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大学毕业的姚宇一直有一个创业梦想,但横在梦想之前最大的现实问题是——钱。年迈的父母辛苦了一辈子也没有攒下几个钱,姚宇知道家里人在资金上支持不了自己。为了筹集创业的启动资金,他每天早出晚归,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但即使如此,除去生活所需的花销,他能存下的钱也所剩无几。
有好几次,姚宇都看准了几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机会,但最终全因为资金问题而不得不放弃。有不少他曾经看好的项目,别人后来去做了,如今都赚了大钱,但他却依然只能攒着微薄的工资,遥望着不知还有多远才能触及的创业梦想。
在大城市里,像姚宇这样的年轻人其实非常多,他们家境普通,有想法有干劲,但偏偏缺少资金支持,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与机会失之交臂,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正在挣大钱。他们可能同时在做几份工作,在生活上非常节俭,却始终赚不够资金来启动自己的创业梦想。所以,也难怪会有很多年轻人在感慨,这钱怎么就那么难赚啊!
很多怀抱着创业梦想的人去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累积自己的创业资本。但现实的残酷在于,鲜有一份工作能在极短时间内帮助你累积到足够的创业资本,而那些适合你的机会却总是在一闪而逝的,绝不会为你停留太久。也许,当你终于累积到了足够的创业资本时,那些特别适合你创业赚大钱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想通过自己去打工累积创业资本,这样的想法是典型的“穷人思维”。而被“穷人思维”主导的人,即使去创业,也不容易成功,更难成为一名真正的富人。因为只有拥有“富人思维”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富人。
拥有“富人思维”的人,在创业之前,通常不会花费自己的宝贵时间去换取金钱,他们更愿意想方设法去借钱,来帮助自己迅速抓住创业的机会,尽快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用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拥有“穷人思维”的人,总觉得在做饭炒菜时,必须要用自己买的锅碗瓢盆才可以;但拥有“富人思维”的人却明白,只要能煮出自己的饭菜,假如自己没有锅碗瓢盆,去向拥有锅碗瓢盆的人借来一用又何妨!想致富,你完全可以借别人的“锅”煮出你自己的“饭菜”。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16岁那年被组织安排到浙江舟山参与填海工程,一去就是整整15年。回到杭州后,31岁的宗庆后成了一所小学的校工,这样一干又是将近10年。40岁时,他对于清贫安稳的现状并不满意。1987年,他与两名退休教师一起,通过各种方法,借了14万元,开办了一个经销部,主要负责给附近的学校派送文具和棒冰等。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孩子都有食欲不振与营养不良的情况,这让家长们十分头痛。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1988年,在宗庆后的提议下,经销部开始给一些工厂加工口服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1989年,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正式成立。很快,他们开发并推出了解决孩子不肯吃饭等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该产品投放市场后便一炮而红。到1990年时,创业仅3年的娃哈哈集团的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
我们试想一下,40岁时的宗庆后如果没有借来那14万元的创业资金,而是依靠他做校工时领的那一份微薄工资,他这一生还能有创业的机会吗?如果没有尽早创业,他能有发现儿童食品市场这一商机的机会吗?即使发现了,他能率先抓住这一商机吗?恐怕都不可能!
幸好,宗庆后是一个拥有“富人思维”的人,他知道自己不能通过自己十数年的打工生涯去积累创业的原始资本,必须通过借贷的方式,去募集到创业的启动资金。事实上,拥有“富人思维”的富人都很善于借,而拥有“穷人思维”的穷人却总是指望着靠自己攒钱能攒出一个光明的未来。结果,富人借到了创业资本,借到了成功的机会。穷人呢?攒走了机会,攒走了岁月,最后握在手中的,只剩下那些省吃俭用挤出来的微薄积蓄。
在犹太经典《塔木德》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这句话是要告诉世人,即使你手上再没有资源,只要你善于“借”,懂得借别人的资源,你同样能赢得自己的成功,拥有自己的财富。
所有白手起家的富豪都明白这样一条致富秘诀,那就是:“善于借,是穷人跻身富人行列的捷径。”很多穷人干得又累又苦却依然成不了富人,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去借力,他们只相信自己,只愿意依靠自己。但一个人无论是能力还是资源都极其有限,如果学不会借力,根本就没有获得成功、成为富人的可能。
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富人很懂得借力,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信任别人和依靠他人的力量,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冒险,敢于承担打开财富之门后所带来的风险。因此,穷人也许不会失败,但也不可能富有;富人也许会有跌落深渊之时,但也总能抓住一次又一次攀登上财富巅峰的机会。所以,学会“借”,是你迈向致富与成功人生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