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向成年期过渡,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有很强自我意识,他们不喜欢家长“包办一切”,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因此,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他的一切不该你来做主。
晨晨今年刚读初一,以前不管什么事情他都选择听父母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对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再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有些事情他也想自己做主。
晨晨从小就爱运动,尤其是对篮球情有独钟,每个周末他都会约上朋友一起在小区的篮球场上玩一会儿,他很喜欢在篮球场上驰骋的感觉。一直以来,他都想得到专业的训练和指导,想报一个周末篮球班。
星期六的下午,晨晨对妈妈说:“妈,我对篮球真的很感兴趣,很喜欢篮球,我想报周末篮球班。”可妈妈听到后却说:“报什么班不好,要报篮球班,有报篮球班的时间还不如报作文班。”听到妈妈的话,晨晨很郁闷地说:“这是不一样的,我是想提高篮球水平,不是作文水平。”妈妈却说:“篮球水平能帮你在考试时加分吗?天天只想着玩,从现在开始不准玩篮球了,家里的篮球我先没收了。”
看到妈妈要收自己的篮球,还不让自己玩,晨晨感到非常气愤,大声地对妈妈说:“我就要打篮球,你如果把我的篮球收了,我就离家出走,这样的家我早就不想呆了。”
看到儿子说出这样的话,晨晨妈妈一时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想不通儿子怎么变成了这样。
青春期的男孩喜欢打篮球,本是一种非常好的兴趣活动,可晨晨妈妈却完全不理解孩子,事事都想帮孩子做主。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还很容易让孩子形成没有主见的不良个性。所以,晨晨妈妈要做的是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的教养要点,不是与孩子“硬碰硬”地正面交锋,而是要把握孩子的心理成长特点,采取正确的教养技巧。其中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给予孩子选择权就是最重要的教养技巧。我们要知道,独断专行是行不通的,只有还给孩子选择权,才能使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构建和谐的家庭,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很多家长都认为让孩子自己做主,就是迁就孩子。事实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假如我们替孩子做决定时,不和孩子商量,就强迫孩子绝对服从自己,那么结果可能会得不偿失;假如我们不顾孩子的意愿,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坚持独断专行,那么可能会使孩子逐渐形成懦弱、没有主见等不良性格。
因此,我们在做与孩子有关的决策时,要让孩子参与其中,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自己做主。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自己做主,并不是对孩子听之任之,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以下有几种方法可供家长参考:
1.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时,家长应该认真分析
家长还给孩子选择权,不仅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而且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由于家长与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人生的经验不同,因此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就会出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
此时,家长就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认真分析、权衡利弊,假如两个人的观点各有道理,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自己选择;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观点对孩子来说才是正确的,那么也不能强迫孩子服从自己,而是应该告诉孩子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让孩子自己学会分析利弊,心甘情愿的接受家长的意见。
2.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再做决定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遇到重大决策,不能完全自己做主时,家长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再做决定。反之,不征求孩子的意见就擅自做决定,只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和抗拒,而且,所决定的事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征求孩子的意见不仅是尊重孩子,认同孩子,而且可以帮助孩子形成遇事果断、勇敢坚强的性格。
3.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横加干涉
要知道,尊重孩子的选择,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激发孩子的热情,而且还可以让孩子专注于自己所选择的事情中。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选择横加干涉,独断专行,就会使孩子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是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