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在家里是小霸王,可是到了外面或者学校,就变得软弱胆小,事事忍气吞声;有的孩子在家里沉默寡言,不善表达,但到了外面或者学校就变得活泼开朗;也有的孩子,明明小的时候调皮捣蛋,到了十几岁却像是变了个人,突然文静起来。归根结底,这些变化,都与孩子的青春期息息相关。婷婷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作为独生女,婷婷在家人的万般宠爱中长大。爸爸妈妈对婷婷的饮食照顾细致入微,爷爷奶奶对婷婷的事情更是是秉着能帮忙做就帮忙做的态度,帮婷婷整理书包、收拾书桌,帮婷婷挤牙膏、拧毛巾等,婷婷从上幼儿园到小学毕业从没有一个人上学放学过,一直都是爷爷奶奶接送。在无忧无虑过地完小学时光后,婷婷因为优异的成绩上了市里的重点初中。由于中学离家里远,接送婷婷的任务就落在爸爸身上。
但是,婷婷自从上了初中后,变的越来越不开心。因为从小被宠着,自理能力很差,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挤,导致婷婷的内心越来越脆弱。一次课间时间,婷婷不小心撞到了一名同学的课桌,那名同学的书散落一地。同学非常气愤,大声地说:“你是怎么回事?”婷婷心理害怕极了:“对……对……对不起……”突然“啪”的一声,那名同学打了婷婷一个耳光,并说:“还不快点给我捡起来,要是将我的书搞脏了,看我给你好看!”“呜呜……呜呜……”婷婷一边委屈地哭,一边蹲在地上把书本捡起来。
像婷婷这种在家是“小公主”,在学校却变成胆小鬼的孩子不在少数。通常,造成孩子性格的软弱,与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个心理变化源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
孩子到了青春期,或多或少都有变化,有的孩子会变得更勇敢,有的孩子反而变得很软弱,家庭和父母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变化。如果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过于强势,要求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那么孩子会慢慢地丧失自我,逐渐形成退让与软弱的性格;如果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是过度保护,什么事情都帮孩子代劳,那么孩子会慢慢失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一旦离开父母,就如同惊弓之鸟,而变得软弱无能。没有天生软弱的孩子,只有在成长过程中被慢慢养成的软弱性格。
虽说性格软弱的孩子思维能力不一定比其他孩子差,但是由于性格上的缺陷,很容易让他们受挫折,同时容易缺乏较强的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在青春期这个重要的人生成长阶段,软弱的孩子会变的沉默寡言,不善于人交往,缺乏进取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时间久了,甚至被人压制也不敢反抗。如果任由其软弱的性格发展下去,孩子将来势必会被社会淘汰。
作为父母,要正视孩子的软弱,要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脱离软弱的控制,让他们变成勇敢、坚强的孩子。
具体怎么做,希望以下几点方式能对你有所帮助:
1.父母要改变教育观念
过度保护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孩子性格软弱的原因之一。当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过于溺爱,孩子将变得过度依赖他人、无能。没有较强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独立习惯,孩子在遇到较恶劣或不安全的环境时,就会变得畏惧、软弱,束手无策。
此外,父母粗暴、打骂的教育方式同样容易造成孩子性格的软弱。孩子在犯错时,本身就有些害怕,如果父母责骂或打孩子,不容忍孩子犯一点错误,会让孩子更加恐惧,在日后的处事过程中变得畏首畏尾,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产生畏惧心理,性格也会越来越软弱。
可见,要想孩子不再软弱,父母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用爱和包容又不失原则的教育方式,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全的孩子。
2.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个孩子到了十几岁,日常生活仍然需要父母的照顾,这样的孩子是无法变得勇敢、坚强的。所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孩子摆脱软弱的前提。对于胆小怕事,性格软弱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学会独立后,勇敢和坚强也会随之而来。
3.让孩子知道他人的看法不是那么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对完美的追求更甚。很多孩子非常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完美的,然而越是在意,反而越会胆小、紧张。课堂上,为了向老师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起身发言时会非常谨慎,反而变得语无伦次;亲戚面前,为了展示自己的完美歌声,反而,会紧张到声音发颤……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会让孩子变得紧张、怯弱,尤其是那些内向的孩子,更会因为他人的一个无意间的眼神而惊慌,认为他人在嘲笑自己而不敢与之交往。
面对在意他人看法的孩子时,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人的看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也有他人比不了的长处,告诉孩子不要看低自己,更不要因为他人而为难自己。父母要帮孩子调整心态,协助孩子摒弃性格中的软弱,培养自信、乐观的性格。
4.帮助孩子摆脱羞怯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不仅要面对年龄和学习环境的变化,更要面对心理和生理上的巨大变化。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让孩子还无法适应,当面对别人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无心调侃时,会觉得无地自容。当面对异性时会变得羞怯难当,不敢与之交流。此时的孩子如果受到一些刺激,心理便会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羞怯也很有可能质变为软弱,进而不敢交朋友,不敢表达自己。
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摆脱羞怯心理,告诉孩子遇到任何人、任何事都应该从容面对,不要惊慌。同时对孩子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进行教育指导,告诉孩子到了青春期,身体上的变化很正常,让孩子不必对身体上的变化而感到害羞。这样才能让孩子摆脱羞怯心理,慢慢地坚强、勇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