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三 灭蜀:三国鼎立格局破裂 坚定的主战派:继承诸葛亮遗志的姜维(1 / 1)

蜀国的政治模式与魏、吴两国都不同,刘备死后,蜀国实际上就是虚君政治,皇帝刘禅对国家大政方针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诸葛亮去世后,蜀国不设丞相,以大将军为实际领袖。魏、吴两国也都出现过君主权力被架空的事实,与蜀国有所差异。魏、吴两国都有跋扈嚣张的权臣,甚至行废立皇帝之事,而蜀国历任大将军都比较公忠体国,没有出现严重的内部斗争,因而也没有血腥的杀戮。

在魏、吴两国内乱频频之际,蜀国能独善其身,不能不说是得益于诸葛亮的高瞻远瞩。这位权倾帝国的丞相指定了下两任接班人:蒋琬与费祎。此二人虽非雄才大略之辈,然而品行正直,他们谨小慎微的政策虽毫无扩张性可言,但保住自家一亩三分地还是可以的。

公元247年(蜀汉延熙十年),姜维升迁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执掌中枢大权,在实际上确认他作为接班人的地位。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到,与魏、吴两国权臣搞世袭制不同,蜀国推行的是任人唯贤的制度。诸葛亮没有把大权交给自己的儿子,同样,蒋琬、费祎也没有。

姜维能在蜀国军界、政坛崛起,多多少少沾了诸葛亮的光。

诸葛亮初伐魏国,时任天水参军的姜维前来投诚,深受其器重。诸葛亮称他为“凉州上士”,认为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诸葛亮并不喜欢只知打打杀杀的武将,一名优秀的军官,比砍杀更重要的是要有知识、有信义、有谋略。简单地说,诸葛亮心中完美将领的形象就是儒将,像乐毅那样将军,仁、义、礼、智、信一样不缺。

能达到诸葛亮标准的,或许只有姜维一人。杨仪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但心胸狭隘;魏延极具军事天才,却没有大局观,为报私仇差点令蜀军陷入灭顶之灾。这两个人,在人品上都有欠缺。另一名重要将领、无当军首领王平有勇有谋,也有责任心,但文化水平太低,认得的字不超过十个,没办法成为一把手。

我们来看看时人对姜维的评价。郤正曾在蜀国为官,对姜维是比较了解的,他这样说:“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伯约是姜维的字,郤正说姜维位居上将军,地位比群臣要高,但是从不敛财,既不贪财,也不好色,着实非常难得。郤正还说:“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姜维好学不倦,生活上又很简朴,所以他的口碑是相当好的,你想在品行上找他的缺点,不容易找到。

诸葛亮十分器重姜维,正是因为他文武双全兼品行端正,在蜀军将领中,没有一个人像姜维那样在各方面都无懈可击。诸葛亮去世后,蜀军两大将领杨仪与魏延内讧最终都死于非命,姜维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后来掌权奠定基础。

蒋琬、费祎当权时期,蜀国一改诸葛亮积极进取的政策,趋于保守。姜维是少数坚定主战的将领,主张以武力夺取陇西。蒋琬、费祎毕竟是文人出身,做事小心谨慎,三思而行;姜维则是武人,大刀阔斧,壮志凌云。费祎不认同姜维穷兵黩武的军事冒险计划,有心压制,每次姜维请战,他拨给的士卒不超过一万人。一万人能干什么,不过是小打小闹,隔靴搔痒罢了。

公元253年,费祎被刺身亡。姜维以“卫将军”的身份成为蜀国军队的最高统帅,都督内外军事。蒋琬、费祎那一套乌龟战法很快被丢弃,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姜维对魏国发动一波又一波疾风骤雨般的进攻,原本相对宁静的蜀魏边境再次烽火迭起、战鼓声隆。

蜀国对外战略趋于激进,除了有姜维性格烙印之外,还与当时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有很大关系。司马氏发动政变控制魏国大权后,魏国国内形势趋于动**,内乱频发。对蜀国来说,这无疑是天赐良机,必须赌上一把。

从姜维上台这一年开始,蜀国几乎年年用兵。对姜维来说,这是责任心的体现,是继承丞相诸葛亮收复中原的遗志。尽管姜维的勇气与决心值得赞扬,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倘若我们对这些战争进行复盘,会发现它们对敌人的打击甚微,对自己的损害甚大。为什么会这样,后面分析,这里先看看历年北伐的情况。

姜维总揽军政的这年(公元253年),东吴大将军诸葛恪纠集二十万大军,发动伐魏之战。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盟友,蜀国都得卷入战争。有二十万吴军把魏军主力牵制在东线战场,姜维在西线的胜算就大大增加。由于费祎已去世,姜维投入战争的兵力终于突破一万人,他征用了数万军士。数万是几万,史书上没写。蜀国军队总数大约是十万人,取其一半就是五万。姜维趁魏国西线空虚时进攻狄道,然而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由于备战不足,粮食出现短缺,只能无功而返。

一年后(公元254年),天上掉下一块大馅饼。狄道县令李简由于不满司马氏专权,秘密写信给姜维,请求归降蜀汉。姜维大喜,再次出兵陇西。占领狄道后,姜维挺进并包围襄武城,击破并斩杀敌将徐质,魏军仓皇败退。蜀军趁机连下河间、临洮等地,掠其民而归。不过,史料还有另一种说法,说魏军挫败了姜维的进攻,魏将徐质斩杀蜀将**寇将军张嶷,蜀军败走。

不管怎么说,姜维已经抛弃了蒋琬、费祎的保守战法,全力出击。机会似乎从天而降,公元255年,魏国爆发内战,毌丘俭、文钦起兵叛乱,紧接着司马师去世,其弟司马昭忙于巩固权力。此时不伐魏,更待何时?姜维的伐魏主张遭到征西大将军张翼的极力反对,张翼在朝廷上与姜维展开舌战,他说:“国小民劳,不宜黩武。”

不过,拍板权终究在姜维手中,他不听张翼意见,坚持出击。

姜维领着数万兵马,抵达桴罕,兵锋再指狄道。

魏国征西将军陈泰是沙场宿将,他急令雍州刺史王经先率军驻屯狄道。陈泰知道姜维有两下子,且蜀军训练有素,有相当一部分士兵来自蛮族,凶悍善战,便告诫王经小心谨慎,不要轻易与姜维开战,坚守狄道城,等待自己率主力部队赶到,再从东西两路夹击蜀军。

王经唯唯而去,不料到了狄道后,很快把陈泰的嘱咐抛到九霄云外。当时他辖下的部队与蜀汉军队发生一些零星的战斗,首战不利,损失了一些人马。王经火气上来了:看老子如何教训尔等。他纵兵西渡洮水,直扑姜维主力兵团。

这一冒失的举动,彻底打乱了陈泰的战前部署。陈泰意识到,王经要倒大霉了。姜维远道而来,利于速战,不利于持久战,巴不得一战定胜负呢。这位征西将军立即派出军队前往接应王经,此时一场大血战正在洮河西岸打响,史称“洮西之战”。

雍州刺史王经一向不把蜀军放在眼里,认为蜀军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王经的自负,并非没有理由,他麾下的关西兵团一直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以勇悍而闻名天下。不过,王经忽略了一件事,由于魏国爆发内战,关西兵团中的大量人马被抽调去镇压叛乱,现在这支部队有很多是新兵,战斗经验不足。

王经很快就要为自负付出惨重的代价。姜维兵团在洮水西岸排好兵、布好阵,等着敌人前来送死。无论是军事能力还是经验,王经都远不及姜维。姜维久经沙场,王经岂是对手?战一开打,王经就被姜维打得溃不成军,急忙向狄道城逃窜。魏兵一看主将跑了,哪还有斗志可言,个个撒腿便跑,被蜀军砍杀一万多人。

这是蜀国北伐以来难得一见的大胜仗。

姜维踌躇满志,打算一鼓作气攻下狄道。征西大将军张翼比较小心谨慎,劝阻说:“不要再前进了,否则会反胜为败,画蛇添足。”姜维听了勃然大怒,当初我说要北伐,你张翼要干涉;如今我旗开得胜,你又泼冷水,居心何在!他不听张翼的话,向前挺进,包围狄道。

洮西兵败的消息传到洛阳,新任大将军司马昭大吃一惊,以长水校尉邓艾为安西将军,协助陈泰抵御姜维,并派太尉司马孚率兵西进,作为后续兵团。

征西将军陈泰没有坐等援军到来,他马不停蹄,进军至陇西,摆开与姜维决战的架势。陈泰手下的这支部队只是杂牌军,战斗力并非一流,其部将劝说:“王经刚刚吃了败仗,敌人士气正盛,凭我们怎么打得赢他们?不如先据险而守,等待有机可乘时再进攻,这才是万全之策。”

陈泰不同意,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姜维远道而来,轻兵深入,利于速战速决。王经本该采取高壁深垒固守战术,挫其锐气,但是他竟冒冒失失与敌交锋,中了敌人的诡计。姜维击破王经后,如果挟胜利之威,向东攻取栎阳,夺取粮仓,然后招降纳叛,把羌胡骑兵收为己用,与我争夺关、陇之地,传檄四郡(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四郡),那么我们就倒霉了。”

幸运的是,姜维与王经一样犯了大错,他没有乘胜扩大战果,反而围攻狄道。狄道曾多次遭到蜀军攻击,城堡愈修愈坚固,姜维攻城受挫,错失良机,蜀军士气也因此受影响。由于姜维的军队属于轻兵,缺少重型武器,攻城所需要的大盾牌、冲车、云梯等,得三个月才能完工,堆土丘攻城最少也得三个月。

基于以上几点,陈泰判断:“姜维孤军深入,远离本土作战,粮食供应不上,正是我军迅速前进击破敌人的良机,这就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前有坚城,后有洮水,姜维被夹在其中,进退两难。我们只要占据高山险要地形,扼其咽喉,敌人必不战而逃。”

陈泰对战局洞若观火,胸有成竹。虽说自己的部队只是杂牌军,只要能占据有利地形,控险扼要,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杂牌军亦可有卓越的表现。

事实证明了陈泰谋略的高明,魏国援兵一路西进,在夜色的掩护下,攀上狄道东南处的高山,夺取制高点,兵力部署到位后,燃起烽火,擂响战鼓。

陈泰来得太及时了。这时狄道城已经被围一个多月,不仅伤亡很大,城内也只剩下十天的粮食。王经已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听得东南鼓声四起,望见烽火连天,知道援兵已到,顿时一扫颓废,整军再战。

相反,姜维却相当懊恼。

他不听张翼规劝,一意孤行攻打狄道城,以致先手尽失。没想到魏国援兵来得这么快,按姜维的盘计,魏国在关陇一带的主力部队已在洮西之战中被他打残了,陈泰的杂牌军不足为患,魏国朝廷要从别的战区抽调精锐部队,得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令姜维想不到的是,陈泰凭这支杂牌军就敢前来叫板。

姜维马上命令大军进攻陈泰,怎奈陈泰的部队居高临下,恃险而守,蜀军竟捞不到任何便宜。反击不成,姜维不得不考虑现实处境:蜀军一面是洮水,一面是坚固的城堡,一面是占据制高点的敌军,这样的战斗位置非常不利。陈泰故意放出风声,假装要抄截蜀军后路。姜维大恐,要是后路被抄,就成瓮中之鳖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姜维拔营而走,狄道转危为安。

见到陈泰,王经既惭且愧,感激涕零地说道:“城内粮食已支持不了十天,要是您来得晚些,全城要遭灭顶之灾,一州之地也要沦陷了。”

自诸葛亮北伐以来,蜀国屡屡对关西用兵,所得甚微,影响战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魏国西部统帅表现不俗,前有司马懿,后有郭淮、陈泰等,皆为一时之良将。姜维几度伐魏,均被郭淮、陈泰击退,不能得志于北方。陈泰为人沉勇有大略,做事踏踏实实,绝少虚张声势,是稳定魏国边疆的一员大将。

姜维不听征西大将军张翼的意见,在洮西大捷后没能见好就收,终于导致狄道之役无功而返。不过,洮西一战毙敌一万多人,是蜀国北伐史上的空前胜利,一战歼灭如此多敌军,即便诸葛亮也没做到。凭借这一卓著功勋,姜维由卫将军晋升为大将军。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费祎、姜维先后成为政坛一哥,但三人风格有所不同。蒋琬、费祎自知国小民贫,故而比较保守,把精力花在内政治理上,对外采取守势。姜维则不同,他奉行诸葛亮北伐策略,频频用兵,然而仍然未能打破僵局。

晋升大将军后,姜维屯兵于钟提,开始策划新的伐魏战争。

由于洮西大败,王经被撤职,其部众交由安西将军邓艾接管。当时魏国高层对关西的形势比较乐观,认为姜维屡战屡败,无力发动新一轮进攻。倘若以蜀国之国情考虑,发动一次战争消耗的人力物力巨大,姜维已经连续三年(公元253年至公元255年)发动三次进攻,难道还能在第四年再度出兵吗?他难道比诸葛亮还疯狂吗?

邓艾的看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姜维一定会卷土再来。他从军事角度分析了姜维必攻的五个原因:其一,去年魏军在洮西之战中伤亡惨重,军队遭遇重创,粮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蜀军完全有可能乘虚而入;其二,蜀军上下相互了解,武器锋利,而魏军主将与士兵是新来的,武器也还没全部到位;其三,蜀军用船运输,魏军全靠步行,劳逸不同;其四,魏军必须分兵把守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兵力分散,蜀军则可以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形成局部战场的绝对优势;其五,从粮食补给看,时值六月,粮食成熟,蜀军走南安、陇西可以控制羌人的粮食,走祁山则有千顷麦田,补给不成问题。

最后,邓艾得出结论:姜维有小聪明,有诡计,他一定会发动进攻。

邓艾的判断是对的,该年(公元256年)七月,姜维兵出祁山,他以为魏国势必掉以轻心,可出其不意打敌人个措手不及,不料邓艾早已严阵以待,无懈可击。姜维找不到机会,他没有轻举妄动,悄然放弃祁山,转攻南安郡。

前面分析过,魏国在西线有四大防御区,分别是祁山、南安、狄道、陇西,兵力相对分散。这种情况对防御一方是不利的,因为四个方向都得防,而蜀兵可以集中于一处,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姜维的谋略固然高明,但他遇到邓艾,算是遇到克星了。邓艾早就算计到对手有这么一着,于是抢先一步占据武城山,阻击蜀兵。姜维迟了一步,只得被迫发动强攻,邓艾凭借有利地形反击,蜀军无法取胜。姜维被迫改变作战计划,于当天夜晚渡过渭水,向东奔袭上邽。同时,他派人通知镇西大将军胡济直趋上邽,两军会师后集中力量攻城。

不过,胡济的军队并没有如期抵达战场,姜维已成孤军深入之师。老谋深算的邓艾没有浪费机会,他步步尾随,终于在一处名为段谷的地方追上姜维,果断发起进攻。姜维的部队先是出祁山,后又绕回来出击南安,长途行军,已是师老兵疲,在邓艾的猛击下,只得夺路而逃。

这一战,蜀军伤亡惨重。《资治通鉴》记:“士卒星散,死者甚众。”不仅蜀军士气严重受挫,蜀国国内对姜维的不满情绪也与日俱增,“蜀人由是怨维”。同样是北伐失利,以前诸葛亮五次北伐,久战无功,然而国内没什么怨言,为何姜维会背上骂名呢?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形势不同。

诸葛亮时代,魏国朝廷新立,不少人视之为“伪政权”,认为曹丕篡夺汉室江山,实为汉贼。谁才是汉室衣钵传人呢?当然是盘踞在西南的蜀汉政权。诸葛亮打的招牌是光复汉室、还于旧都,是充满正义感的讨贼战争。到了姜维时代,时间过去二十多年,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国家的看法不同于父辈。统一的大汉王朝已是遥不可及的回忆,三国存在时间已久,谁也打不过谁,国家一分为三,大家也习惯了。新的一代人,不再追求高不可攀的政治理想,而是追求实实在在的幸福,什么正统不正统,没有人爱理会。战争是花钱还要死人的事,军费最终都要扣在百姓头上,士兵多来自百姓之家,打了胜仗好歹能激发爱国情怀,要是败了,理所当然民怨沸腾。从公元253年到公元256年,姜维连续四年发动四次战争,不仅民间反对,朝廷、军队中反对的呼声也很高。

姜维不得不做出检讨,仿诸葛亮旧例,自贬为卫将军,行大将军之事。

一年后(公元257年),魏国再次动**不安,征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叛乱!自从司马氏夺权以来,魏国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叛乱接二连三,无有尽头。为了平定叛乱,司马昭从关中抽调大批军队前往淮南,对姜维来说,这又是一次天赐良机。

姜维又率领数万人马,奔袭秦川。此时陈泰已被调回朝廷,由司马望出任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鉴于叛乱不断,司马氏不仅要掌控中央大权,同时也要把地方军队牢牢握在手中。司马望与安西将军邓艾掂量了一下,己方兵力不足,不能硬拼,便祭出乌龟战术,只守不攻。姜维进抵芒水(今陕西周至县)后,安营扎寨,天天叫阵,魏军置之不理,双方陷入僵持局面。

蜀在三国中实力最弱,只是据有山川之险,才得以割据西南。以弱国频频出击强国,劳民伤财,实是得不偿失。从诸葛亮到姜维,蜀国对魏国发动的进攻已经不下十次,但战略意图十分不明确,没有一以贯之的长期计划。姜维与诸葛亮一样,一会儿攻击陇西,一会儿攻击关中,在战术上或有一二小胜利,在战略上着实乏善可陈。蜀军的战斗力不弱,但只长于野战,而短于攻坚。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倘若遇到敌人坚守不出,几乎都会没辙,粮食一吃完,必定退兵。攻城战的短板问题不解决,北伐就毫无意义可言,敌人只要玩乌龟战术,你就寸步难行。

对姜维的穷兵黩武,很多人是不满的。

时任蜀国中散大夫的谯周写了一篇《仇国论》,分析弱国能战胜强国的原因与策略,实际上是批评姜维的军事冒险主义。在这篇论文中,谯周分析当时局势,说“我与彼皆传国易世矣”“君臣久固,民习所专;深根者难拔,据固者难迁”。魏刚取缔汉室,大家骂曹氏为逆贼,几十年过去了,谁还记得大汉帝国,谁还记得汉献帝?诸葛亮“光复汉室”的口号,在姜维这个年代已经失去号召力了。

那么,作为弱国的蜀汉要如何对付强大得多的曹魏呢?谯周提出几个看法:其一,要有忧患意识。“有忧者常思善”“思善则生治”,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其二,要注重百姓生计。“民之疲劳则骚乱之兆生”“如遂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征伐不休只会导致国家土崩瓦解。这是批评姜维频年用兵、劳民伤财。谯周以商汤、周武之故事,认为“智者不以小利移目”,应该“时可而后动”“不再战而克”,要么不打,一打就要制敌于死命,像姜维这样年年出兵,搞得全国军民都疲劳不堪,国家肯定撑不下去。

这些话对姜维没有任何作用。姜维与诸葛亮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国家本就弱小,不进则退,不积极进取只能走向覆没。然而,姜维与诸葛亮一样,用兵乏善可陈,不具备韩信那种诡计多端、变化莫测的风格。魏国的动**给了姜维很多次机会,可惜他一次也未能把握住。

与司马望、邓艾相持几个月后,时间已到了公元258年的春天。魏国内战地硝烟散去,诸葛诞的叛乱以失败而告终。消息传到关西,姜维情知机会已丧失,遂撤军而去,返回成都。这一次北伐,又是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