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苦中苦,后尝甜上甜(1 / 1)

如果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获得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就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开始主动吃苦,努力拼搏,百倍付出。最近在互联网上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不要在最应该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最应该吃苦和拼搏的年纪,通常是18岁到35岁之间,在这段年纪里,如果你能够主动吃苦与拼搏,之后你的收获会越来越多。关于这一点,用一句当代谚语来形容就非常好理解了,那就是:“先吃苦中苦,后尝甜上甜。”

赖斯是美国前国务卿,如果我们纵观她年轻时的奋斗史,就会发现,她从默默无闻到功成名就的这一段人生,可以说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先吃苦中苦,后尝甜上甜”的大戏。曾经,她是一名备受种族歧视的黑人女孩;长大后,她却成为一名杰出的外交家。从“丑小鸭”奇迹般地变为“白天鹅”,她用了20多年时间。很多人曾问赖斯,为什么她能够完成如此华丽的转变。赖斯统一的答复是:“因为我付出了‘八倍的辛劳’!”这个答案,既简洁又有力。

赖斯的成长史启示我们,任何人想要取得瞩目的成就,享受到荣誉的甜蜜,赢得世人的尊重,都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吃比别人更多的苦。正因为赖斯饱尝了“付出比别人多八倍辛劳”的苦,所以,她才品尝到了绝大多数人都没办法品尝到的甜。

赖斯为什么一定要吃“付出八倍辛劳”的苦呢?这还要从她小时候说起。赖斯小时候的那个年代,美国种族歧视还相当严重,尽管美国已经废除黑奴制很多年了。赖斯10岁那年和家人一起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去玩儿。到了那里以后,大家想去白宫参观游览,但却因为是黑人被禁止入内。这件事令小赖斯倍感羞辱,然后她下定一个很大的决心,并对父亲一字一顿地说道:“总有一天,我要成为这座房子的主人!”

父母非常赞赏赖斯的远大志向,从此以后经常向她灌输类似于这样的思想:“要改善黑人的状况,最好的办法是取得非凡的成就。怎样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呢?要是你能拿出双倍的劲头往前冲,也许就能赶上白人的一半;要是你愿意付出四倍的辛劳,也许就能与白人并驾齐驱;要是你愿意付出八倍的辛劳,就一定能赶在白人的前头!”

赖斯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并以此为信条。为了能“赶在白人的前头”,她数十年如一日,以超过白人“八倍的辛劳”,发愤学习,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最后,她真的实现了“赶在白人前头”的理想,把绝大多数的美国白人甩在了身后!

我们来看看赖斯通过多年“八倍的辛劳”付出,都做出了哪些优异成绩:首先,包括白人在内的大多数美国人只会讲美语和英语,而她不但会讲美语、英语,还精通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其次,包括白人在内的大多数美国人只能进入一般大学、大专甚至职业学院学习,而她则考进了世界名校丹佛大学,最后还拿到了博士学位。然后,包括白人在内的很多优秀的美国年轻人到了26岁可能连研究生都还没有念完,而她在26岁时就已经是斯坦福大学里最年轻的教授了;随后她又成为斯坦福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务长。

此外,她钢琴弹得非常出色,曾获得过美国青少年钢琴大赛第一名;她还学习了网球、花样滑冰、芭蕾舞、社交礼仪等。但最重要的是,包括白人在内的绝大多数美国人可能只知道遥远的俄罗斯是一个寒冷的国家,但她却是美国国内数一数二的俄罗斯武器控制问题的权威专家。付出了“八倍辛劳”的赖斯,在吃了多年的“苦中苦”后,最后为自己带来了“百倍的成就”,让自己在美国乃至世界政坛中脱颖而出,一飞冲天,品尝到了功成名就的“甜上甜”。

从赖斯的故事我们已经能理解什么是“苦中苦”。所谓的“苦中苦”,其实就是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辛劳,承担比他人更多的责任。简单的理解就是,比常人更加勤奋。那么,什么才是“比常人更加勤奋”?用赖斯的话来说就是“比白人多付出‘八倍的辛劳’”,用前“中国香港首富”李嘉诚的话来说就是“比别人努力两倍以上”,用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话来说就是“比别人更努力,然后找一群努力的人一起来工作。”

比尔·盖茨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期间,在一次与中国网友讨论时,接受了近两万名网友的提问。其中,大家向比尔·盖茨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比尔·盖茨的回答是:“工作勤奋,我对自己要求很苛刻。”

在微软创业初期,比尔·盖茨就异常地勤奋努力。微软老员工鲍伯·欧瑞尔说出当他1977年进入微软公司时比尔·盖茨的工作状态:“那时候比尔满世界飞,他会亲自跑到各个公司跟人家谈,比如德州设备、施乐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公牛电器公司。那些公司会有一大帮技术、法律、销售及业务人员围着他,问他各种问题。比尔经常单枪匹马参加世界各地的展览会,推销产品。比尔整天都在销售产品,有时他刚出差回来就连续上班24小时,累了就趴在办公桌睡一小会儿。”

在微软创业初期,微软的员工们工作起来都非常卖力,但却都比不过他们的老板比尔·盖茨。事实上,在退休前,比尔·盖茨一直都是如此勤奋努力。哈佛商学院的案例中有这样的说法:“盖茨好像就住在办公室,他每天上午大约9点钟来到办公室后,就一直待到半夜,休息时间似乎就只有吃晚饭的几分钟,吃完后他又继续忙开了。”正因为比尔·盖茨比其他人都更能吃“苦中苦”,所以他最终品尝到了“甜上甜”——连续十多年雄踞“世界首富”的宝座。

其实,任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都是通过比别人更加勤奋努力,比别人更能吃苦,更愿意吃“苦上苦”,最终才品尝到了绝大多数人都吃不到的“甜上甜”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好榜样。鲁迅从小学习就极为刻苦。少年时,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他成绩优异,学校便奖给了他一枚金质奖章。没想到,他马上把奖章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读书读到寒冷难耐或发困打盹时,他便摘下一个辣椒,放在嘴里嚼着,辣得额头直冒汗,然后继续学习。求学期间,他就一直用这种办法驱寒逐困,坚持读书。年轻时他每天都是如此刻苦读书,勤奋求学,这为他后来成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被誉为“篮球之神”“篮球飞人”的迈克尔·乔丹同样是“先吃苦中苦,后尝甜上甜”的典型代表。乔丹到现在为止依然被世人公认为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之一。只不过,如此完美的乔丹,在高中时竟然曾因个头不够高而被剔除出校篮球队!但乔丹并没有因此而消沉颓废,而是在训练场上更加勤奋努力,每天不断地练习投篮,一天要练几百个甚至上千个投篮,经常练到累了就睡在篮球场上。凭着比别人多数倍的勤奋努力,他最终进入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然后率领着芝加哥公牛队捧走了一个又一个总冠军奖杯,他自己也一次又一次地成为MVP(最有价值球员)。由于他出色的成就,他被世人称为“篮球之神”。在被问及“天下打篮球的人这么多,为什么你会如此出类拔萃”时,他的回答是:“lots of work”(花很多时间去练习)。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勤奋而已。如果你一定要取得超越众人的巨大成就,就必须付出超过众人的努力;如果你一定要尝到“甜上甜”,就一定要先主动去吃“苦中苦”!

切记,在最能吃苦的年纪,千万别选择了安逸。只有付出超常的勤奋与努力,付出超常的汗水和辛劳,最大限度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使自己成为一流甚至超一流的人,才能把你的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到身后,才能把自己送上事业的巅峰,独享那一份别人都品尝不到的“甜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