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原本无可厚非,但期望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如果只是“我想你成为什么样”,根本不考虑孩子实际情况与心理感受,往往就会适得其反。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如果你给他们的压力过大,他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逃离。
莎莎从小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这当然离不开莎莎妈的严格要求。在妈妈的指导、督促之下,她上小学时就斩获了省里的心算冠军。她的英语也非常好,曾经代表学校参加过东北地区三省英语口语大赛。
上高一那年,妈妈非常认真地告诉她:“一定要在学年组拿前三名!这样才有把握读清华或者北大。”莎莎感到非常痛苦,她觉得自己的潜力已经激发到了极限,重点高中人才济济,哪有那么容易次次进入前三甲?妈妈看出了她的无力感,非但没有安慰和鼓励,反而相当不满:“遇到一点困难就往后退缩了?你这样能有什么出息?你要是拿不了前三名,就是在亲戚朋友面前丢我们的脸!”
莎莎在日记中写道:他们永远不会为我着想,他们要脸上有光,我就得玩命争光;他们想光耀门楣,我就得成为马前卒子,一往无前!
高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以后,莎莎拿着成绩单潸然泪下,她只排在年级第九,离爸妈的期望还有段距离。那个阴云密布的下午,莎莎没有去学校,趁着父母不在家,简单地装好衣物,去投奔那个据说能带她勇闯天涯的异地网友了……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孩子的教育亦如是。青春期的孩子,原本就敏感而脆弱,叛逆且喜欢逃避,倘若他们承受不了你给的压力,往往会剑走偏锋,最后令你追悔莫及。
期望,本是个非常美好的词汇,不要让它因为你的主观而变味,更不要因为你的功利而对孩子咄咄相逼。给孩子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沉重得无法呼吸,他们要么以消极对待表示抗拒,要么会因为压力过大而陷入崩溃;降低你的期望,合理地为孩子减负,他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快、更轻松。
在青春期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父母应该和孩子拥有共同的期望区间。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应该与孩子的实际能力和主观愿望相差无几。只有获得孩子的认可,他们才会从内心里认同并乐于接受父母的期许,才会愿意为之努力。
所以,奉劝家长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务必要客观理性,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事实,期望不可过高,督促不可过频、过严,更不要使用侮辱性的字眼及伤害性的话语,不要让孩子在你的逼迫下“乖乖就范”。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只有他真心愿意,他才会从内心深处鞭笞与激励自己,做到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