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面子,就是我们的体面(1 / 1)

在实际生活中,我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当孩子犯了错误,有些父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严厉地批评孩子,明明孩子已经在一旁伤心地哭泣了,可父母依然满脸怒气地训斥着。

许多父母根深蒂固地认为,当众批评孩子可以让孩子产生羞耻心,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甚至,很多习惯当众批评孩子的父母,名义上是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和缺点,但实际上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面子,他们当众教育孩子,只是为了显得自己有教养、有家教!

可这样的教育观念真的是正确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大庭广众之下教育孩子,对孩子说长道短,不仅不会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反而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去学校参加亲子活动时,我看到让人心塞的一幕。

在自我介绍环节时,一个爸爸在台下不断推拉着一个小男孩:“快去快去,男子汉大丈夫,还不快点上去练练胆。”

“我不要,我不要。”小男孩将头摇得像个拨浪鼓。

见儿子不肯上去,爸爸开始动怒,训斥的声音也越来越高:“不上去就别跟我回家,早知道你这么不配合,我都懒得陪你参加这次活动。”

周围的同学都好奇围观,小男孩低着头,一声不吭,脸涨得通红。

男孩终被爸爸推上了台,主持人温和地询问孩子问题,孩子因为紧张回答得支支吾吾。

好不容易下了台,男孩松了一口气,赶紧朝爸爸跑过来,爸爸却粗暴地把孩子扯了过去,戳着脑门骂他没用:“我供你上学,供你吃饭,是为了让你光宗耀祖,不是丢人现眼的!”爸爸撇下这句话,还一脸怒其不争的和周围人说:“我这个儿子真没用,不像你们孩子表现得那么好。”

“这么多人就别说了,给孩子留点面子。”我好心劝说道。

“孩子那么小,要什么面子?有错就该骂,该批评就得批评。”这位爸爸回答。

男孩的眼泪滴滴答答流下来,我都不忍心再看向他,生怕再给他一丝压力。

离开时,男孩使劲将脑袋耷拉在衣领里,沮丧地跟在气冲冲的爸爸后面。

这位父亲的做法,无疑让儿子在同学面前丢尽了脸面。也许在心里,他会这么想:“我已经没有尊严了,那我还好意思和别人说话吗?不,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每个人天生都在乎自己的面子,我们如此,孩子亦是如此。大庭广众下的批评,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反而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被碾碎,就会成为一道难愈的伤疤,导致孩子越来越胆小怯弱,越来越自卑内向,与父母渐行渐远。

那些习惯当众批评指责孩子的父母,不妨想一想:如果领导当着全体员工的面批评你,你会有何感想?如果你的爱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你百般挑剔,指责你这儿做得不好,那儿做得不对,你是不是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换位思考一下,你就能明白,当众批评和训斥孩子,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任何人在当众受到批评和指责之后,都不会心平气和,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更别说一个年幼的孩子,而且这指责和打击还是来自自己的父母。作为父母,我们要顾及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即便孩子真的犯了错误,也应该讲究方式方法,切不可当着众人的面批评、指责孩子。

维护孩子的自尊、尊重孩子的人格,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

当孩子当众犯错时,我建议父母应该先给予暗示,如果孩子仍然犯错,父母应该把孩子叫到一旁私下批评,或者回家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心平气和地问孩子错在了哪里。这样既维护了孩子的尊严,又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和宽容,更能有效地让孩子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很多时候,孩子的面子,就是我们的体面。

上个学期的期末,临近下班,我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儿子因为课堂上没有完成背诵的课本内容,放学后要留校,要求家长陪同并监督。看到其他家长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带着孩子放学回家,而儿子依然背得磕磕巴巴时,我心中难免窝火,想把他大骂一顿,可想到周围还有其他同学,我冷静了下来,心想:如果我在这里批评他,他肯定会觉得没有面子,心里也会不好受。

我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焦,不要躁,要心平气和”,耐着性子给儿子讲解课文的含义,帮助儿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将近半个小时,儿子才顺畅地背诵下来。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儿子认真分析这次留校的原因,进电梯的时候,看到有人走了进来,我立即打住了话头,岔开了话题。

“妈妈,谢谢您。”回到家,儿子突然对我说。

“谢我什么?”我不解地追问。

儿子解释道:“您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批评过我。我最近的表现有些不好,让您失望了,不过我会好好改正自己的错误的。”

儿子原本以为我会狠狠地批评他,没想到我不仅没有当着外人的面训斥他,还包容了他的错误,我的行为让儿子很感动,同时也让他很自责。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没有顾及儿子的自尊和感受,当众把他痛骂一顿,结果会是怎样的呢?他还愿意主动改正错误吗?我想应该不会。

英国作家洛克说过:“对儿童进行批评时,要在私下里执行。对儿童的赞扬,则应当着众人的面进行。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如果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无地自容,会使他失望,因而父母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

无论什么情况,训子勿在广众下。这是所有父母必须牢记的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