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荆州的后遗症(1 / 1)

事情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与“老奸巨猾”的刘备相比,孙权还是嫩了点。

赤壁之战后,周瑜力主挥师西进,夺取巴蜀之地。可惜的是,周瑜英年早逝,终究未能完成心愿。当时北方中原地区已悉数落入曹操之手,孙权欲扩张地盘,只能西进巴蜀。这时,刘备跳出来反对,他慷慨激昂地说:“我们与刘璋乃是同一阵线,怎么能内斗起来,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呢?况且我与刘璋是同族,共同辅佐东汉朝廷,恕我不能从命。”

影帝刘备的表现令人鼓掌。

孙权不理他,派奋威将军孙瑜率领水师西进,欲直捣益州。这时孙权发现自己干了一件傻事,把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居然翻脸不认人,不肯让东吴水师通行。为了阻止孙瑜水师西进,刘备派船队封锁夏口江面,以武力对峙。他还义正词严地说:“若非要夺取蜀地,我宁可披头散发逃到山林之中,也不能失信于天下。”俨然是正义的化身。

当时关羽驻军于江陵,张飞驻军于秭归,诸葛亮驻军于南郡,刘备则据守孱陵,东吴水师想穿越长江水道,非得与刘备拼命不可。孙权傻了眼,他娘的,这荆州之地明明是俺借给你的,俺是房东,你就是个租户,没给你收租,你倒嘚瑟了。

不错,刘备真的嘚瑟了。他没有“借”的概念,借的一方是老爷,出借的一方是孙子,自古皆然。

孙权吹胡子瞪眼,暴跳如雷,可是除了承认自己当初太天真,他还能做什么呢?无奈之下,西取川蜀的计划算是泡汤了。

倘若刘备真的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充满正义,孙权也就忍忍气、吞吞声得了,只是刘备偏偏干了不公道的事,他把刘璋拉下马,把川蜀收入囊中。这岂非给孙权扇了一记大耳光吗?眼冒金星的孙权勃然大怒,嘶声吼道:“你这个老滑头,竟敢对老子耍阴谋诡计!”(猾虏,乃敢挟诈如此!)

孙权的暴怒,只能换来刘备不怀好意的冷笑。老子雄踞川蜀,怕你个鸟!

大哥如此,小弟的气焰自然嚣张。关羽的地盘紧挨着鲁肃的,活着的武圣并不像死后的武圣那样在道义上毫无亏欠,要知道,江陵之地原本是周瑜的地盘,他非但没有丝毫感恩之心,反倒不时找借口挑衅鲁肃,企图挑起战争。

鲁肃夹起尾巴,赔着笑脸,对关羽还是那么友善。有什么办法呢?出借荆州是他的主意,现在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是一肚子苦水没地方倒。

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有借就得有还,孙权决定讨回荆州。他派诸葛瑾入蜀——诸葛瑾是诸葛亮的老哥,哥俩各效其主。

刘备耍赖了,他找了个理由:“我要进攻凉州,等攻下凉州,一定交还荆州。”

“呸!”孙权压根就不信:等你坐大了,还还个屁!

他恨恨地说:“不想还就说不想还,空口说什么白话,不过就是想拖延时日罢了。”

本来就是孤的地盘,我要拿回来还用得着你同意吗?孙权找了三个人,分别挂长沙太守、零陵太守、桂阳太守的大印,走马上任。东吴任命的三位太守还没走到目的地,便被关羽派人一阵痛扁,鼻青脸肿地逃了回去。

有个问题,史料语焉不详。

荆州的归属权究竟是谁的呢?为什么孙权要接管南荆州之地,而非北荆州之地呢?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手夺取荆州六郡之地。孙权夺得北荆州,包括南郡与江夏郡;刘备夺得南荆州,包括零陵、长沙、桂阳、武陵四个郡。不过我们必须看到,当时刘备的力量是很弱的,仰赖于东吴而生存,实际上只是东吴的藩属。在孙权看来,荆州之地应该属于自己,而非刘备。

现在刘备既已有了益州之地,理所当然应归还荆州。岂料东吴派去的几个太守,都灰头土脸地被赶回来了。

孙权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吕蒙带着两万人的东吴兵团杀入荆州,直扑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这一击,着实令关老爷狼狈不堪。打从刘备去了西蜀,关羽便是荆州地界的土霸王,嚣张是嚣张,就是兵力有限。长沙、桂阳两郡远远望见吕蒙的旗号,一箭不放,投降了。只有零陵没投降,太守郝普乃沽名钓誉之徒,自认为老子乃忠义之士,岂可背主投降呢?

远在益州的刘备急急奔回荆州公安,跟拜把子兄弟关羽会合。武圣何许人也?他拍拍胸脯对大哥说,放心,包在俺身上,就凭这把青龙偃月刀,还夺不回三郡吗?

孙权也没闲着,亲自跑到陆口(鲁肃防区),派鲁肃带着一万人马赶到益阳,阻击关羽的南下兵团。不过,关羽是个狠角色,鲁肃未必挡得住。能挡住关羽的人,只有吕蒙。一纸手令从陆口翻山越岭送到零陵城下,统帅的指示是:放弃攻城,北援鲁肃。

吕蒙把孙权的手令揣入怀中,置之不理,若无其事。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零陵已是到手的肥肉,不吃白不吃。那孙权的指示怎么办呢?鲁肃虽有压力,与关羽对峙几天没有问题,而吕蒙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一天能攻下零陵?这种想法未免太荒诞了吧。卓越人物与凡夫俗子的区别,就在于能看穿现实隐含的荒诞。零陵守备的弱点并不在于城墙不够高不够厚,而在于太守郝普。郝普本质上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只要撕破他的心理防线,就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不是一场刀光剑影的战斗,而是一场心理较量。吕蒙双管齐下,第一管是重兵包围零陵,营造攻城的假象;第二管是派说客入城,游说郝普。

说客邓玄之是郝普的老友,他为郝普带去吕蒙的话。吕蒙先给郝普脸上贴金,称赞他的忠义精神,继而指出他的抵抗毫无意义。刘备远在汉中,关羽远在江陵,零陵已是孤城,不可能有援军到来,沦陷只是迟早之事。若负隅顽抗,枉送性命,有何裨益?

这是大谎言。

吕蒙明明已知晓刘备到了公安,关羽正急速南下,偏欺郝普蒙在鼓里。天真的郝普听信了老朋友的游说,没有援兵,他真的能做到取义成仁吗?想当仁人义士那么容易吗?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真正不怕死的人是少数,其中不包括郝普。郝普放弃抵抗,献城投降。吕蒙不放一枪一箭,仅以区区几句话,就夺取了零陵。这就是智慧。当然,后来郝普得悉关羽大举南下的消息,捶胸顿足,追悔不及。

夺下零陵后,吕蒙留兵驻守,自己挥师北进,与鲁肃会合。

面对杀气腾腾的关羽,鲁肃是迎战呢,还是谈和?

鲁肃联刘抗曹的战略思想一直未变,他不想与关羽兵戎相见,伤了和气,因此力主谈和。问题是,关羽恃其武力,凶神恶煞,能与之谈判吗?其他将领纷纷摇头,力劝鲁肃不可贸然前往。鲁肃说:“事到如今,还是得开诚布公。刘备固然忘恩负义,不过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关羽又怎么敢谋害我的性命呢?”

一封邀请书送到关羽手中,鲁肃邀请关羽会晤,关羽同意了。这次会晤气氛还是紧张的,双方人马都驻扎在百步之外,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局。关羽与鲁肃各带几名将领,单刀赴会。会议一开始,鲁肃率先开火,指责关羽拒绝归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实是背信弃义。

大家都知道,关羽这个人比较好面子,以忠义自诩,他对鲁肃的指责不以为然,反驳道:“乌林之战(即赤壁之战),左将军刘备身在战场,勠力破敌,难不成就没有一点功劳吗?连一块地也分不到吗?足下竟然带着人马前来抢地盘,也太不公道了吧。”

鲁肃说:“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初我在长坂见到刘豫州时,刘豫州只有那么一丁点部队,连个校尉都抵挡不住,可谓穷途末路,士气衰弱到极点,还打算远逃到苍梧,那时哪能想到有今天!我主公怜悯刘豫州无立锥之地,不吝惜自己的土地与民力,让你们有个庇身之所。岂料刘豫州自私自利,虚情假意,有负恩德。如今既已得西蜀之地,又企图吞并荆州。这种事即便是普通人也做不出来,何况是一位领袖人物呢?”

这些都是大实话,没有孙权及时出手相救,刘备与他的兄弟们都不知死哪去了。

听到这话,关羽自知理亏,哑口无言。

正好这个时候,曹操大举讨伐汉中张鲁的消息传来。刘备若一意孤行,与孙权开战,恐怕会死得很难看。双方谈判后达成协定,把荆州一分为二,以湘水为界,以东归孙权,包括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西归刘备,包括南郡、零陵、武陵。

这个方案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彻底地解决荆州土地争端。刘备要防备曹操进攻西蜀,孙权则想趁曹操西征时北上攻取合肥,两人有自己的算盘,只能把荆州问题暂且搁置。

然而,荆州问题始终是悬在孙权与刘备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总有一天双方会大打出手。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局势出现微妙的变化。

这一年,孙权与曹操达成暂时和解,东吴在名义上屈从于中央政府,不过仍保留自己的独立性。这标志着孙、刘共同抵抗曹操的统一阵线瓦解,在孙权看来,刘备的威胁甚至要比曹操还大,因为在荆州地盘上,双方势力交错,擦枪走火不可避免。

同样在该年,联刘抗曹的核心人物鲁肃去世。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从这点看,刘备是厚黑的,孙权的不满也在于此。尽管荆州问题曾引发双方的军事冲突,但最后仍以和解告终,未酿成大规模的战争,这全赖鲁肃能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正是因为荆州未酿成战乱,孙权与刘备才能频频集中力量击退曹操的进犯,最终实现天下三分的版图。

不过,有所得亦有所失。

鲁肃对刘备势力的扩张持纵容态度,无疑是养虎为患。镇守荆州的关羽飞扬跋扈,已然成为孙权的心腹之患,倘若还睁一眼闭一眼任其捣乱,东吴也没有太平的日子。有一个人对关羽的威胁有深刻的认识,此人便是吕蒙。在孙、刘还处于蜜月期时,吕蒙便提醒过鲁肃,要担心关羽的挑衅,他还赠予鲁肃若干锦囊妙计以备不时之需。

鲁肃的去世,让孙、刘之间的摩擦失去了润滑剂。时任东吴左护军兼虎威将军的鹰派人物吕蒙接替鲁肃之位,任汉昌太守,直接负责对关羽的监视。

荆州表面上仍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坐镇公安的关羽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他利用荆州无战事的良机,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势力越发强大。随着孙权、刘备与曹操分庭抗礼局面的出现,中原一些对曹操心怀不满的人也加快反叛的脚步。

一起政变正悄然酝酿。

政变的策划者金祎(yī)伙同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以及吉本的儿子吉邈、弟弟吉穆等人,密谋在许都起事。许都虽在名义上是帝国之都,曹操却不在这里办公,而是躲在老巢邺城,遥控中央。当时曹操派亲信丞相长史王必到许都总管政务,金祎等人计划发动兵变,杀死王必,控制中央,而后进攻曹操所在的邺城。

就凭这几个人,妄想与曹操对抗,这可能吗?

金祎等人认为,只要政变成功,与荆州的关羽联合,有关羽作后盾,就算打不赢曹操,至少也有个退路吧。

不过,计划虽好,实现起来难度太大。政变者只拼凑出一千多人的部队,以此乌合之众要攻陷京师,实属不可能的任务。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正月,新年的喜庆之气还没过,叛军突然发难,夜袭丞相长史王必。王必被突如其来的政变搞懵了,在战斗中肩膀挨了一箭,险些小命不保。他仓皇而逃,逃到许都南城,惊魂稍定,召集禁卫军发动反攻。叛军一千多人的乌合之众焉是正规军的对手,很快就被剿灭,参与叛反的主谋遭到残酷镇压,全部被斩首示众。

许都政变后不久,宛城又爆发了一起兵变。

宛城是南阳治地,前文说过,南阳是光武帝刘秀的故乡,也是荆州最大的一个郡。荆州本是刘表的地盘,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刘备各占荆州一块地盘,荆州也成为三方势力角逐的重点。三方都派出得力干将镇守各自地盘,其中曹操派征南将军曹仁驻军于樊城;刘备派自己的小老弟关羽坐镇公安;孙权则把智慧超群的吕蒙派去监视关羽。

随着关羽势力日盛,曹仁压力山大,不时向州内各郡摊派各种苛捐杂税及差役,作为大郡的南阳更是倒了霉,百姓苦不堪言。宛城守将侯音趁机起事,试图南联关羽,割地自雄。宛城兵变后,南阳太守东里衮落荒而逃,被侯音派出的骑兵追上,成为阶下之囚。

不过,侯音却犯了一个大错误,这个错误最后让他葬送了性命。

时任南阳功曹的宗子卿忽悠他说:“足下顺应民心而举大事,远近莫不望风归附,只是您抓了太守东里衮,这样做一点好处也没有,何不干脆放了他呢?我与足下同心勠力守城,等曹操派兵前来镇压,关羽的援兵就会到。”

侯音毕竟是个武夫,耳根子软,听了宗子卿的忽悠后,便同意释放南阳太守东里衮。岂料当天晚上,宗子卿便与东里衮一起逃走了,还纠集了一支残余部队,反攻侯音。正好在这个时候,征南将军曹仁也亲自带着人马从樊城杀到宛城,与宗子卿会和后,势力更强了。

曹仁来得好快,这大大出乎侯音的意料。

在此之前,侯音已经写了封信给驻扎在公安的关羽,将其结为外援,以为上了保险,遂十分安心。哪知曹仁进军神速,而宗子卿又突然叛反,侯音优势尽失。曹仁是曹操的堂弟,长年跟着曹操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侯音据宛城而反,就是挑战曹家的权势,曹仁眼中焉能容下这粒沙子。所以他马不停蹄,一鼓作气杀到宛城。

在曹仁与宗子卿的反扑下,侯音连一个月都没撑住,宛城被攻破,自己也送了脑袋。为了杀鸡吓猴,曹仁竟然下达屠城令,这座繁华的历史名城成为人间地狱,大街小巷堆满男女老少的尸体。当年东汉王朝发迹之圣地,如今成了一座大坟墓。

北方曹操统治的地盘里,谋反、叛乱接二连三。无论是发生在许都的政变,还是宛城的兵变,叛乱者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举动:南联关羽。尽管两地的起事都迅速败亡,但关羽看出来了,曹操横扫天下的鼎盛时代过去了,一场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关羽当然不肯白白浪费这样的机会,只要自己主动出击,攻城略地,势必还会有更多的曹军将领倒戈。

时不我待,北伐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