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父母头疼的不是孩子闹事,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孩子的倔脾气,像牛一样的倔。只要决定好的事情,他就一定要办到,怎么劝都劝不回来。
“我不吃饭,我要先把这个积木搭好!”
“我喜欢这条裙子,就是要买这件!”
……
许多父母经常被自家孩子身上这股倔强劲儿气得火冒三丈,但是我们应该及早认识到,当孩子为某一件事情执着时,代表他们有了耐心、信心和决心,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千万不要强行阻止。否则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要知道,如果孩子失去了执着,那么他们就会失去做事的动力和**。
对孩子而言,执着一件事情没有好坏之分,他们只是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许这些事情在我们看来无关紧要,却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持续力,只要能有效地将之运用到正确的事情中,比如学习,他们反而在成长的路上更容易成功。当然,前提是父母必须懂得引导。
王潇是我的一位同事,他的儿子宵宵已经八九岁了,调皮捣蛋不说,还特别喜欢冒险。对此王潇头疼不已。当宵宵想要冒险的时候,基本都会遭到王潇的拒绝,唯一的理由就是“这么危险,你不要命啦”。但丈夫却认为这是男孩子的天性,不仅不反对,反而总是鼓励和支持宵宵。为此,王潇和丈夫没少吵架。但是后来王潇转变了思想,只要是无伤大雅的事就不再过多干预。
“是什么原因让你做出了改变?”我问。
王潇笑着向我讲述了这个小故事:
几天前他们一家人去郊游,宵宵听到知了叫,执意要爬到树上观察知了,王潇反对:“不行,太危险了,摔下来怎么办?”而丈夫却说:“没关系,儿子,爸爸支持你,上去小心点就行。”宵宵如愿以偿地爬上了树,结果光顾着高兴,不慎踩空摔了下来,好在只是一些皮外伤。因为这件事王潇把丈夫大骂了一顿:“就是因为你的纵容,你看,摔下来了吧!还好没有伤到筋骨,不然我跟你没完!”
可谁知宵宵提出了一个更过分的要求,他想把知了带回家观察。“不行,家里怎么能养知了,有细菌怎么办?”王潇又是反对。而丈夫却说:“儿子,你要想养活知了,必须自己动手做一个纸盒,而且还要采摘一些新鲜的树叶给它。”王潇本来就不赞成,一听到丈夫还给提建议,顿时火冒三丈:“你是怎么回事,宵宵那么调皮你不知道吗?我坚决反对,你们说什么也没有用。”
“我知道,你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你还不知道宵宵的脾气?一旦他决定要做的事情,谁劝都没有用。就算你不让他做这件事,他也会想办法偷偷做,那样才更不安全,还不如在我们知情的情况下让他去做。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没有见过知了,借这个机会让孩子好好观察,锻炼一下也不错。”
听到丈夫这一番话,王潇才勉强同意。
接下来的几天,宵宵每天都早早起来,也不赖床了,生怕饿坏了知了;放学后,也不在外面流连忘返,因为他要赶紧给他的知了喂食去。其间,丈夫还辅助宵宵用照片和文字记录知了的日常。后来的作文课上宵宵以“知了”为题写了一篇作文,因为观察细致,引人入胜,获得老师和同学一致好评。
“如果我当初强行阻止孩子,或许就会错过这段有意义的经历。”王潇感慨地说。
现实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父母都和我这位同事一样,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总是阻止孩子做这做那。殊不知,倔强的孩子更容易冲动,我们的阻止不仅不见效,还经常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如此,不妨放手让孩子去执着那些无伤大雅的事情,让他们在成长与探索中获得宝贵的认知。
从坚持的角度来说,倔强代表有意志,执着代表有主见。当孩子执着于某件无伤大雅的事情时,不要干涉或是强行阻止孩子,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以盟友的身份帮他们出谋划策,并适时地提醒孩子有计划地进行,避免他们过分执着而演变成偏执,这样,孩子的执着才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