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三国三大战役:夷陵之战 戏言成真:落魄小子实现皇帝梦(1 / 1)

在很多年以前,刘备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望着家门口那棵树冠如车盖的树,口中冒出一句话:“我日后必当会乘坐羽葆盖车。”前文说过,羽葆盖车就是天子之车,这句话体现出刘备人穷志不短。小孩子说的可能只是戏言,可谁料想得到,很多年以后,这个梦想竟然也成真了。

在曹丕称帝前后,刘备非常郁闷。

首先是他的左膀右臂、亲如兄弟的关羽被擒杀,战略要地荆州也丢了。这对他不啻为当头一棒。他刚在西南站稳脚跟,却遭此挫折,怎能不郁闷呢?

其次,养子刘封刚愎自用,被他忍痛赐死。

刘备大半辈子都在四处奔波,投靠刘表时已经四十岁,膝下尚无子女。当时他考虑收个养子,好让自己有个继承人。正好长沙有个刘氏人家,其外甥性格刚猛、气力过人,刘备十分喜欢,便将其收为养子,改名为刘封。

刘封逐渐成长为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在益州之战中颇有战功,被封为副军中郎将。后来他与孟达联手攻取上庸,迁副军将军。

不过,养子毕竟是养子,与亲生子还是两码事。四十六岁时,刘备的第一个儿子刘禅出世了。之后几年,次子刘永、三子刘理先后出世。有了三个亲生儿,养子刘封自然就没那么吃香了。在恩宠渐消之时,刘封犯了一个错,一个刘备难以原谅的错。

公元219年,关羽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北伐之战,擒于禁、杀庞德、围樊城,震动中原。表面上看,蜀军风光无限,只有关羽心里明白,自己兵力不足,必须要投入更多的部队。他举目四望,距自己最近的便是刘封与孟达的上庸兵团。当关羽的求援信翻山越岭交到刘封手中时,他只是懒洋洋地瞥了一眼,就一口回绝了:“上庸城刚刚占领,我不能离开,否则会有骚乱。”

傲慢的关羽被傲慢的刘封拒绝了。

孤立无援的关羽最终败走麦城,丢了性命。自始至终,刘封一兵未发,沉默地看着关羽走向无底深渊。那一刻,刘备对养子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爱到恨,距离并不遥远。

刘封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他的傲慢骄奢终于酿成大祸。

孟达是刘封的部将,也是蜀汉一员优秀战将,只是没有后台,刘封不把他放在眼里,肆意凌辱。孟达是个儒将,喜欢音乐,当年也没有CD、MP3这些玩意儿,要听音乐得现场演奏。他物色了几个乐师,拼凑了一支鼓吹乐队,没事时就听他们吹拉弹唱,不亦乐乎。刘封知道后来气了,我怎么说也是领导,部下有的,领导居然没有,这是哪门子道理呢?不行,得把这乐队夺过来。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刘封蛮横到什么地步,巧取豪夺对他来讲如同家常便饭。大家对他敢怒不敢言,因为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地位比较特别,谁也不敢得罪。孟达吃了哑巴亏,乐队被抢了,自己有冤没地儿诉,心里越想越恼火,最后把心一横,把牙一咬,挤出几个字:“老子反了!”他留下一封信给刘备,把刘封大骂一通,自己带着部众四千多人及其家属,投降曹丕去了。

曹丕刚刚上台,孟达就前来归降,曹丕心里不由得飘飘然——这说明我德被天下,恩泽万民啊,他非常开心,把孟达封为“建武将军”。孟达既然投降,也得表现一下自己的诚意,给曹丕送一份厚礼,便自告奋勇表示,自己愿意领兵,攻取上庸城。

“好。”曹丕一拍案,命孟达随同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出征,直取上庸。上庸本是孟达老巢,他再熟悉不过了,可以智取,不必强攻。上庸太守申耽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孟达杀到后,只动了动嘴皮子,不费一刀一枪,便劝降申耽。申耽一降,刘封势单力孤,眼看大事不妙,他撒腿便跑,逃回成都去了。

拒援关羽、逼反孟达、丢失上庸,这三条罪加起来,足够判死刑了。

刘备迟疑了。

毕竟父子一场,虽非亲生,父子之情还是有的,刘备不忍痛下杀手。

这时诸葛亮站出来,力主杀刘封。自入蜀以来,刘备就把内政治理交给诸葛亮,诸葛亮主张“乱世用重典”,刘封罪行这么重,不杀怎么行呢?

诸葛亮亲自找刘备说:“刘封刚愎自用,性格悍猛,除了主公您之外,没有人能够约束他。若是主公有什么不测,刘封将成为大患,不如及早铲除。”

这是给刘备提个醒。关羽为什么会死,因为刘封不去救。连关羽他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别人呢?诸葛亮话中有话,暗指刘封不死,迟早会危及刘禅的继承权。刘备听到这里,内心不禁一惊。养子再亲,也亲不过自己的亲生骨肉。要是自己动了恻隐之心,恐怕是埋下无穷的祸患。想到这里,刘备终于黯然神伤地吐出一字:“杀!”

说实话,刘封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他没有被公开处决,刘备给他一个体面的死亡方式——自杀,这也是对他最后的优待。

不久后,从北方传来消息:曹丕已经称帝,魏帝国取代了汉帝国。更有流言说汉献帝刘协已经遇害,其实这只是造谣,汉献帝退位后,被封为山阳公,过上了平静的、与世无争的日子。

不过,刘备对谣言深信不疑。

他披麻戴孝,为汉献帝举办丧礼,追谥其为“孝愍皇帝”。给一个活人举办丧礼,这也着实闹了笑话。

其实刘备未必对汉献帝忠心耿耿,更谈不上感恩戴德。他偶尔对皇帝表示忠心,主要是用于攻击篡权的曹操,并不意味他有誓死保卫皇帝的决心。他的雄心是自己当皇帝,而不是保护皇帝,他为汉献帝搞所谓的“丧礼”,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才是大汉政权的合法继承者,因为他有皇族血统,虽然这个“皇族”身份也很值得怀疑。

溜须拍马的人到处都有,刘备的一帮手下同样能揣测君意,纷纷上表劝进,请求他登基当皇帝,再造汉室。当然,他们也列举出许多祥瑞之兆,并不时引用深奥的预言书,以证明称帝是合乎天意的。

有一个人不识时务,此人是前部司马费诗,他反对刘备称帝。理由呢?费诗说:“您当初离开许都,不就是因为曹操父子篡权吗?现在敌人还没消灭就要称帝,这会让人怀疑您当初讨伐国贼的用意。当年汉高祖刘邦击破秦国,攻克咸阳都还没称王,您还没迈出大门就自立为帝,这样不好。”

刘备一听勃然大怒,一脚把费诗踢到千里之外的永昌。

费诗被贬,再没人敢反对了。刘备于是登基称帝,国号仍为“汉”,为了与西汉、东汉区别,史称“蜀汉”。与两汉不同,蜀汉未能拥有天下,只局限于西南一隅。曹丕、刘备先后称帝,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代刚刚开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孙权尚未称帝,他直到公元229年才正式称帝,比曹丕晚了九年,比刘备晚了八年。

当年的落魄小子,通过自己不懈的奋斗,终于实现了皇帝梦。不过,对刘备来说,这只是新的起点罢了。

刘备日思夜想的,便是为老弟关羽报仇,重新夺回荆州。这个战略遭到文武大臣的一致反对,赵云力谏道:“国之奸贼乃曹操而不是孙权,若先把魏国给灭了,孙权不战自降。现在曹操死了,他的儿子曹丕篡夺皇位,我们当抓住机会,顺应民心,发兵夺取关中,占据黄河、渭河上流,讨伐凶逆,关东义师必然要纷纷响应,迎接我们这支正义之师。如今陛下置曹魏于不顾,先与孙权开战,战争一起,短时间内是不能结束的,这不是上策。”

既然刘备继承汉室大统,理应以消灭篡位夺权的曹魏为首要任务,岂能因一己之私坏了大事呢?

这些话,刘备根本听不进去。虽然当了皇帝,他身上还残留着当年的江湖义气,结义弟兄关羽的大仇不报,自己怎么当人家老大呢?

不仅官员们反对北伐,连平民百姓也反对。当时有个名叫秦宓的平民上书皇帝刘备称:“天时不利,东征肯定无功。”刘备大怒,把他抓起来关到监狱里,后来气稍微消了点才将其释放。

不料大军尚未出征,关羽之仇尚未报,刘备另一个弟兄张飞竟意外被刺身亡。

张飞之死,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关羽与张飞是刘备的好兄弟,几十年交情之深厚非他人所能及。非但如此,两人更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哼哈二将,以骁勇善战驰名诸侯,有“万人敌”之美誉。当年在荆州长坂,张飞以区区二十骑抗拒曹军,曹军慑其勇武,竟不敢渡河,可见其剽悍。这位千军万马都奈何不了的勇将,怎么会被刺杀呢?谁有这样的胆量呢?

从青年时代始,张飞与关羽就充当刘备的打手,从乡里打斗一直到逐鹿天下。这两人的死,都跟他们性格上的缺点有直接关系。关羽善待士卒,对士大夫、官员却相当傲慢,北伐襄樊时,后方将领叛变,刘封、孟达拒绝支援,可见他的人缘多差,得罪了多少人。张飞与关羽不同,他特别尊重知识分子,对待士大夫并不傲慢——在我们的印象里张飞是个大老粗,其实不然,他也有儒雅的一面,据说他是个不错的书法家。不过,张飞对待士兵却相当苛刻暴虐,动不动就拳打脚踢、鞭打,士兵们对他无不怨恨。

刘备曾多次警告他说:“你的刑罚手段过于严厉,杀的人太多了,又把那些受过鞭刑的人安排在自己左右,这会招来灾祸的。”张飞不以为然,老子打就打了,杀就杀了,哪个小子敢吭声呢?他照样我行我素,一点也没悔改。

不听大哥言,吃亏在眼前。刘备登基后,打算为关羽报仇雪恨,便一纸诏书,命令驻守阆中的张飞率领一万人马前往江州会合。大约因为关羽被杀的缘故,张飞心情很不好,老是把恶劣的情绪发泄到士兵身上,比以前更加残暴无度。大家心想,此番出征,就算不死在吴军刀下,恐怕也要死在张飞的鞭下。

张飞有两个部将,一个唤作张达,一个唤作范强,这两人对张飞早就恨之入骨,便一起商量说:与其受这家伙欺负,何不干脆杀了他,逃往东吴,也好向孙权邀功请赏呢!两人一拍即合,便策划阴谋,趁张飞喝醉酒没有防备之时,将其刺死,砍下首级连夜逃跑,顺长江而下,投奔孙权去了。

性格决定命运,张飞对待士卒刻薄寡恩,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张飞一死,全军上下都吓呆了,营都督不敢怠慢,忙派人送上一份奏表,十万火急交到刘备手中。刘备一听说奏表是营都督送来的,他当场吃了一惊,脱口而出:“啊,张飞死了!”(噫!飞死矣。)

担忧终成现实,他一再告诫张飞要小心谨慎,仍无法避免灾祸的发生。自己最亲密的两位战友——关羽与张飞先后死于非命,刘备有一种说不出的悲伤,他更加坚定决心,出兵讨伐孙权,为死去的俩兄弟报仇。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即刘备称帝三个月后,他亲自挥师东进,攻击目标直指东吴。

孙权并不想与刘备开战。在鼎立的三股势力中,孙权最为低调,曹丕、刘备都称帝了,他并没有迅速跟进。三方势力中以曹魏势力最强,倘若蜀、吴交战,只会削弱各自的力量,最终得益的只有曹魏。当然,孙权知道自己杀了关羽,又收容杀害张飞的凶手,刘备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但他仍抱着一丝希望,派诸葛瑾与蜀汉交涉。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兄弟俩分属不同的阵营。他给刘备写了一封信:“陛下与关羽的感情,比之陛下与先帝(汉献帝)的感情如何?荆州的大小,比之海内如何?若要复仇,应该先找谁呢?想明白了这些事,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没错,孙权是杀了关羽,但与曹丕颠覆汉室相比不值一提;孙权是夺了荆州,但与曹丕窃取天下相比也只能算小菜一碟。谁是刘备的头号敌人?当然是曹丕了,你不打曹魏,却攻我东吴,这是找错对象了。

这话说得没错。倘若刘备是个成熟的政治家,确实应该先对付曹魏,诸葛瑾说的与赵云的劝谏无异。不过刘备虽然当了皇帝,江湖习性却未改,太重兄弟情谊,故而情感战胜理智,这也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

诸葛瑾的议和遭到刘备的拒绝,在东吴内部,便有人站出来造谣,说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心怀异志,表面上与刘备议和,暗地里却打算投降刘备。

对于这些风言风语,孙权置之不理,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与诸葛瑾有生死誓盟,他不会负我的,就如同我不会负他一样。”

原来孙权与诸葛瑾相识多年,交往甚密,对他的为人知道得一清二楚。诸葛瑾为人正直,不合道义的事他不干,不合仁义的话他不说。以前诸葛亮代表刘备出使东吴时,孙权曾对诸葛瑾说:“你跟诸葛亮是同胞兄弟,按理说,弟弟应该听哥哥的,你为什么不把他留下来呢?如果诸葛亮愿意留下来跟你,我就写封信给刘备,谅他也不能强人所难。”诸葛瑾答道:“我弟弟已经投奔刘备,就有了君臣的名分,从道义上说不能再有二心。弟弟不留下来,跟我不会投奔刘备是一个道理。”

这就是诸葛家的家风,为人臣者止于忠,兄弟两人效忠于不同的君主,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到自己的本分。听到这回答后,孙权更加敬重诸葛瑾的为人,对他高尚的品质从不怀疑。

就在这时,时任镇西将军的陆逊也听到别人的闲言碎语,便上书孙权,一方面表明自己绝不相信诸葛瑾会投降;另一方面也劝孙权及时安慰诸葛瑾,以免他心生不快。

看到陆逊的上书,孙权心里很高兴。自从吕蒙死后,陆逊便成为东吴军界的希望,这封信表明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不同于俗人的俗见。

其实陆逊有所不知,孙权接到弹劾报告后,马上就转交给了诸葛瑾,并写了封亲笔信安慰他。孙权告诉陆逊:“我与诸葛瑾可以说是神交,不是外面的流言所能离间的。”他还把陆逊的上书转交给诸葛瑾,增进诸葛瑾与陆逊的个人感情。

东吴一直人才济济,但这些英才往往英年早逝,像孙策、周瑜、鲁肃、吕蒙等,寿命都不长。这些英才是东吴的中流砥柱,在鲁肃、吕蒙之后,还有诸葛瑾、陆逊这样正直的文臣武将,刘备想窥视东吴,还是不容易的。

此时刘备的进攻已经展开。这位蜀汉皇帝派吴班、冯习两名将军率领四万人马进攻巫县。东吴将领李异、刘阿不是蜀军的对手,很快溃败,蜀军进逼秭归。由于刘备刚丢失荆州不久,在荆州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武陵诸蛮夷部落风闻消息后,纷纷前来归降,蜀军声势大振。

为了抗击刘备,孙权把镇西将军陆逊提拔为大都督,总揽前敌事务,率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等诸将共计五万余人,做好迎敌的准备。

孙权所担心的,不只是刘备。一旦蜀、吴交战,如果魏国趁机大举南下,他就面临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无论是蜀汉还是曹魏,都不是省油的灯,两线作战,孙权吃不消。大丈夫能屈能伸,刘备已是铁了心要报仇,和解是不可能了,那么孙权必须倒向曹丕,这是唯一的选择。

很快,孙权的使者抵达洛阳,正式向曹丕称臣。

曹丕当然眉开眼笑,不战而屈人之兵,岂非善之善者?诸大臣也纷纷上表庆贺,仿佛一统中国的日子已不远。

不过,有一个人显然并不那么乐观,此人便是刘晔。

刘晔是魏国著名谋士,当年汉中之战,他曾力劝曹操一鼓作气进攻川蜀,端掉刘备。只是曹操未能采纳其意见,最终让刘备坐大。如今孙权前来献上降书,群臣称贺,刘晔却不以为然,他对魏文帝曹丕说:“孙权无缘无故前来归降,必是内部出了紧急之事。以前孙权袭杀关羽,刘备定会兴师讨伐。外有强敌,众心不安,又担心我们突然发动进攻,孙权这才前来求降。一来可防止我们出兵,二来可借助于我们的力量,虚张声势,吓唬敌人。如今天下三分,我们已经据有十分之八,吴、蜀仅不过拥有一州之地罢了。如果他们依托山河,凭险恃要,有危难时互相救援,倒不失为保全之策。如今两国却反目为敌,互相攻伐,真是天助我也,我们应该大举出兵,渡江奔袭孙权。这么一来,蜀、魏两路夹击,吴国不出十天便会灭亡,吴国灭亡了,蜀国也就孤立了,难以长久生存。”

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刘晔说魏国据有中国十分之八,指的并不是土地面积,而是州一级的行政区。汉末全国有十三个州,蜀占据益州,吴占据扬州以及一部分荆州之地,所以刘晔说蜀、吴只各有一州之地。不过,比起北方诸州,扬州、益州的地盘是很大的,若从土地面积上看,曹魏帝国只占了一半左右。

曹丕不以为然地说:“人家大老远跑来归降称臣,我们却出兵讨伐,这不是令天下想归降的人怀疑我们的诚意吗?不如接受东吴投降,出兵征讨蜀国。”

刘晔答道:“吴国近而蜀国远,要是蜀国得知我们要进剿,势必会回师与我们决战,到时战争就没完没了。如今刘备一怒之下兴兵攻吴,若听说我们也进攻东吴,就知道东吴必亡。他一定乐意与我们共同瓜分,绝不会改变主意去拯救东吴。”

言下之意,攻蜀是没有胜算的,当年以曹操之智慧,尚且丢了汉中,何况他人呢?相反,攻吴则吴国必灭,到时天下只剩下魏、蜀两强,魏强蜀弱,魏优势明显。

曹丕不听,接受了孙权的请降。

对孙权来说,这是千钧一发的时刻。

若不是死得早,曹操一定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一鼓作气先灭了东吴。曹丕毕竟不是英雄,否则三国的历史将就此结束。看来幸运女神还是垂青了孙权,当然,这个运气也是他主动争取来的。为了表示诚意,孙权把先前被关羽俘虏的于禁送还给魏国。曹丕故意让人画了“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伏”等像,羞辱于禁。于禁见状不禁大为羞惭,不久后竟一命呜呼。

看来曹丕的气量,与父亲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除了遣回于禁之外,孙权还送回两名于禁的部将,一个是护军浩周,另一个是军司马东里衮,想让这两人在魏帝曹丕面前美言几句。

曹丕接见浩周与东里衮,问道:“依你们之见,孙权臣服这个事是不是可信呢?”

东里衮认为孙权归附只是权宜之计,他肯定不是真心实意地臣服的。浩周则拍着胸脯,信心满满地说:“孙权定会臣服。”为什么呢?他解释说,孙权言辞极为谦卑恭敬,态度非常诚恳,其归降之心,就像嗷嗷待哺的小孩翘首以盼父母一般。浩周甚至用全家人的性命为孙权打包票,认为他一定会真心归降。

浩周这么一说,曹丕听了很开心。自己现在乃是皇帝,理应“恩泽天下”,为了显示自己怀柔天下的宽广胸襟,他加封孙权为“吴王”,并加“九锡”。从曹丕羞辱于禁一事,可见他不过是气量狭小之辈,可他却偏偏要装出豁达大度的模样。

刘晔对曹丕的做法实在无法理解,没出兵灭了孙权就是大错了,有必要这样拉拢他吗?刘晔不客气地指出:“孙权虽有雄才大略,也不过是前汉的骠骑将军、南昌侯罢了,官轻势卑。陛下如果实在不得已接受他的投降,也只可擢升将军名号,封其为十万户侯,怎么能一下子就封王呢?”

皇帝有皇帝的思维方式。在曹丕看来,孙权是可以争取的。在此之前,孙权与曹操便有过一次默契,双方合谋除掉了关羽。相比之下,刘备是不可能投降的,对曹魏威胁也更大。曹丕的用意是以孙权牵制刘备,等到两方杀得筋疲力尽时,自己就可以从容地出来收拾残局了。

政治,就是博弈,是赌局。

不管怎么说,孙权赢得了喘息之机,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刘备的入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