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无名小辈战胜了年老的庞然大物”(1 / 1)

复仇的念头已经占据刘备的整个脑子。当他如愿以偿登上皇帝宝座后,一种孤独感随之而来。虽说麾下有一帮武将文臣,但若论及感情,没有人比得上关羽与张飞。回想起艰辛奋斗的几十年,不论时局如何凶险,关羽与张飞这两位难兄难弟总是相伴左右,让他在无比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泯灭希望。

不为兄弟复仇,自己枉作一辈子的大哥!

这时的刘备已是皇帝身份,按理说不必亲自上战场,只要在后方运筹帷幄就行了。只是他报仇心切,非要亲自操刀上阵不可。

此时蜀军前锋已占据秭归,刘备亲自抵达前线,打算率军沿长江东下,进攻东吴控制的江陵。皇帝冲锋在前,万一有闪失怎么办?治中从事黄权劝谏说:“吴人悍勇善战,我们的军队顺流而下,前进容易,后撤困难。微臣愿意担任先锋,与敌人决一死战,陛下应该坐镇后方。”

我要为兄弟报仇,却躲得远远的,这像话吗?刘备不假思索,一口回绝黄权的建议。他把军队分为江南、江北两部,自己亲率江南诸军,沿着长江南岸翻山越岭,向东挺进;同时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负责指挥江北诸军,协同作战。

两路人马齐头并进。

刘备率领的南路兵团进抵夷道县的猇亭,在此安营扎寨;黄权率领的北路兵团前锋也进抵夷陵附近。

夷陵成为蜀、吴两国的必争之地。

我们且来说说夷陵的战略地位,夷陵即现在宜昌东,其西面便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长江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一段区域长江水流湍急,多险滩,两岸地形险峻,高山对峙,峭壁林立。过了夷陵往东,地形逐渐开阔平坦。

陆逊是这样说的:“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意思是说,夷陵乃是军事要冲之地,是国家门户,这个战略要地是不容易守住的,一旦丢失,损失的不只是一个郡的地盘,整个荆州都可能完蛋。

刘备要东征,一定要拔掉夷陵这颗钉子,这样既可保证长江航道的安全,同时优势步兵进入地形平坦区后才能便于展开。

陆逊麾下有五万人马,他一面调兵遣将,严防死守,拉开架势与蜀军对峙,一面不断派斥候打探军情,侦察蜀军的部署。

很快,侦察情报源源不断地传来:刘备把军队分布于长江南、北两岸,沿着山岭安营扎寨,兵营有数十个,绵延八十里,营与营相连,远远望去,前不见首,后不见尾,如长龙卧岭。刘备这架势够大的,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气势。

不过,东吴人可不是吃素的。

面对刘备的挑衅,吴军上下士气如虹,将领们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为什么呢?因为东吴将领打心眼里瞧不起刘备,他们认为,当年若不是孙权及时出手,刘备早不知死哪去了。更令人忍无可忍的是,刘备忘恩负义,借了荆州,有借无还。不过,不还又如何?吴人略施小计,关羽授首,荆州不就又回来了吗?

自从孙策奠基江东以来,吴军战斗力之强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赤壁一役,令不可一世的曹操蒙羞。这是吴军战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以曹操之强,吴人尚且能挫败之,何况是刘备呢?诸将纷纷请战,自告奋勇充当先锋,要与刘备一决死战。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都督陆逊拒绝出战,他对诸将说:“刘备倾巢而出,举兵东下,锐气正盛,占据高山险要地形,难以进攻。贸然出击,即便侥幸得手,也不能完全歼灭敌军;倘若进攻不利,就会元气大伤,这可不是小失误。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激励士气,制订战略计划,等待时机成熟。如果这里是平原地带,我们尚有被攻击的担忧;但刘备把部队沿着山岭布置,兵力无法展开,反倒把自己困在树木、乱石之中,我们且耐心等待他们暴露出破绽。”

此言一出,诸将大为不快,都认为陆逊不过是胆小之辈,这种人也配当统帅,真是耻辱。

陆逊担任吴军大都督,很多人是不服的。

在被吕蒙举荐之前,陆逊在东吴军界的名气并不响亮,尽管他曾讨伐山贼盗匪,但那只是次要战场。如果不是吕蒙慧眼识英雄,陆逊的军事天才很可能被埋没。在擒杀关羽的荆州之战中,陆逊着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先是以低声下气的语气写信迷惑关羽,造成畏敌的假象,关羽中计,悉数调兵北上,以致后方空虚,为吕蒙的奇袭提供了良机。

在收复荆州之战中,陆逊的表现光彩夺目。他先是与吕蒙联手,一举拿下重镇公安、南郡,后来独立领一军,一路向西,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陆逊先攻宜都,蜀将樊友弃城而逃;紧接着,他派李异、谢旌率一支三千人的部队,水陆并进,大破蜀将詹晏、陈凤;又分兵攻蜀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吴军一路杀到秭归,招降当地酋豪文布。西征之役,拓地数百里,俘获蜀军数万人,可谓战功赫赫。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将领认为陆逊的成绩实有运气的成分,他在西征途中并没有遇到强劲的对手,那些手下败将,没有一个算得上是名将。这不,刘备亲自出马,陆逊就成了缩头乌龟,只会找借口避战。

面对诸将的质疑,陆逊坚持己见。

吕蒙曾这样评价陆逊:“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吕蒙欣赏的正是他的深谋远虑。战争是一门艺术,并不是单纯靠勇气就能得胜,更重要的是智谋。战争有一定的原则,却没有固定不变的战法,战场形势千变万化,高明的统帅能站在制高点上,因势利导,选择在最好的时间、最好的地点做出最有利的反击。

从蜀、吴两国对阵形势分析,蜀国皇帝亲征,打着复仇的旗号,士气如虹,兼倾国之兵,在实力上占有优势。陆逊只有五万兵力,不仅要对付精锐的蜀军,还得对付归附刘备的蛮族部落,劣势明显。不仅如此,刘备占尽地利,军队驻扎在险要之山地,进可攻,退可守,兼据长江上游,若以水师攻击,也是有优势的。

不过,刘备并没有充分利用地形上的优势。

首先,他把胜利寄托在陆战上,根本没考虑把水师投入战斗。水上战斗与陆上战斗有很大不同,内河作战,顺流是非常有利的因素。中国古代内河战争史上,顺流一方赢得胜利的概率,要远远高过逆流的一方。若以水陆两路分进合击,陆逊将被迫在陆地与河流同时迎战,非常不利。那么刘备为何弃水师不用呢?

我想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蜀军的水师力量比吴军弱。刘备早年在北方战场驰骋,都是陆战,罕有水战。后来他投奔荆州刘表,在曹操大举南下时,才拼凑起一支水师,由关羽指挥。关羽是蜀军中最优秀的水军将领,正因为如此,才有水淹七军的经典之战。关羽死后,蜀军中没有出色的水军将领,这是刘备弃水师不用的原因之一。

第二,黄权曾警告刘备,水师顺流而下,进攻当然有利,但是风险不小,万一进攻不利,逆流撤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东吴水师很厉害,刘备对水战心里没底,担心吃了败仗后无法全身而退,故而更倾向于陆上争锋。

后来陆逊在写给孙权的军事报告中曾说:“我本担心刘备会水陆并进,现在他却舍弃水路不走,只走陆路。”由此可见刘备着实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过于小心谨慎,而战争,有时候不冒风险是不行的。

再来说说刘备犯的第二个错误。

蜀军在军事部署上有很大问题。刘备把军队分割为江北、江南两部分,沿着长江两岸的山岭安营扎寨,兵营数十座,绵延八十余里。这个架势看起来颇吓人,可细细分析,就发现其中问题很大。两部军队被长江隔开,一旦出现情况,难以互相支援;兵营沿着山岭地带分布八十余里,道路不好走,军队失去机动性,难以大规模展开。后来陆逊评论刘备的部署说:“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也就是说,这个阵营拖得太长了,而且集中在狭长山岭地带,根本不可能出奇制胜。

刘备这个阵势,不像是进攻,更像是用于防守。

倘若吴军发动进攻,蜀军占据险要地形,自然有优势。作为一名沙场宿将,刘备为什么采取这么一种防御型的阵势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他想诱使吴军主动进攻,在防御中消耗吴军的力量。毕竟蜀国一方是入侵者,已占据长江三峡数百里之地,陆逊能无动于衷吗?

说实话,刘备的判断并非没有道理。

东吴军队在夷陵、猇亭一线与蜀军对峙达半年之久,陆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东吴将领们为了收复失地,多次请求陆逊出兵,陆逊坚决拒绝。在诸将眼中,陆逊早已是胆小怯懦的代名词,大家打心眼里鄙视他。

反对陆逊的将领中,有些是当年与孙策打天下的老将,有些是孙氏家族的亲戚,论资历、论权势都不可小觑。他们或仗着军功,或仗着后台,与大都督唱对台戏,对陆逊的命令置之不理。总司令是那么好当的吗?倘若陆逊意志薄弱,恐怕要被众人的意见所绑架。

但是,在军心离乱的关键时刻,陆逊表现出一个统帅应有的沉着与坚定,他手按剑柄,以严厉的语气呵斥诸将:“刘备乃是天下闻名的英雄,连曹操都忌惮他三分,如今他已率领大军入我边境,这乃是强劲的对手。诸位深受国恩,理当和睦共处,齐心协力消灭敌人以报效国家。然而,你们却公然违抗命令,这是为什么?我虽是一介书生,受命于主上,主上之所以委屈各位受我的节制,乃是认为我还有些许可称道的地方,可以忍辱负重。各位都有各自的职责,岂容推辞;军有军法,不可违犯!”

与其他赳赳武将不同,陆逊是书生出身,是儒将,然而此时他刚毅的眼神中充满不可侵犯的威严,手握的宝剑微微出鞘,杀意袭来,令人不寒而栗。所有人心头一颤,看不起陆逊是一回事,违抗总司令的命令是另一回事,抗命不从是要掉脑袋的。

在陆逊的铁腕下,这些桀骜不驯的将领们夹起尾巴,没敢贸然出击。

陆逊只守不攻,刘备反倒被动了。

为了诱使陆逊来攻,刘备打算抛出诱饵。蜀军大都督冯习、前部督张南策划一个方案,由将军吴班率数千人马出山地,在平地筑营。平地筑营,无险可守,东吴将领们又纷纷说,机不可失,应当马上出击,消灭这支蜀军。

数千名蜀军莫名其妙地跑到平地筑营,弃山林之险,这不合常理。陆逊判断说:“这其中必定有诈,我们暂且观察,不宜轻举妄动。”大家没办法,心里又嘲笑总司令真太胆小怕事了。

果然不出陆逊所料,过了几天,刘备见敌人不上钩,按捺不住了,只得悻悻退兵。此时吴军侦察兵清楚地发现,在山谷中还埋伏有一支八千人的蜀军。陆逊对众人说:“我之所以没有听各位的建议进攻吴班,正是猜测刘备必定有诡计。”在事实面前,吴军将领们对陆逊的态度有了变化,看来总司令的坚持是对的,否则冒冒失失出击,偷鸡不成还要蚀把米呢。

经过半年对峙,陆逊已经把刘备的老底摸清楚了,这位蜀汉皇帝已是黔驴技穷。刘备没敢动用水师,陆军又受山岭地形限制,被迫分布在绵延数十公里的阵线,无法形成铁拳出击,对吴军威胁不大。于是陆逊写了一封信给孙权,分析战场形势,指出刘备的弱点所在,并说:“臣虽不才,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无可忧者……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也就是说,陆逊已经酝酿好反击的计划,成竹在胸矣。

转眼已到闰六月,陆逊准备反击了。

此时有一批将领跳出来说:“发动反击应该在刘备立足未稳之际,此时蜀军已深入五六百里,与我们对峙七八个月,各险要之处都加强防守,现在出击为时已晚,肯定捞不到便宜。”他们心里还在犯嘀咕,半年前我等要求反击,总司令不肯,如今敌人的营寨早就如同铜墙铁壁,去了岂不是碰壁吗?

陆逊解释说:“刘备是一个狡猾的家伙,作战经验丰富,蜀军开始集结时,他考虑得十分周到,没有什么破绽。如今蜀军驻扎时间已久,却找不到我军的漏洞,士兵们久固山林,疲惫不堪,心情沮丧,士气低落,已是无计可施。消灭敌人,就在今天。”

为了一窥蜀军虚实,陆逊先发动了一次攻坚战。他派兵攻打蜀军一处军营,经过半年的经营,营垒果然固若金汤,又依险而守,难以强攻。吴军这次出击不利,很快败下阵来。不怀好意的将领们冷笑道:“这个大帅只会吹牛,不过是白白牺牲士兵的性命罢了。”其实陆逊发动这次试探性的进攻,只是为了近距离观察蜀军营垒的弱点,他心里早已有了破敌之计。

蜀军营垒相连,绵延百里,地形狭窄,又依山伴林,倘若用火攻,蜀军将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俗话说,水火无情。直到今天,水灾与火灾仍是人类面临最严重的灾害,在战争中,能善用水、火两种利器,其威力可能超过十万之师。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正是采用火攻战术,大破曹操水师;在樊城之战中,关羽则利用水攻战术,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如今陆逊又想到了火攻战术,正是因为他发现了蜀军的致命弱点。

我们也要考虑一个问题:刘备屯兵于长江两岸,已有半年之久,为什么陆逊迟迟没有采取火攻战术呢?

这是有原因的。

前期刘备来势汹汹,东吴已丢失数百里之地,战略重心在于防御而非进攻。正如陆逊所言,刘备是一代枭雄,没摸清其底细之前,绝不可以冒冒失失决战。经过数月的观察,陆逊发现了蜀军的弱点,却恰好碰上雨季,显然不是火攻的良机。直到闰六月,正是夏秋之交,雨季结束了,这才可以把火攻付诸战场。

东吴士兵每人随身携带一束茅草,逼近蜀军营垒,开始纵火。此时夷陵一带主要风向仍是东南风,风是往西吹的,火势扑向蜀军营垒。营垒的木栅、帐篷都是易燃之物,加之草木繁茂,这火一烧还了得,火势很快蔓延开来,一座座营垒都烧起来了。

一时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尽管刘备是沙场宿将,终究百密一疏,仅此一疏,他就要输个精光了。蜀军总司令(大都督)冯习、前锋总指挥(前部督)张南赶紧组织人力灭火,火还没扑灭,吴军如排山倒海般冲了上来。此时的蜀军早就乱了阵脚,哪里顾得上抵抗呢?在一阵混战中,冯习、张南都被吴军所杀,前来助阵的胡人部落酋长沙摩柯也死于非命。将军杜路、刘宁等身陷重围,只得缴械投降。

吴军的攻势在江北、江南同时展开,负责南线作战的吴军将领是安东中郎将孙桓。

孙桓是孙氏宗室中的佼佼者,史书称他“器怀聪朗,博学强记”,有“宗室颜渊”之誉,被人比作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可见此人道德修养是很高的。孙桓曾在讨伐关羽之战中,降敌五千,一战成名。陆逊下达总攻令后,孙桓率部进攻夷道猇亭,这里的蜀军是刘备的精锐之师,吴军初战不利,反而被蜀军包围。

情形不妙!孙桓紧急向陆逊求援。

此时江北战场正进入关键时刻,能否全歼敌人,在此一举。对孙桓的求援信,陆逊只是瞥了一眼,说:“现在不可以。”诸将劝说道:“孙桓乃是主公的族侄,现在被包围了,形势危急,怎能不救?”陆逊答道:“孙桓深得军心,虽被包围,城池坚固,粮食充足,不必担心。等到我大功告成,用不着救援,孙桓之围自然就解了。”说完,陆逊披甲上阵,指挥大军乘胜追击。

为了抵挡吴军凶猛的攻势,刘备亲自坐镇马鞍山,收拢残兵败将,沿着山岭构建了一道环形防御线,企图力挽狂澜。

然而,吴军已然是杀红眼了。

陆逊严令各军从四面八方进攻,此时蜀军人心涣散,刘备亲自压阵也于事无补。在一片喊杀声中,蜀军的防线完全崩溃。负责殿后的傅肜拼死抵抗,杀到最后,所有人都死光了,只剩下他一人。陆逊派人劝他投降,傅肜破口大骂道:“吴狗,岂有投降的大汉将军呢?”说罢冲入敌营,力战而死。这里我们说个题外话,东汉是中国历史上最崇尚气节的朝代,其战争史上很少出现投降敌人的将领,蜀以继承大汉自居,大汉将军可以战死,不可以投降,这就是气节。

蜀军兵败如山倒,开始夺路而逃,同时从水路撤退。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的水师只承担运输的作用,并没有当作一支突击力量。由于山岭地形限制,那么多人的大部队要从陆地撤退是不容易的,因此有一部分随水师撤退。然而,舰队西行便是水流湍急的三峡,逆水行舟,谈何容易!东吴舰队紧咬不放,眼看蜀舰队就要被追上了。当时指挥蜀舰队的将领是程畿,其部下纷纷劝道:“追兵快到了,应该解下小船撤退。”小船比大船跑得快,这话的意思就是让主将快逃。程畿断然拒绝道:“我从军以来,就没学过如何逃跑。”他决心与舰队共存亡。蜀舰队焉是经验老到的吴舰队的对手,程畿战死,舰船或沉或降,全军覆没。

马鞍山决战,刘备输光老本。他仰天长叹,在暗夜的掩护下无奈西逃。

再来看看江南的战事。

吴安东中郎将孙桓出师不利,被蜀军围困于夷道,向陆逊求援,陆逊置之不理。孙桓非常不高兴,满腹牢骚:没见过这样的统帅,部将有难却顾若罔闻,这可是事关生死的事呢。没办法,他只好据城固守。没过多久,刘备战败的消息传来,蜀军不敢恋战,慌慌张张撤围而去。

当时世人把孙桓比作颜回,可见他道德修养颇高,并不是一个记恨的人。倘若遇到一个小肚鸡肠之辈,陆逊恐怕也要倒霉。就好比西汉名将周亚夫在平定七国之乱时,出于全盘战略考虑,没有出兵援救梁王刘武,后来便遭到刘武的报复。陆逊的运气比周亚夫要好,孙桓解围后,渡江与陆逊会师,他对总司令说:“起初我确实埋怨过您不肯相助,到现在才知道将军调度有方。”

孙桓首战不利,急着要立功,便自告奋勇,追击刘备。此时的刘备已然如惊弓之鸟,他的部队损失已达数万人之多。为了阻止吴军追击,他下令把铠甲等物资堆在隘口,放一把火把它们烧了。陆逊用火攻,刘备用火阻敌,火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不过,这也只能暂时迟滞吴军,孙桓抄小路截击,刘备差点完蛋。这位蜀汉皇帝狼狈到了极点,翻山越岭,好不容易才逃出孙桓的魔爪。他恨恨地说:“以前我在京城见过孙桓,当时他还是个小孩子,没想到今天被他坑得这么惨!”

夷陵一战,是刘备生平最后一战,也是败得最惨的一战。战死沙场的将士有数万人之多,其中包括大都督、前部督这样的高级将领。几乎所有的战船、武器、粮食物资都落入吴军之手,蜀军士兵的尸体浮满长江的江面,随着无情的江水漂到下游,真算是死无葬身之地。

蜀汉残留的一支军队在镇北将军黄权的率领下向北逃窜,无法返回,无奈之下,黄权只得率部向魏国皇帝曹丕投降。

与刘备的黯然失色相比,陆逊则光芒四射。

在此之前,陆逊的能力屡遭诸将怀疑,认为他不过是靠着关系才当上总司令。他的妻子是孙策的女儿、孙权的侄女,与公室也算沾亲带故;同时,他又为前任总司令吕蒙所力荐,这些都是他飞黄腾达的一些外在因素。不过,这些因素是次要的,他卓越的军事能力才是孙权、吕蒙所看重的。

东吴的地盘,是古代吴、越、楚之地,蛮夷甚多,民风强悍,整体文化水平不如中原。与哥哥孙策相比,孙权的行军作战水平是不行的,但他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有识人之才与高超的统治能力。他的才能与博览群书是分不开的,故而十分器重有学识有修养的人。以前吕蒙只会舞枪弄棒,孙权认为这不过只是匹夫之勇,要成为统帅,还得多读书。在孙权的鼓励下,吕蒙发愤求学,手不释卷,令鲁肃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慨。东吴历任总司令,包括周瑜、吕蒙、陆逊,都在战场上立下不世之功勋,他们的共同点是智慧超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班超曾经说过:“明者睹未萌。”英国铁血首相丘吉尔有更为贴切的议论:“他具备那种最深入、最本质的灵感,可以刺穿话语和事物的表面——就像可以隐约但有把握地看到砖墙的另一面,或是能够提前嗅出猎物。与这种素质相比,专业知识、学问、口才、社会影响、财富、名声、逻辑、勇气这一类优点都一文不值。”

在别人都没有看到陆逊的潜力时,孙权、吕蒙都看到了,这就是“明者睹未萌”;在其他将领都看不到胜利的机会时,陆逊看到了,这也是“明者睹未萌”。

在夷陵之战的过程中,陆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刘备在战场上的施压,另一方面是部将们在心理上的抵制。力排众议、坚持己见是一种担当,非意志坚忍不拔者不能为之,一旦你失败了,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人生就此毁灭。陆逊的坚持来自自信,自信来自卓越的判断力,判断力来自他的高瞻远瞩与深谋远虑。这不是光靠聪明才智就能做到的,有些人有聪明才智,但只能当谋士,出出谋、划划策,他们不用承担后果;能深谋远虑,又敢下决心,敢承担责任,这才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为什么伟大的人物总是寥若晨星?原因正在于此。

这一战赢得太漂亮了,之前对陆逊的军事才能深表怀疑的将军们都哑口无言,因为几乎所有的奇谋妙策,都是出于陆逊之手。陆逊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冷静从容,每步棋都意味深远,最后抓住敌人的弱点,一击致命。大家不服也得服,口不服心也得服。

在整场战事中,陆逊从来没有借助孙权的权威来压服部将,直到战争结束后,孙权才得悉他被众人反对之事。真傻,何必自己顶着呢?你忘了背后还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吗?孙权对陆逊说:“你怎么不向我举报那些不听话的家伙呢?”

陆逊答道:“我深受王恩,这些将领不是主上的心腹便是功臣,都是主上所应当依赖、共谋大事之人。我一直仰慕蔺相如、寇恂这样的名臣,他们都能委曲求全,以国事为重。”蔺相如是战国时代赵之名臣,寇恂是东汉名臣,他们都是知晓大节之人——与国家利益相比,个人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个回答,足见陆逊的高风亮节。

孙权听后打心底里更加敬重陆逊,加封他为辅国将军,兼任荆州牧。

夷陵之战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样,在三国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官渡之战确立了曹操在北方的霸权;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夷陵之战则基本确定了三国的版图。这三场经典战争也确立了曹操、周瑜、陆逊在中国战争史上的地位,这三位英雄级的人物都是在劣势中以智取胜,赢得漂亮的胜利的。可以说,此三役都是生死决战。官渡之战及赤壁之战前文已说,此处不赘言,单说夷陵之战的意义。

夷陵之战前,魏、蜀、吴三国各有各的优势与劣势。

魏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加上曹操数十年之经营,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均有先发之优势;其劣势是曹操已经去世,曹丕的才能与其父相去甚远,智慧不及孙权,雄才不及刘备。

蜀国虽崛起最晚,发展势头却最猛,刘备扛起“汉”家大旗,在政治上还是有相当的号召力的,毕竟大汉存在四百年之久,人心思汉;其劣势是刚刚丢失战略要地荆州,两员大将关羽与张飞都死于非命,军事力量已大打折扣。

吴国则相反,夺取荆州后如虎添翼,政权稳定,内部团结,这是其优势;与曹丕、刘备相比,孙权没有称帝,政治影响力不及魏、蜀。曹氏称帝,乃是水到渠成;刘氏称帝,乃是凭借皇室后裔的名头;孙权称帝时间要比曹、刘晚很多年,主要是没政治资本,在军事上又面临蜀、魏的两线进攻,这是其劣势。

夷陵之战的直接原因,是刘备为关羽复仇。不过,若是深究,我们会发现战争的导火索早在赤壁之战时便埋下了。

赤壁之战中,刘备与孙权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联手对付曹操,因为事出紧急,对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荆州一直是吴、蜀的分歧所在,最终只能诉诸武力,吴人杀死关羽、夺取荆州,却埋下新一轮战争的种子。

应该说,刘备攻吴是一个十分不明智的选择。他刚扯起“汉”的旗帜,应集中力量对付曹魏,趁其关中叛乱迭起之际,夺取关中之地,收罗关中诸将帅,进而窥视中原,这才是当年汉高祖刘邦之事业。他却意气用事,挥师东向,孙权为了自保,假意投诚曹魏,蜀汉便失去了政治上的优势。

这时的吴国可谓危机空前。刘备东征的威胁是巨大的,如果曹丕大举南征,两线作战的吴国必定土崩瓦解。退一步说,即便曹魏不进攻,只要吴国陷入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也只能完全投靠曹魏,其独立性也将**然无存,将沦为魏国的附庸。所幸的是,曹丕低估了孙权的雄心,非但接受其投降,还加封其为“吴王”,解除了吴国的北面威胁,令孙权可以从容地集中力量对付刘备。

夷陵之战,东吴取得彻底的胜利,几乎摧毁了蜀军主力,保障了东吴在政治、外交、军事上的独立性,避免沦为魏国的附庸。蜀国元气大伤,只是其国家地形险恶难攻,暂时免于外患,但扩张已是戛然而止。魏国坐山观虎斗,本想收渔翁之利,最后错失良机,落得个两手空空的下场。

从此,三国进入长期相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