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兵败后,刘备只身逃到白帝城,陆陆续续收拢了一些残兵败将。他一生遭遇挫折无数,总是愈挫愈勇,屡败屡战,最后奇迹般地改写了人生命运。眼看时来运转,打下一块根据地,开国称帝,也算是风光无限。不意命运无常,他遭遇了人生最大的一次耻辱,仿佛从高高的云端狠狠地摔落在地上。
他没有回成都,而是滞留在白帝城。都说刘备脸皮厚,其实再厚也有限度,他无颜见成都的父老乡亲,他把人家的子弟送到战场,这些人多数都没能活着回来,他无法直面千万双饱含怨恨的目光。他病倒了,一方面是惊惶逃亡后的心力交瘁,另一方面是报仇无门的苦闷与丧师的耻辱,双重打击压垮了这位铁一般的汉子。
刘备的病越来越重,原本体格健壮的他日渐消瘦,吃药也不见起色。大家都预感到大事不妙,在这种情况下,留守成都的新帝国丞相诸葛亮来到白帝城,以备不测。
对于一个新政权,军事上的失利往往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危险的便是内部的叛乱。就在诸葛亮前往白帝城时,一场叛乱爆发了。
叛乱发生在汉嘉(今四川雅安)。时任汉嘉太守的黄元与诸葛亮向来不睦,据史书载,黄元为人“凶暴”,素无恩信。诸葛亮以霹雳手段治蜀,用法比较严峻,想必黄元早就上了他的黑名单。诸葛亮迟迟没有动黄元,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刘备当年夺取蜀地并不十分光明正大,为了维系统治,不得不平衡各方力量,留用不少旧官员。黄元仗着有刘备撑腰,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
现在刘备病重,黄元心里犯嘀咕:若是刘备死了,想必诸葛亮就会掌权,这对自己十分不利。他转念一想:这年头靠枪杆子说话,谁的拳头硬,谁就有发言权。刘备都成光杆司令了,我怕什么呢?老子也有兵,就不会占山为王,割地自雄吗?区区一个诸葛亮,我怕他个鸟!
于是黄元据汉嘉郡起兵作乱,叛军火烧临邛城,成都为之震动。
这时诸葛亮已离开成都,成都守备空虚,防御力量相当薄弱。倘若叛军攻城,成都守得住吗?留守太子阿斗(刘禅)才十六岁,面对叛军突然发难,他手足无措。幸好治中从事杨洪沉着冷静,马上召集陈曶、郑绰等将军开会,商讨平乱事宜。
在军事会议上,诸将分析叛军的战略企图,认为黄元的叛军很可能有两个选择:其一,进攻成都,因为成都是蜀国首都,守备又较薄弱;其二,叛军可能经越巂南下,占领南中之地。
杨洪冷笑道:“黄元为人残暴,毫无恩信可言,依我之见,他没有能力进攻成都或南下南中。他最可能的一条路,便是沿着青衣江顺流而下,若是打探到主上的病好了,就负荆请罪;若是发现情况有变,就逃往吴国求个活路。”
杨洪认为黄元没什么本事,人品又差,干不了什么大事,不必担心。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他所料,蜀政府军人数虽然不算多,对付黄元却绰绰有余。黄元的部下没几个愿意为他卖命,一战即溃。黄元落荒而逃,正如杨洪所说的那样,他没有逃往南方,而是乘船沿青衣江东下。早埋伏在南安峡口的陈曶、郑绰两将突然率舟师杀出,把黄元逮个正着,就地正法,斩首示众。
这场叛乱很快被镇压下去了,没有危及蜀国的根本。
反思东征,刘备颇有悔意。
现在他是皇帝,皇帝应该有皇帝的胸襟,而不是意气用事。他的志向是重振汉室,而不能只顾及自己的私人恩怨。与孙权相比,北方的曹丕才是最大的敌人,中原才是他的梦想。他不由得想起先祖刘邦,刘邦被封为汉王时,只有汉中之地,比自己的地盘还要小,小又如何,不还是笑到最后吗?不也成为最终的胜者吗?当年的项羽,比现在的曹丕更加强大,刘邦为什么能克敌制胜呢?在于他有胸襟,能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谋大敌。如今放眼天下,能够联合的力量只有孙权,可是自己非但没有采取统战政策,反而以武力挞伐,最后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岂非是自己鼠目寸光吗?
一步棋走错了,足以成为千古之恨,刘备光复中原的梦想注定无法实现,老天爷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诸葛亮的到来,令刘备有几分宽慰。
自“三顾茅庐”以来,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崛起做出巨大的贡献。“隆中对”是诸葛亮提出的战略方针,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战略计划。在刘备寄人篱下、毫无头绪之时,诸葛亮给他指明了一条道路。没有诸葛亮的战略主张,刘备恐怕还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没有根据地的流寇。
诸葛亮不仅是第一流的战略专家,也是第一流的政治家。这一点在三国时就已得到公认,甚至敌人也不能不承认。魏国著名谋士贾诩说“诸葛亮善治国”,刘晔说“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刘备入主益州后,便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每当刘备领兵出征时,诸葛亮就坐镇成都,负责后方事务以及前线补给。这时他充当的角色,十分类似西汉初的萧何。刘备称帝后,诸葛亮成为新帝国的丞相,录尚书事,总揽政事。
在我们的印象里,诸葛亮是个温文尔雅之人,其实他是有霹雳手段的。他主张以严刑峻法治国,一方面是因为蜀地在刘璋统治时法网宽松,政府没有威信;另一方面是因为刘备手下的将领们个个飞扬跋扈,毫无军纪观念,流寇思想严重,难以约束。这种情况给蜀汉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比如说关羽与张飞,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一个藐视同僚,一个苛待士兵,最后都死于非命。再比如说刘封,自恃为刘备养子,拒援关羽,逼反孟达,也是目无军纪的典型。我们必须看到,诸葛亮虽有心整饬法令纪律,权力却比较有限。不要说关羽、张飞这些人他碰不得,就是黄元这样的地方大员他也碰不得。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他有一个原则,就是尽量不去冒犯刘备。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并没有阻止刘备东征。
诸葛亮是反对东征的,但他并没有劝阻,这是为什么呢?在劝阻东征的人中,说话最有分量的是赵云,他在蜀汉军队中的地位与关羽、张飞相当,他反对的结果是被刘备弃而不用,在夷陵之战中,我们没看到赵云的影子。另一个极力反对东征的秦宓更倒霉,被逮捕下狱。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有自己的顾虑:自己的老哥诸葛瑾是东吴重臣,若是劝刘备不要攻吴,不免会被人怀疑别有用心;况且这个时候刘备被复仇的念头冲昏了头脑,没有理智可言,就算劝也是白劝。
在诸葛亮看来,能够劝阻刘备的只有一个人,只是此人已经死了。这个人就是法正。刘备能夺得益州,法正是第一功臣,可惜他在刘备称帝前一年去世了。法正性情耿直,好恶分明,有智慧,有谋略,后来诸葛亮不无惋惜地说:“如果法正还活着,一定会阻止主上东征;即便东征,也不会败得这么惨。”
法正死了,关羽、张飞也死了,晚年的刘备有一种凄凉感,所幸的是诸葛亮还在。此时的刘备卧病不起,身体每况愈下,他也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是时候交代后事了。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三月,病危的刘备唤来诸葛亮,握着他的手说:“先生的才华十倍于曹丕,必定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业。如果我的儿子可以辅佐,先生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成材,先生可取而代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虽说刘备的话里不无作秀的成分,却也是他的心里话。刘备是比较看重江湖义气的,即便当了皇帝也没改变。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刘禅只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不知军旅之艰辛,不知创业之艰难,更没经历过大风大浪,资质平常,难堪大任。诸葛亮是治世之能臣,他来统治国家更合适。
诸葛亮感动得流下两行眼泪,他动容地说:“臣愿竭肱股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就叫士为知己者死。想当年自己只是一文不名的书生,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他的才华才有用武之地。他只有竭忠尽智,辅佐刘禅,才对得起刘备的知遇之恩。
这也是肺腑之言。
刘备很欣慰,他写了封信给太子刘禅,说道:“人要是活过五十岁,就不能叫早夭了,我今年已经六十多了,没有什么遗憾,所牵挂的只是你们兄弟三人(刘禅、刘永、刘理),你们要努力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贤德才可服人。老爹我德行浅薄,不值得你们效仿。你要与丞相共同治国,把他当作父亲对待。”
他指定丞相诸葛亮为辅命大臣,尚书令李严为副臣,共同辅佐刘禅。
安排完后事,刘备生命之烛已燃到尽头了。
该年四月,一代枭雄刘备撒手人寰。
刘备没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心愿,但他绝不是个失败者。与曹操、孙坚父子相比,他的奋斗更加艰辛。他没有官宦背景,没有家族势力可以倚仗,白手起家,从最底层干起,靠着自己的奋斗,最终成就一代伟业。他屡仆屡起,屡败屡战,百折不挠。他多次寄人篱下,多次亡命天涯,九死一生。
他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当时中国大地上的重要军阀,他几乎全投靠过。他二十七岁开始军旅生涯,初征张纯便险些丢了性命,躺在草丛中装死躲过一劫;他曾被吕布、袁术打得满世界乱跑,差点被赶入大海里喂鱼;在小沛,他被袁术大将纪灵重兵围困,若非吕布辕门射戟解围,他死无葬身之地;在许都,他参与反对曹操的政变,因逃得快免遭毒手,其他参与政变者皆遭灭顶之灾;在荆州之战中,他一路亡命,好几次差点就被曹军逮住;及至到了生平最后一役夷陵之战,他全军覆没,被东吴小将孙桓断了退路,差点阴沟里翻船。
以上所列举的,仅是刘备一生艰难创业的几个小片段。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的事业是英雄的事业。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魏之谋臣贾诩、郭嘉都说刘备乃是“雄才”,东吴之周瑜称他为“枭雄”。英雄也好,枭雄也罢,都证明他是人中之杰。
在军阀林立的汉末,何以刘备最后能成为三国鼎立的主角呢?那些曾比他更强更盛的军阀们一个个倒下时,他为什么能屹立不倒呢?他身上有什么别人所没有的闪光点呢?
首先,刘备比较宽厚仁慈。
与曹操相比,刘备很少擅杀臣僚,这点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颇为相似。在军阀并起的汉末,刘备的名声是比较好的,好名声就是他的政治资本。陶谦让徐州是刘备人生的转折点,陶谦看重的便是刘备的品格。有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刘备的宽厚:夷陵兵败后,蜀将黄权投降曹魏政府,当时许多人非常生气,主张逮捕黄权家人,刘备说:“是我负黄权,不是黄权负我。”非但没有将黄权的家人治罪,反而对他们优待有加。当时有传言称黄权家人被害,消息传到魏国,黄权说:“这是谣言,不确切。”后来果然如黄权所料。刘备对待部属宽厚,对待百姓则很仁慈。譬如曹操攻荆州时,十几万百姓跟随刘备撤退,严重拖延军队行进,刘备仍不忍抛弃百姓,以致差点全军覆没。后来他能成就帝业,不能不说与得民心有关。
其次,刘备有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东西,这是一种气场,一种无形的吸引力。我们注意到一个事实,即便是在刘备极度落魄、寄人篱下、还没做出伟大事业之时,他就被人称为“雄才”“人杰”“英雄”,这着实很难令人理解,可见他是那种一举手、一投足都散发着英雄气质的人物,让人相信他绝不是一般的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把这种人格魅力称为“英雄之器”,也正是这种人格魅力,把许多优秀人才吸引到他身边,为他打拼出一片天地。
其三,刘备有识人用人之才。
三国历史之所以和其他乱世比起来更为精彩,正在于角逐之三方都非平庸之辈,曹、刘、孙都是百年不遇的帝王之才,他们的臣僚中不乏千古名臣。这不仅是一个强者竞争的时代,也是智者竞争的时代。从人才的数量来说,蜀汉不及魏、吴,但我们不要忘了一个事实:曹操有先发之优势,孙权有三代之经营,刘备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三顾茅庐乃是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没有刘备的求贤若渴,就没有诸葛亮的到来。诸葛亮对蜀国所起的巨大作用,是魏、吴两国任何一个臣僚都不能比的,他不仅为刘备指出一条可行的道路,在刘备死后,更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柱。
其四,刘备有坚忍不拔、百折无回的品质。这一点前面所述已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当然,刘备也有不足之处。
陈寿评论他:“机权干略,不逮魏武。”与曹操相比,刘备的智慧权谋稍显不足。首先是军事才能不足,“屡败屡战”固然是个性顽强的表现,同时也说明刘备行军作战并不高明。魏臣赵戬说刘备“拙于用兵,每战则败”,这个评价虽然刻薄,也反映出时人对他军事能力的质疑。其次,他的统御力不如曹操,他以个人魅力及宽厚本性吸引了不少人才前来投奔,然而宽厚是把双刃剑,有时会产生很坏的结果。譬如他对关羽、张飞过于纵容,关羽傲慢凌人,张飞虐待士卒,刘备不能制止,以致最后两人都死于非命。故而诸葛亮治蜀以严,正是为了补救刘备“宽”之偏。
作为帝王,与曹操、孙权相比,刘备江湖习性较强,这既让他重江湖义气,特别是兄弟义气,同时也让他易于感情用事。东征吴国是刘备一生最大的败笔,他没有正确区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还葬送了最精锐的部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葬送了蜀国的未来。
在弥留之际,刘备做了一个最正确的决断:以诸葛亮为顾命大臣辅佐刘禅,实际上是把国家权力交给了诸葛亮,这既是信任他的能力,也是信任他的人品。
诸葛亮有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名篇《出师表》里,他曾这样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从隐士到丞相,这个人生跨跃实在太大,可以说诸葛亮是个幸运的人。诸葛亮出山时,天下群雄争霸已经数十年了,以他的才华,不论投靠谁都能混得不错,但他宁愿隐居,这就是他说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他的等待是一种远见,他在等待明君的出现。他自比于管仲、乐毅,这两位贤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明君。管仲遇到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乐毅遇到战国最伟大的君主之一——燕昭王,两位明君都无限信任两位贤臣,堪称君臣关系之典范。刘备有齐桓公、燕昭王之胸襟气度,反过来又令诸葛亮尽心竭力,“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肩负起重振蜀国、带领蜀国走出困境的重任。这担子太重、太沉。在鼎立的三国中,蜀国原本面积最小、资源最少、经济最落后、人口最少,如今精锐尽失,士气凋零,人心涣散。倘若魏国在这个时刻发动袭击,蜀国能否顶住实在是个大问题。幸运的是,魏文帝曹丕并没有把利刀砍向蜀国,而是砍向了东吴,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