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些顺从的孩子“心门”闭得更紧(1 / 1)

什么样的孩子最令父母舒心?毫无疑问,是那些顺从父母的孩子。

每个顺从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听话。听话到什么程度呢?父母不让孩子做什么,孩子绝对不会做什么。他们从来不会反驳或质疑,对于父母的决定,也总是默默地去执行。

对父母来说,顺从的孩子乖巧懂事,令他们感到轻松、愉悦,但是,你在轻松愉悦的时候,是否观察过孩子的情绪到底是快乐的,还是不快乐的呢?可以明确地说,顺从的孩子内心并不快乐,相对于那些叛逆的孩子,他们的心门往往关闭得更紧。

巧巧从小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因为她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后来,巧巧的爸爸妈妈见她要升入小学了,为了给她好的教育,便把她从爷爷奶奶身边接了回来。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巧巧仅仅在父母身边待了一年,她就从一个性格外向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性格内向而孤僻的孩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巧巧太过顺从的原因。

在离开爷爷奶奶时,爷爷奶奶曾叮嘱巧巧,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要给爸爸妈妈惹麻烦,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压力也很大。对此,巧巧听从了。所以,对于爸爸妈妈说的话,她都乖巧顺从,哪怕有时候她心里特别抗拒,她也没有反驳。

有一回,学校组织了一场三天两夜的游学活动,巧巧班里的同学都报名参加了,巧巧也特别想去。当她回家告诉妈妈学校组织游学的消息时,妈妈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为此,巧巧心里难过极了,但她没有和妈妈大吵大闹,而是问妈妈不让她参加的理由。妈妈说,参加游学的学生太多,而照看的老师很少,会很不安全。

还有一回,学校举办六一晚会,要求每个班级出一个节目。巧巧所在的班级要表演的节目是舞台剧《白雪公主》。因为巧巧长得好看,大家都推荐她演白雪公主。为此,巧巧既激动又好奇,激动的是她被同学们一致认可出演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好奇的是她从来没有接触过舞台剧。

那天,巧巧心情雀跃地回了家,她将这个消息告诉妈妈时,希望能得到妈妈的支持和鼓励。可是,妈妈不仅没有支持鼓励她,还反对她表演节目。妈妈说,表演好一个节目需要很多的课外时间来排练,而她的成绩不算好,如果被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学习成绩肯定会退步。

巧巧不死心地对妈妈说,排练占据多少学习时间,她就往后延长自己的学习时间。但妈妈依然不同意,她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延长学习时间不仅效率跟不上,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的话,还会影响隔天的学习效率。

就这样,随着爸爸妈妈拒绝的次数越来越多,巧巧也不再向父母透露自己的想法了。对于爸爸妈妈的话,她都顺从地听,顺从地去做,而她嘴角的微笑,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消失不见了。

可以说,每一位父母做出的决定,说出的话,都是以为孩子好为前提。可是,孩子是否理解我们的用心良苦?是否会为我们的用心良苦而感到快乐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强制孩子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只会令他们觉得自己被掐住了咽喉,无法畅快地呼吸。

通常来说,性格的形成有两个原因,即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其中后天原因是性格形成的主因。所谓的后天原因,其实就是成长环境对性格的影响。当我们的孩子处在父母强势的环境里,顺从惯了,顺从久了,就会逐渐形成顺从型性格。而一旦形成了这种性格,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很多弊端。

譬如孩子会变得没有主见。其实,不只是孩子,任何一个人如果一味地按照他人的想法去生活,渐渐地就会失去自己的想法。所以,顺从型性格的孩子在面对需要自己抉择的事情时,他们的头脑是一片空白的。当一个孩子没有了主见,他将与一具玩偶无异。

可以说,每个顺从型性格的孩子,其生活、人生都被父母安排得妥妥当当,不需要自己去烦恼。这意味着孩子将鲜少有机会独自面对困难。以至于真正遇到困难时,会表现得胆小敏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顺从的孩子内心是不快乐的。因为,孩子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被执行时,才能感知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好比生活中的我们,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内心会感到肆意、愉悦,而一旦被他人束缚住想法,按照他人的想法去生活,就会觉得生活是枯燥的,会感到不快乐。

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有感知自我存在价值的能力,作为父母的我们如果长久地掌控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生活,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样还谈何快乐呢?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的嘴角一直挂着天真无邪的微笑。所以,我们要学会放手,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哪怕有时候孩子的想法不切实际,注定了会失败,我们也可以让他们去尝试,因为失败会令他们吃一堑长一智,会令他们更好地成长。

孩子就像一只幼鹰,父母只能保护他们一时,却保护不了他们一世。因为幼鹰终有长大的一天,它们终将独自去面对危险重重的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