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好孩子,真的不是管出来的(1 / 1)

“你家孩子怎么教得这么好?”

“你平时是怎么管教孩子的?”

……

每当看到别人家优秀的孩子时,不少父母在羡慕之余会积极“取经”。可我要说,教育孩子不是管教孩子,那些别人家的好孩子,真的不是管出来的。你越是对孩子严加管教,孩子就越喜欢与你对着干;你越是事事都不让孩子做,孩子就越不听话;你越是限制孩子,就越管不住孩子。

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管得越严,孩子的叛逆心理就越严重呢?试想,有谁愿意自己的自由被限制、权利被剥夺、意愿被违背呢?没有人。所以,即使孩子明知道你是为了他好,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管制。

小天是一名12岁的学生,即将面临小升初的考试。小天父母觉得这是孩子最为关键的时刻,若是不能考入重点中学,那之后孩子就无法进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未来的人生恐怕也会受到影响。

于是,为了让小天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小天父母开始对他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管教——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背英语,早饭后阅读半个小时;晚上9点前必须写完作业,之后是做父母给买的练习题;周末上数学、英语、作文补习班。

除此之外,小天父母还要求他放学必须马上回家,不得在外面逗留;周末不能和朋友出去玩,不能看手机、玩游戏……一旦小天没有按照学习计划去做,或是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就会受到惩罚——罚站或是写检查。

在父母的严加管教下,小天的成绩确实有所提升,在期中考试中获得了全年级第五名的好成绩。如此一来,父母便觉得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逢人就说:“孩子就应该好好管,否则就不可能有出息。”

殊不知在这个过程中,小天的内心已经背负着极大的压力,虽然他不敢直接反抗父母,却开始用消极的方式来发泄不满——放学故意不回家,偷偷与同学到外面玩;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补习班睡觉、逃课。

当父母发现小天的异常之后,不仅没有与孩子耐心地交流,反而武断地批评孩子“不听话”“变坏了”,进而对孩子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管教。结果可想而知,小天彻底叛逆起来,宁愿被父母打骂也不再愿意学习。小天父母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为什么之前“乖巧的好孩子”变成“叛逆的坏孩子”。

对于小天的变化,我们真的不能怪孩子,要怪只能怪他的父母。想想看,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渴望自由的空间和独立的权利。可父母却不懂这一点,把孩子管得严严的,不仅让他失去了身体的自由,更剥夺了他心灵上的自由,如此一来,孩子怎么能不反抗?

再看看我们身边,那些严厉的父母教出的孩子是不是有类似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性格叛逆、不听话、脾气大;没有自信,不敢为自己做主;没有主见,习惯屈服别人;不敢尝试,害怕失败;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不敢与别人交朋友……这样性格的心理特征,孩子如何能有作为和出息?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对幼儿教育有效,那么就必须帮助儿童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因此,必须引导儿童个体自由的最初的积极表现,使儿童可能通过这种活动走向独立。”

作为父母,我们都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父母的责任是教育孩子,而不是管制孩子。不能把孩子管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释放自己的天性,变成一个独立、自主、自信、自觉的孩子。

如此,孩子才能自然而然地配合你,与你的预期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