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孙贲与樊能、张英的部队相持一年多,互有胜负。
此时的孙策却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他还太年轻,以致在混乱时局里找不到明确的方向。幸好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给他指了条明路。这个人名叫朱治,曾是孙坚的部下,他认为袁术并非雄才伟略之人,也没什么道德修养。他对孙策说:“袁术这个人靠不住,不如返回家乡,夺取江东。”
言外之意,何必要倚靠袁术呢?靠自己打出一片新天地,岂不快哉。
被袁术接连忽悠后,孙策对这个土霸王失去了信心,朱治的话令他眼前一亮,以孙氏在江东的影响力,何愁不能成就大业呢?所谓江东,就是长江以东,长江流经安徽后,流向呈“西南—东北”走向,江东之地,大体上就是古代吴越之地,包括吴郡、会稽、丹阳几个郡。
孙策决心已定,便去对袁术说:“我家族在江东有些影响力,我愿前往助舅舅吴景讨平横江。只要攻取横江,便可返回吴郡招兵买马,到时募兵三万,可以辅佐使君平定天下。”
袁术是只老狐狸,岂能看不出孙策打的小算盘。他两度忽悠孙策,情知这个小子对自己深怀不满,想单飞了。要不要放孙策走呢?袁术一合计,吴郡有扬州刺史刘繇,会稽郡有太守王朗,孙策手下只有区区一千多人,就算去了,也成不了大事。既然如此,还不如放他回去,省得怨气太重。
就这样,孙策带着一千余人与数十骑出发,前往与舅舅吴景会合。袁术还是小看孙策了,他一边行军,一边招兵买马,一路上队伍增加到五千人。抵达历阳后,孙策写了一封信,快马送到好朋友周瑜手中,邀请周瑜与自己并肩作战,联手开拓伟大的事业。
孙策之所以第一时间想到周瑜,不仅仅是因为过去的友谊,更因为周瑜的才华横溢。孙策后来评价他是“英隽异才”,孙权则称他“胆略兼人”,刘备赞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从这些评价,可以看出周瑜的确非同寻常。
周瑜的伯父周尚是丹阳太守,周瑜到丹阳去见伯父,正好接到孙策来信,遂领一队人马前往相迎,并带去了孙策急需的粮食物资。孙策见到周瑜,大喜道:“有你相助,定能马到成功。”
此时孙策与周瑜都还不满二十岁。
自古英雄出少年,正是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孙策得到周瑜相助,大举进攻横江、当利,连连击破刘繇的部将樊能、张英等。一年来的相持局面迅速被打破,孙策挥师渡过长江,兵锋所至,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孙策横扫江东,百姓最初是很害怕的。虽说孙氏家族名望很高,但谁也不知道孙策究竟是个好小子还是坏小子,是救世主还是混世魔王。百姓尚且战战兢兢,江东官吏更不用说了,纷纷躲到深山老林去了。
别看孙策还只是毛头小子,他是有志向的,想干大事。想干大事,就必须得到父老乡亲的支持,否则怎么立足江东,又怎么招兵买马呢?孙策比起刚出道时要成熟许多,他严令军队禁止打家劫舍、杀人放火,连乡亲们的鸡呀、狗呀、菜呀都不能抢,违令者严惩不贷。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制约下,战士们秋毫无犯,表现出子弟兵本色,百姓见状,担忧与恐惧烟消云散,大家纷纷宰牛送酒,犒劳军队。
孙策所过之处,民心归附,除了军队秋毫无犯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个人魅力。可以说,孙策是极富人格魅力的人。
首先他的形象不错,《三国志》形容他“为人美姿颜”,江东百姓称他为“孙郎”。郎本是指少年男子,在汉魏时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就是指风流倜傥的美男子,像周瑜就被称为“周郎”,而像张飞这样目如铜铃的粗人,就不好称为“张郎”了;其次,他有幽默感,为人风趣,史书说他“能笑语”;其三,他心胸宽广,从善如流,这点从他向张纮求教、听从朱治建议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其四,他善于用人,其麾下许多将领,后来都成为东吴名将,比如周瑜、黄盖、程普、吕蒙、韩当等。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却已成为独当一面的领袖人物,孙策可谓是人中之杰矣。正是这种非凡的人格魅力以及正义之师的光辉形象,令江东百姓及士人对孙策十分拥护,尽心效力。赢得民心,是孙策得以立足江东的根本。
不过,刘繇的实力也不可小觑。
刘繇毕竟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扬州刺史,得到了一些郡县长官的支持。彭城相薛礼、下邳相笮(zé)融共同尊刘繇为盟主,联合起来对抗孙策。
彭城与下邳都是隶属徐州,怎么跑来蹚这浑水呢?
说起下邳相笮融,他倒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名人。提起佛教,我们总是想起慈悲为怀,可是笮融就是披着袈裟的恶狼。笮融与其说是信仰佛教,不如说他企图通过某种神力的庇佑,让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表面上看,他十分虔诚,修寺庙、建佛塔、造佛像,搞得轰轰烈烈。他还不遗余力地推广佛教,命令下邳的百姓都得诵读佛经,还从其他郡招来五千多名信徒。每当佛祖生日,还要搞盛大的浴佛会,耗费的钱财数以亿计。
徐州刺史陶谦也被这个家伙给蒙骗了,还以为他一心向佛,自然是公正无私,遂令他负责监督下邳、彭城、广陵三郡的粮运。岂料笮融利用此机会,大肆贪污,中饱私囊。后来曹操与陶谦战争爆发,笮融一看大事不妙,遂逃往徐州南部的广陵郡,投奔广陵太守赵昱。赵昱对他好生款待,怎知他贪图财物,居然趁赵昱喝醉酒时,把赵昱一刀结果了,纵兵大掠。当时身为彭城相的薛礼因与陶谦不合,率部撤到长江南岸秣陵,笮融把广陵洗劫一空后,也渡江投奔薛礼。如今江东混战,笮融与薛礼便跟随刘繇,共同抗击孙策。
刘繇连连兵败后,在牛渚设下一道防线,但很快被孙策所攻破,粮食与武器损失殆尽。紧接着,孙策兵锋直指秣陵城。此时薛礼屯兵于秣陵,笮融则屯兵于城南,未能阻止孙策的攻势。
孙策果然是江东之虎,越战越勇,打败薛礼、笮融后,又在梅陵之战中大破刘繇军,连下湖熟、江乘等地,一直打到刘繇的大本营曲阿。
正当刘繇焦头烂额之时,他的同乡太史慈来看望他,这让曲阿将领大为振奋,有人便建议刘繇,以太史慈为大将,定能力挽狂澜。
这个太史慈又是何方神圣?
太史慈与刘繇都是青州东莱郡人,比刘繇小十岁。他从小便十分好学,深受时代思想的影响。我们在读三国史时要注意一点,三国历史之所以伟大,在于人物之伟大,而三国人物之伟大,又与东汉之思想潮流有直接的关系。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名节的朝代,史学家司马光曾说:“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也说:“东汉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最美,为儒学最盛时代。”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背景下,汉末三国的英雄名士,在修养品格上,大多都有过人之处。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一书中曾说过一句十分贴切的话:“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一时豪杰志义之士磊磊落落,皆非后人所能冀。”在这些英雄人物中,他特别强调:“太史慈尤为可称。”
自青年时代始,太史慈便表现出卓尔不凡的品格,我们可以借用一些史书记录勾勒出他的画像:气勇胆烈,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旦许诺之事,即便是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
北海孔融也是名重天下的名士,他对太史慈十分仰慕。当时太史慈因为一些事触怒州府,不得不远走辽东避难,孔融与太史慈虽未曾谋面,却时不时派人前去照料太史慈的母亲。后来孔融在都昌被黄巾军所围,危在旦夕。太史慈正好从辽东返回家乡,母亲就对他说:“你跟孔北海没见过面,但他一直很照顾我,如今有难,你应该去帮他。”
太史慈只在家待了三天,就动身赶往都昌,趁着黑夜溜进城去。见到孔融后,他请求带兵出城杀敌,孔融见敌众我寡,没敢让他去,只是坐等援军。等了几天,鬼影也没见着,这时黄巾军已经把都昌城围得水泄不通。孔融想向平原相刘备求助,但敌垒森严,根本就出不了城。
这时太史慈又自告奋勇出城搬救兵,孔融面有忧色道:“你虽勇气可嘉,但这也太冒险了。”太史慈说:“家母让我前来帮助您,就是认为我还有用得着的地方,现在局势非常危急,您就别犹豫了。”孔融想想别无良策,只得应允。
要突出重围,谈何容易?
太史慈想了一个主意。天色刚亮,他便带着弓箭,跨上战马,打开城门出城了,后面还跟着两个骑兵,每个人手上拿着一个箭靶子。黄巾军一看敌人出城了,赶紧动员起来备战。岂料太史慈却若无其事地让那两名骑兵把箭靶子插在地上,然后练习射靶子。射完后,拍拍马回城了。黄巾军一看,原来这位仁兄一大早起来早锻炼呢,真有闲情逸致,于是各自回营去了。
在接下来几天,太史慈天天一大早到城外练习射箭,射完就回城。黄巾军也习以为常,见他出城,就懒得理会。太史慈见敌人已经不再戒备,便在某天出城后,突然扬鞭策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竟从敌人兵营中冲出一条路,杀出重围。黄巾军紧急拦截,冲在前面的人都被太史慈射倒,最后谁也没敢追。
单枪匹马踏敌营,太史慈果然胆力绝伦。
到了平原郡,太史慈拜见刘备,说道:“我乃东莱一鄙夫,与孔北海非亲非故,只是志趣相投,所以同甘苦共患难。如今北海被围,孤立无援,危在旦夕。您有仁义之美名,能救人之急,北海先生对您十分仰慕,特派我冒白刃突重围,万死一生前来求援,请您定要出手相援。”
刘备听罢,不禁对太史慈肃然起敬,同时又有几分沾沾自喜地说:“名满天下的孔北海居然还知道世上有刘备这个人。”他派出三千精兵,与太史慈解了都昌之围。
太史慈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美名就此远扬。
都昌解围后,太史慈又回到老家。在其同乡中,太史慈比较仰慕刘繇。据史书说,刘繇与哥哥刘岱都“有隽才”,《三国志》称他“藻厉名行”,在修养这方面是不错的,同时也指出打打杀杀并非其所长。当时刘繇已去了扬州,太史慈决定前往拜会他。然而这个时候,刘繇却被孙策打得落花流水,老巢曲阿岌岌可危。
太史慈抵达曲阿,对刘繇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当部将提议让太史慈领军出战时,刘繇却拒绝了。他并非出于嫉妒,而是出于面子问题,他是这样解释的:“我如果用太史慈为将,许劭不是要笑话我吗?”
许劭就是搞“月旦评”的那位时尚界权威,专门品评士人,混这碗饭吃的。刘繇这话语焉不详,有点不好理解。或许他觉得自己是堂堂朝廷刺史,有兵有权,却要靠一个外人帮助,若是传到许劭那儿,未免受轻视。倘若这是他的想法,那确实太刻板,既然不能不拘一格用人才,想在群雄逐鹿的舞台混下去是不可能了,出局是必然的。
刘繇没让太史慈当大将领兵出战,只给他一个小任务:前去侦察孙策的兵营动向。太史慈带上一个小喽啰就出发了,不想竟在一个名为神亭的地方遇到了孙策。当时孙策带着十三骑,人数虽然不多,却都是骁勇战将,包括韩当、黄盖等,都是孙坚的老部下。
虽然对方人多势众,太史慈却毫无惧意,照样策马向前,与孙策迎头相向。孙策举枪往太史慈的坐骑便是一枪,太史慈闪过这一枪,孙策趁势伸手一抄,把太史慈背着的手戟夺过来。就在电光火石一刻,太史慈也伸手一抄,把孙策的头盔给扯了下来。两人都没受伤,一个夺得手戟,一个夺得头盔,半斤对八两,互不吃亏,心里却都暗暗称奇,佩服对方的武功。就在这时,两边的人马各自赶来,两人也不纠缠,各自带着战利品回去了。
孙策知道遇到劲敌了,所幸刘繇出于爱面子,并不任命太史慈为大将。不过刘繇手下那些兵将,着实没什么才能,根本没法顶得住孙策的进攻。一战下来,刘繇军队大败,被迫放弃曲阿,退守丹徒。
孙策没费多大劲就夺取曲阿,其父孙坚便是埋葬于此,故而此战胜利意义非凡。此时的孙策非但是个杰出的统帅,在政治上也越趋成熟。他进入曲阿后,马上发布命令,告谕各县:“凡是刘繇、笮融等部众前来自首归降的,一概既往不咎。愿意参军的,一人当兵,免除全家赋税;不想参军的也不会勉强。”
这年头,当兵是条活路,一人当兵,家里其他人可以耕田种地不用交税,何乐而不为呢?命令发布不到十天的工夫,应募者络绎不绝,总计招募了两万多人,还得到一千多匹战马。孙策的兵力一下就膨胀起来,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威震江东。
自孙策挺进江东后,一路势如破竹,势力如滚雪球般壮大。有一个人寝食难安,此人就是袁术。
他本不应该轻易放虎归山。
因为孙策一旦羽翼丰满,必振翅高飞,岂会受制于人呢?
后悔亦无济于事,这时袁术能做的,只是重施故技,表荐孙策为殄寇将军。当年袁术就是采用这种手段拉拢孙坚为自己所用的,只是彼一时,此一时,情形已大为不同。孙坚是远离巢穴作战,故而需要袁术的支持;而孙策则是在老家拓展,如鱼得水。
从东征初的一千多人马,到现在的数万人马,孙策的兵力如同高速成长股,一年之内暴涨数十倍。人多固然力量大,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新兵太多,军队的纪律明显下降了。孙策的部将吕范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对孙策说:“如今将军的事业越做越大,兵士也越来越多,但是军队纪律还有不完善之处,我愿暂领都督一职,帮助将军整饬军纪。”
看到“都督”这个词,很多人会想到地方最高军事长官或军区主帅这种很大的官,其实在东汉,都督有两种含义,一为持节都督,这就是军政大员;一为帐下都督,相当于军队的监督官,一般由偏将、裨将或校尉担任。在孙策军中,吕范是一名高级将领,以高就低,他这是干吗呢?
孙策不解地问:“您是士大夫,又是高级将领,战功卓著,怎么可以委屈您担任小官职去管理军中琐碎之事呢?”
在孙策麾下将领中,吕范是比较特殊的一人。他本是汝南郡的一名小公务员,相貌堂堂,爱上当地富翁刘公的女儿,前往求亲。刘母对女婿的要求是高富帅,吕范又高又帅,但是比较穷,不合刘母心意。倒是刘公有点相人的本事,他对刘母说:“你看吕范像是一个贫穷的人吗?”找女婿,得找潜力股才行。最后吕范如愿以偿地娶到心仪的刘小妹。不知道是不是获得刘家的巨额嫁妆,吕范结婚后,开始发达了。史书说他“好奢”,出手阔绰大方,故而收罗了一大帮门客,有百余人。后来吕范因避难迁居寿春,并结识了孙策。
当时孙策刚到寿春,并没有什么势力,吕范颇有眼光,认为这年轻人不简单,定能成大器,便把手下百余门客交给孙策使唤,自己也经常出谋划策。后来曹操大举进攻陶谦,徐州岌岌可危,孙策担心母亲与弟妹们的安全,打算把他们从徐州江都接回。吕范自告奋勇前往,他带一帮门客到徐州后,被误认是袁术派来的奸细,遭悬赏通缉。尽管如此,吕范还是冒险把孙策的母亲弟妹安全带回来,安顿在吴景家中。这件事,大大拉近了孙策与吕范的关系,两人几乎可以说是一家人。
后来吕范追随孙策参加庐州之战以及东征的一系列战斗,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孙策收编刘繇、笮融等人的军队后,增拨两千士兵及五十匹马给吕范。吕范相当于是纵队司令员,却主动要求担任职位低得多的帐下都督,孙策当然是一脸的困惑不解。
吕范的回答不同凡响,耐人寻味:“您这样说不对。我远离家乡追随将军,不光是为了妻子儿女,也是为实现经世济民的理想。现在我们同坐在一条船上,倘若稍有一事疏忽,大家都得完蛋。我这样做,是为自己打算,不光是为了将军。”
这个回答既不谄媚,又彰显了自己的理想以及甘为螺丝钉的优秀品格。听了吕范这番话,孙策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吕范赴任后,打点军中上上下下的杂事,整饬军纪,在他的努力下,“军中肃睦,威禁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