。如果床围太软,宝宝的鼻子或脸会被堵住就可能会导致窒息。如果床围偏硬,宝宝可能会爬上床围,踩着它从婴儿床翻出去。床围还有一个潜在的危险就是用来固定床围的那些绑带,也会有勒住或缠绕住宝宝的风险。另外,床围如果固定得不合适,或者松了之后没有及时系紧,就会与床垫之间留出一个空间,而这个空间很有可能会卡住宝宝的头,而他们可能没有力量或活动技巧摆脱。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儿科学会自2011年以来,一直反对使用床围。在这里也提醒妈妈们,一定要慎用床围!不用怕婴儿床的木栏杆会撞到宝宝的头,宝宝没那么脆弱。

说到大小床,常有妈妈问怎么跟孩子睡比较好。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母婴同房不同床(6个月前),但是很多妈妈觉得宝宝在小**睡太麻烦,尤其是夜间喂奶的时候,还要抱过来放回去,有的时候自己都睡迷糊了,也就懒得放回去了。C妈以过来人的立场奉劝,后期哄睡的罪,都是早期省的事儿!放回去的这个过程很麻烦,但不容易养成**依赖,对于培养宝宝自主入睡很重要。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婴儿床和大床并在一起。宝宝可以看到妈妈,闻到妈妈的气味,喂奶也很方便。需要提醒的是,婴儿床与大床之间的位置要挨近,床与床之间不能留缝隙,否则会导致卡住或坠落。对于移动能力已经较强的宝宝,务必把婴儿床固定,以免滑动翻落。

沙发

永远不要把孩子放在沙发上睡觉,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就像开头那位妈妈的例子,再硬的沙发也比床软,一来,柔软容易助宝宝顺势翻滚;二来,翻身之后想支撑起来更难。即便是已经学会抬头的宝宝,在沙发上也有窒息的危险,因为底面过软就缓冲了支撑的力度,宝宝很难从深陷的沙发中支撑起来。

同样,不论大床和小床的床垫,也是越硬越安全,判断的标准就是当宝宝躺在上面时,他不应该下陷。如果是开篇的那种妈妈不得不把宝宝放在视线内的情况,更建议把宝宝放在爬行垫上。

穿盖安全

4个月之前的宝宝襁褓不要裹得太厚、太紧,捂热综合征想必大家都听过,刚出生的婴儿自身温度调节机制尚未发育完全,如果襁褓裹得太厚或太紧,容易出现体温过热或窒息。

4个月之后的宝宝睡觉时穿连体睡衣或睡袋,是比被子、毯子更安全的选择。因为后者可能会在翻滚中盖住头部。妈妈怕宝宝冻着,会给宝宝盖很多、很厚,一旦被子盖住口鼻,小月龄的宝宝是没有能力自己拉开的,3个月之前的宝宝连自己的手是谁的可能都不知道!而且用睡袋也省去了操心宝宝360度无死角踢被的担忧。

睡姿安全

仰卧是最安全的姿势。自1992年起,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健康的婴儿都应尽量仰卧睡,可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另外,趴睡,尤其是趴在一堆杂物之间,空气不能很好地流通,宝宝会重复呼吸到之前呼出的空气,容易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

对于吐奶严重,或者胃食管反流的宝宝,需要抬高宝宝的上半身。正确方式不是在宝宝身下直接垫枕头,而是应该把枕头垫到床垫下面。等宝宝从仰卧到俯卧没有问题了,他再想怎么睡,即便是把自己拧成“麻花”,我们也都不需要干预了。

安全无小事,别总觉得新闻里的意外离我们很远,万分之一的危险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也是百分之百。妈妈们可以自查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疏忽的地方。

本文观点参考:《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BabyCenter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