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易怒、争强好胜是青春期孩子的明显特征,因此,在与同学、朋友之间相处时难免会产生纠纷与矛盾。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当然也不希望自家孩子在纠纷或冲突中受到伤害,而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家长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正确而理性的对待,否则只会给孩子增添更多的烦恼。
说到这里,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也许你会对此有个全新的认识。
就读高二年级的小宇,爱好打球,于是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在某次比赛时,对方球队中一高个子男生不小心碰到了小宇,导致小宇受到碰撞而跌倒在地。本来,在打球的过程中,双方队员之间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更何况对方也及时向小宇说了“对不起”,这事儿也就应该过去了。可小宇呢,却不依不饶,仗着自己学习成绩好,就不讲道理用言语辱骂了对方。高个子男生一气之下就打了他。对于这件事,老师在事后也做出了相应的处理,到此为止应该也算是了结了。
可谁知,小宇回家后却向爸爸告了状,这还了得,气急败坏的爸爸一听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了,当场就表示要找对方算账。并在第二天放学时,把对方堵在了回家路上,狠狠地教训了对方,并且警告对方不许再伤害自己的儿子……
此案例中,小宇爸爸在听到儿子与朋友产生矛盾后,就着急忙慌地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从而导致了事件再次恶化。很显然,小宇爸爸在处理事情时不够理智与慎重,更不该插手孩子之间的冲突中,也不应该对孩子的同学施暴。
那么,小宇爸爸为什么会这么做呢?究其原因,是因为爸爸听到儿子的“委屈”后心疼孩子所导致的。这反而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不仅加剧了小宇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使小宇变成了同学眼中不好相处的人,会失去更多的朋友,得不偿失。
所以,当孩子与朋友之间出现问题或纠纷时,家长应当理性的帮孩子分析事情的起因,让孩子冷静的处理好与朋友之间的矛盾,避免因自己的插入而造成事情的恶化,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只有这样做才是一个对孩子未来负责的好父亲,不然只会助长孩子的嚣张气焰,觉得自己是有理的,从而在错误的观念中“越错越勇”。
那么,在孩子与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时,家长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呢?
1.不要随便插手孩子之间的矛盾
孩子与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毕竟青春期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也完全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有时候,本来一件很简单的小事,经过家长的插手去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再加上有的家长爱面子,觉得孩子受欺负了就是在打自己的脸,于是就决心要替孩子出口恶气。但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处理事情,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所以,家长应该顺其自然地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收获的效果反而会更好一些。
2.冷静对待和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双方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在面对孩子诉说的“委屈”时,一定要冷静、客观地看待事情的本身,也不能只听信孩子的片面之词。因为孩子反映问题时,会掺杂个人情绪,描述事情始末时会比较偏激、失去客观性。因此,家长应该充满理性的全面了解情况后再给孩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去处理。
3.教会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做事比较容易冲动,所以发生冲突与矛盾,是比较正常的,这说明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在快速成长,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与意识。既然冲突不可避免,那么发生问题就需要耐心解决。但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会远离自己的生活,家长就算顾得了眼前,也顾不了以后,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教会孩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
由于受思维方式和社会阅历的影响,青春期的孩子在考虑问题时难免不够全面,处理问题也不够理智与客观,需要家长在一旁给予合理的指导。比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冲动是魔鬼”,让孩子在冲动之前先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另外家长也可以教会孩子试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想象一下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是什么心境。这样,通过冷静法与换位思考法来让孩子全面而理性地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反而更有助于孩子养成豁达、乐观的心态。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家长只有教会了孩子处理问题的有效方式,让孩子学着自己处理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的学习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