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这个人,我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一言难尽。为什么?这个人简直就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他把辉煌与失败完全结合到了自己一人身上,他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的影响是非常独特的。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隋炀帝造成了隋朝二世而亡,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从这点上来说,隋朝的短命,他是难辞其咎的。但是与此同时又有一个问题,隋炀帝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昏君?他跟历史上我们所说的那些昏聩无能的君主是不是一回事?很明显,又不是。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没法把隋炀帝的一生做一个完整的展现,也没有办法对他的一生做出一个整体的评价。所以我们就重点来谈一谈隋炀帝所修建的大运河,以及大运河所带来的历史影响。
造成隋炀帝个人悲剧的原因非常多,但其中关键的就是他有着极强的战略前瞻性,高瞻远瞩;但是又有着极差的执行力,丝毫不知道自己执行力的边界在哪里;而且做事冲动,性格容易走极端。在大运河这个问题上,他把自己的优缺点都展现出来了。
就战略前瞻性而言,我们应该承认,并不是后世所说的,隋炀帝想到江南去游玩,为了方便,所以修建了这样一条大运河。说实话,皇帝要想去哪儿游玩还非得坐船?当年秦始皇巡游全国的时候,那不照样就是坐马车去了吗?对于皇帝来说,游玩是小事一桩,关键就在于,隋炀帝已经率先意识到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
要知道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上,北方经济领先于南方长达将近4000年的时间。您看三皇五帝的传说、尧舜禹的传说,以及夏商周三代,几乎都是黄河流域的事情,黄河流域长久以来领先于长江流域。从三国时期到南北朝时期,这个样态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到了三国时期,江南的经济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三国志》里边曾经这样评价吴国,说:“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所谓金城汤池,强富之国也。”陆机写的《辩亡论》也曾经说吴国“其野沃,其民练,其财丰,其器利”,对当时的孙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当然,要指出的是,它这里虽然的确指出了孙吴的富庶,可是第一,古人用语有时候有点夸张;第二,古人不太讲概念的精确性。那时的南方部分地区的确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总的来说,地域发展很不均衡。比方说吴国的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在哪儿?就在今天的太湖流域到长江三角洲,这是当时长江流域率先发展起来的地方,而其他地方当时很不发达。比方说,当时浙江的部分地区,以及江西、安徽、湖南等这些地方,都是欠发达的状态。所以三国时期这些形容孙吴富庶的话语,我们不要将之理解为当时的整个长江流域都已经富得流油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南方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孙吴时期开始获得了进步,要一直到什么时期才达成了中国经济重心彻底的南移呢?现在学界一般认为是要到南宋。比方说张家驹先生写的《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他就提出,南宋时期中国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还有李剑农先生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作《经济领域之重心移于东南》,其中一节提出,“宋以后之经济重心遂移于东南”;郑学檬先生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这本书中也说,“经济重心南移至北宋后期已经接近完成,至南宋则全面实现”。
这就有个问题,我们所说的隋唐,在这个过程当中,它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它处于怎样的历史节点之上呢?我们必须指出,南方经济的发展与隋唐帝国密切相关。开发南方,可以说隋唐贡献巨大,但是具体到我们所要谈的这个隋炀帝身上来说,在他那个年代,经济重心南移这个现象,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当时的北方,相对来说还是要比南方富庶,人口也更多,农业发展的历史积淀也相当深厚。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隋炀帝意识到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了。从这一点看,他的战略前瞻性就相当强。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他就修建了这个大运河,他的目的是沟通中国的经济重心与中国的政治中心。
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了,可是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中国的政治重心后来始终保留在北方。比方说隋唐时期,政治中心在北方,北宋的首都也在北方,南宋是因为形势所迫迁到了南方去,可是辽、金,这不也是与宋朝并列的吗?它们本来就是北方的政权。到了后来的元、明、清,又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政治重心选择在了北方。这里边有个问题,既然经济重心已经转移了,政治中心为什么一定要保留在北方?
要知道,政治重心的核心当然就是首都。自古以来,定都有如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是选择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之地。比方说当年殷商时期多次迁都,他们迁到亳(bó)或者迁到殷墟,也就是今天河南安阳这个地方,更多的都是从经济角度来考虑问题。
第二种,是选择易守难攻之地。比方说刘邦为什么选择长安?是因为长安乃“四塞以为固”的地方,在战略方面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这是他选择首都的原因。
第三种,就是选择自己战略方向上的重点。比方说西周为什么把自己的首都由周原[10]迁到了丰镐[11]?那就是因为文王、武王那个时期已经开始谋划攻打殷商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当然要把自己的大本营向东方推进,所以选择了西安附近的丰镐。还有一个例子也能说明问题,也就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三家分晋之时,魏国的首都在哪儿呢?在今天的山西省境内。那么后来它为什么要把首都迁到大梁——也就是河南的开封?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战国前期魏国正在与齐国争霸,它的战略方向在东边,所以它要把自己的首都选到东边。
定都第四种模式,就是选择自己的发迹之地,或者说自己的势力大本营所在地。比方说韩、赵、魏三家分晋。三家分晋之后,他们都把首都定在自己家族的所在地,因为这是他们的势力大本营。还有比方说五代时期,后梁的建立者朱温为什么选择汴梁当自己的首都?原因就在于那个地方是他立身之根本,大本营之所在地。
定都第五种模式,在准备进行改革的时候,为了摆脱旧势力对自己的束缚,也会采取迁都这样的方式。比方说北魏孝文帝改革,要由山西大同把首都迁到洛阳;隋炀帝改革要由长安迁到洛阳去;武则天改革也要由长安迁到洛阳去。为什么?就是为了在那儿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体系来,割裂保守势力与保守势力大本营之间的关系,利用那个时候交通和通信的不便利,打一个时间差,以便自己政策的贯彻执行。
定都还有一种模式,就是选择那种需要严防死守,需要天子权威去震慑的地方。比方说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他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定都北京?原因就是当时蒙古势力对明朝的边境形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北京当年也曾经是永乐皇帝的大本营之所在地,所以他选择了那儿。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西周的周公为什么营建洛阳。那时洛阳叫洛邑,为什么把洛邑变成了东都?原因就在于他要用这种方式来震慑那些殷商的遗民。
所以说中国古代都城之选择,必然是由两个因素所决定的:一个就是那个地方的经济地位;还有一个就是战略焦点。就经济地位而言,5000年文明史上,北方长期领先于南方,大一统王朝多半定都在北方。就战略焦点而言,历史上战略焦点主要是两个主线,一个就是江淮地区,这是南北斗争的焦点,还有一个就是农耕与游牧交界区,这是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斗争的焦点。所以我们在地图上,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特点,如果我们画一条线,从北京画到太行山以东,然后画到关中的北部,你会发现这条线就是中国传统的农耕区与高原(或者说草原)之间的一条分界线,而中国著名的古都多半靠近这条线,比如说长安、洛阳、开封、北京、安阳、大同——我们现在所谓十大古都当中,这条线旁边就占了六个。
这条线是农耕民族的底线,可以说,谁要是失守了这条线,就意味着政权的灭亡。也正是这个缘故,北方地区必须有大的政治实体在此起到震慑游牧民族的作用。首都在哪儿,官僚体系的重点就在哪儿,各种资源也会倾向哪儿。所以,在这儿定都可以保证国家的战略安全。也正因为这样,对于隋炀帝来说,尽管他意识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但也不能马上就把首都迁到南方去。所以他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沟通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他采取的办法就是修建大运河。
为什么一定要修河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古代各种运输方式当中,费效比最好的就是水运。不仅是古代,即使是现在,交通物流体系如此发达,但是你问问那些企业家,什么运输方式费效比最好、成本最低?毫无疑问还是水运,水运是最好的一种运输方式。所以对于大一统的帝国来说,尤其在那个地租和商业活动当中,食物还可以起到货币作用的时代,更需要一种经济、便捷的运输手段,那么水运就是不二之法门。所以大运河挖通了之后,就等于取南方之财富,供应北方之政治中心,完成整个大一统帝国的战略均衡。因此隋炀帝所修建的这条大运河,应该说在历史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它的战略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唐朝的皮日休就曾经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12]。另外还有一首《汴河怀古》也曾经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这里的意思就是说,你们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这条河,但是,我们到现在还受益于这条河。
隋的灭亡跟这条河有没有关系?当然也有一定关系,这条河虽然是用多个旧河段改造而来,但即便如此,对于民众来说修建它的负担也是很沉重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不过话说回来,它为后世带来的战略利益也是相当巨大的。所以说“至今千里赖通波”,还不仅是到皮日休那个年代。大家发现了吗?一直到宋、元、明、清,这运河都在发挥作用,甚至于到了元代,元代把首都定在了大都,也就是北京,然后搞了个“京杭大运河”取代了隋唐大运河,裁弯取直了,但是仍然需要保留运河这样的一个基本设置。这足可见运河的战略意义。正因为运河战略意义十分大,所以不管怎么改朝换代,不管首都定到哪里,运河这种运输模式是我们必须保留下来的。
隋炀帝大运河的中枢是洛阳城,他后来也把自己的首都迁到了洛阳城。他那个洛阳还不是汉魏洛阳[13],而是他新建的洛阳城。这里边有个问题,那长安呢?理论上来说,既然粮食能够从南方运到洛阳,那么洛阳不是在黄河岸边吗?粮食在那个地方装上船,然后再往西边走,进入渭河,不就到长安了吗?理论上来说是这样,隋炀帝可以不迁都,可以用运河把南方的粮食直接运到长安去。但是问题在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样实际操作起来效果很差。因为有三门峡天险,三门峡那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峡谷,河道狭窄,水流湍急;而且更要命的是,河道中央有一块巨型的礁石,自古以来毁船无数,造成了航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充满危险。这块石头很有名,叫“中流砥柱”。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经常听到珠江航运、长江航运,但很少听说黄河航运。黄河自古以来的航运只能是阶段式的、节级式的,它不能做到通航,三门峡就是一个巨大的“肠梗阻”。这就造成大运河粮食不能顺利地运往长安,所以隋炀帝选择建新的洛阳城,然后自己定都在这里,这个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