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契丹人李光弼也是“安史之乱”中升起的将星。这颗将星分外耀眼,甚至超过了郭子仪。虽然他没有郭子仪名气大,但《新唐书》把李光弼排在了郭子仪前面,称他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李光弼也就有了“大唐中兴第一功臣”之称,《旧唐书·李光弼传》更干脆,说他比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名将,还厉害那么一点点,他们与李光弼相比,也“或有愧德”。
李光弼,今辽宁朝阳人,也是将门虎子,其父为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但这位“大唐中兴第一功臣”,却差点儿成为“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典范——
天宝八载(公元749年),经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上表,李光弼被任命为朔方节度副使。
不料这个安思顺有“私心”,见李光弼很有才,便想让他当女婿,李光弼二话不说就辞了职,理由是我生病了,我要回家养病,实际上是回家陪老婆孩子去了。
消息传到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耳朵里,哥舒翰想:好你个李光弼,这种事你也做得出来,想回家就回家,一身本事不为国家做点儿贡献,你不觉得可惜,我还觉得可惜呢。哥舒翰便奏请唐玄宗,意思是不能便宜了这小子,不能让他在家过小日子,唐玄宗便将把召回长安。
02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成了平叛的主要将领。除了哥舒翰,一直忘不了李光弼的,还有郭子仪,所以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奏请唐玄宗,希望能让李光弼为平叛出力。唐玄宗便下诏,命李光弼为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河东节度事兼云中太守,后又加魏郡太守、河北采访使。
李光弼第一次闪亮登场,是收复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常山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像一个人的咽喉。然而,李光弼率领的朔方军仅有五千人,而史思明第二天派来增援的军队,仅骑兵就有两万。
好在当地团练兵,绑了他们的头儿史思义(史思明堂弟)来投降,李光弼马上亲自给他松绑。史思义十分感动,愿真心归顺,并把叛军动向向李光弼和盘托出。
没等李光弼采取行动,第二天,史思明的几万援军就到了,李光弼虚心向史思义请教。史思义说,咱们的军队连日行军,已经很疲劳了,不宜主动出击,“不如按军入守,料胜而出”。
李光弼认为他说得对,决定守城不出,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城门一关什么也不干,那叫消极防御,只有笨蛋才会那么干。他要积极防御,于是他安排了五百个弓箭手,手持劲弩,向敌人连番射击,累了就歇一歇,歇好了继续射。结果叛军死伤惨重。
再这样下去,所有人都会成为活靶子,叛军只得退到野外。这么一折腾,肚子也饿了,先把肚子填饱了再说。不料,叛军刚开吃,李光弼就搞起突然袭击了。
能不能让我们多吃几口,做个饱死鬼?到了阴曹地府再慢慢吃吧,那里啥都有,而且有的是时间。叛军扔下吃的,急忙抄家伙,可是晚了,家伙还没拿到手,至少五千人就成了无头鬼。
此战的最大收获,不是干掉了多少叛军,而是一举收复了常山郡九个县中的七个。
03
李光弼打仗有个特点,那就是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能想他人之未想,能用他人之未用。为了打赢,玩点儿别人瞧不起的“下三滥”手段也未尝不可。姑且把这种模式叫作“李光弼模式”。比如“美马计”。
古希腊人曾用过“木马计”,但那是神话,不一定可信。但是“美马计”,至少有两个中国人实实在在地用过,一个是战国时期的李牧,另一个就是李光弼。
李牧镇守雁门关时,当时天儿热,匈奴人把一百多匹好马赶到河里洗澡,李牧便命人放出军中一百多匹母马,系在自己这边的河边树荫下。闻到公马的气息,母马们兴奋极了,嘶鸣声此起彼伏。匈奴人的马听到呼唤,澡也不洗了,纷纷跑过来投入爱的怀抱,被这边全部赶入城里。那边的将领,带人追过来抢马,李牧早料到有这一出,所以预先埋伏了弓箭手,来一个射一个,后面的哪敢再追,纷纷“悬崖勒马”。
几百年后的李光弼,几乎复制了这个桥段。那是乾元二年,遭宦官陷害的郭子仪被唐肃宗夺了兵权,任命李光弼代替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率五百亲兵赴洛阳统帅朔方军。当年八月,李光弼撤出洛阳,转移到河阳,两个月后就遭到史思明进攻。
那时的马儿又少又珍贵,战马尤其如此。史思明却是个土豪,有良马千匹,每天轮流赶到河边梳洗、放牧,既有炫耀之意,又可打击政府军士气。政府军将士见了,果然有点儿沮丧。李光弼却在想,这些马若是投诚,该有多好!第二天,他让将士们高价买马,而且专买有小马驹的母马。
将士们不明其意,领导这是要干啥?拖家带口的母马,能上阵打仗吗?而且还高价收购,咱们的银子也是银子啊,领导,您这命令,是不是有误?李光弼说快去执行,不执行才有误,到时候别怪军法无情。按照他的吩咐,得马五百匹。一天,叛军又把马赶出来炫耀,在河对岸放牧,李光弼叫手下把母马赶出来,把还在吃奶的小马驹留在城里。
牧马的叛军起初以为政府军杀来了,但看对方打开城门后,出来的只有马没有军队,充其量有几个遛马的,也就不以为意。母马们虽然被赶到了河边,心中却挂念着城里的小马驹,不时回头嘶鸣;李光弼又命令士兵,想办法让城里的小马驹也叫起来,母子对鸣,仿佛在唱一首哀婉的歌。叛军的公马听到叫声,草也不吃了,尤其是几匹处于**期的公马,闻声就朝这边游过来。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其余的公马纷纷挣脱牧马叛军的拖拽,朝母马游过来,待它们上岸后,李光弼命令士兵放掉缰绳。母马们纷纷朝城里跑,去找自己的小马驹。它们的身后,跟着一串叛军的公马。政府军欢声雷动,叛军捶胸顿足。
史思明是什么反应?不知道,至少,今后再也不敢如此显摆了。
04
让对方这么多良马“投诚”,只是更精彩情节的开始。失去这么多良马,史思明气得要死。作为报复,他下令点燃部分战船,然后顺流而下,打算烧掉政府军的浮桥。黄河把河阳分为南北二城,政府军所驻之地,位于河中沙洲中所筑的洋城,连通南北二城的是浮桥,这浮桥千万不能有失,因为它是政府军的生命线,所有补给都是通过浮桥获得。
李光弼早有防备,事先就命将士们打造了不少铁叉,用长长的木杆做柄,史思明的火船一靠近,将士们即用铁叉远远顶住。结果是,火船慢慢燃尽,浮桥平安无事。既失战马又损战船,史思明彻底怒了,也疯了,决定发起猛攻。
在这之前,史思明对李光弼有个评价,说他的长处是善于据城防守,野战则是他的短板,而且断言他野战必败,抓他就像坛子里捉乌龟——这是他的原话:李光弼长于凭城,今出在野,此成擒矣。没想到,这个“野战必败”的对手,居然率先向他发动了进攻。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不知道史思明对李光弼的这种印象,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与其这样“知”,还不如不知。要说“知”,李光弼的“知”才有根据,他知道兵微将寡的自己,主动向强大的对方发起挑战,那才是冒险举动,失败的概率很大,所以行动之前,他在靴子里藏了把利刃,对大家说,万一打不赢,我这样的将领,绝对不能被活捉受辱,因为那是给国家丢脸!
将士们个个热泪盈眶,人人抱了必死之心,上下众志成城,视死如归,没想到对方敢主动进攻的叛军,则因无心理准备而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万多人战死,八千多人被生擒。
河阳之战,以占尽优势的史思明败退洛阳而告终。
05
以“美马计”开头,以河阳大捷结尾的这部“连续剧”,不可谓不精彩。更精彩的是发生于太原保卫战中的地道战(按时间顺序,太原保卫战发生在河阳之战之前。本文的叙述打乱了时间顺序。)。
至德一载,十万叛军分别从定州、上党、大同、幽州四个方向围攻太原,安禄山派出的四路大军头领,分别是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介四员大将。
李光弼的守军不足万人,而且都是“乌合之众”,因为他的精兵都调到朔方去了。史思明又开始打如意算盘:“区区太原,屈指可下,太原一拿下,朔方与河、陇,皆可鼓行而下。”
李光弼这边,则一开始就被惊慌笼罩,部下们纷纷要求,赶快修城吧,不然来不及了。李光弼说,太原城周围四十里,敌人顷刻间就到,即使马上修城,昼夜不停地修也来不及了,咱们不修城,咱们挖壕沟。军队和百姓都动员了起来,到城外挖壕沟,用挖出来的土做了几十万块砖坯,放在城里备用。
叛军开始攻城后,那些砖坯派上了用场,既用它们加高了城墙,又用其补缺,哪里有损坏,就用砖坯补上哪里。叛军攻不进城,就在城外叫骂,什么话难听骂什么。李光弼决定让他们闭嘴。他招募到三名善于修地道的士兵,命他们指点士兵们连夜赶修地道,修到敌人“面前”。于是那以后,再有人叫骂,这个人的脚,就会被冷不防地从地下伸出来的手抓住,拉到城墙上砍头。叛军管对方叫“地藏菩萨”,从此走路老盯着地下,随时防备着从地下伸出的一只手,走路再也不敢靠近城墙。但这只是小意思。
更“绝”的是,李光弼命人把地道挖到叛军军营底下,并扩大为“地宫”,只留一层薄土,下面用木板支撑,随时可以抽掉木板。然后他派人去诈降,叛军当然得信——老子可是十万大军,对他姓李的一万都不到的队伍,他能想到投降,还算他聪明。
约定的受降日到了,李光弼派出一部分人去“投降”,叛军士兵刚凑到一起“看热闹”,不料军营突然塌了,像是突然张大的嘴巴,一口吞掉了几千人。
李光弼趁乱指挥将士痛杀,斩首七万多叛军,叛军一个多月对太原的围困也宣告破产。
06
太原保卫战胜利的消息传到灵武(“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在那里称帝,是为唐肃宗),唐肃宗下诏奖赏李光弼,加他为司空,兼兵部尚书,仍兼同平章事,封魏国公,一个月后升他为侍中,改封郑国公。
乾元元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十万大军讨伐安庆绪。宝应二年二月,经过八年奋战,危害甚深,给国家和人们带来巨大灾难,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居功至伟的李光弼,却遭到宦官鱼朝恩和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同年,被逼谋反的仆固怀恩(平定“安史之乱”的另一个大功臣)引来吐蕃兵攻入关中,占领长安,那时的帝国老大换了人,由唐肃宗变成了唐代宗,他逃到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后,急诏李光弼到陕州行在,李光弼却怕鱼朝恩那个宦官,不敢前往,又不敢说不去,就采取拖延战术,一拖再拖,拖着拖着就没了下文。
从此以后,拖延战术就成了他避祸的法宝,比如吐蕃军被郭子仪打败,唐代宗回到长安“老家”,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李光弼不但借口诏书未到而拒绝上任,还把部队带到徐州收租去了。唐代宗再诏他入朝,他更是不敢去,因为朝中有鱼朝恩、程元振——反正有那两个宦官的地方,他都不去,惹不起躲得起,如果哪一天躲都躲不起了,那就没办法了。
李光弼的避祸手段,却被从前尊敬他的人瞧不起,认为他胆小怕事,没脾气,不像个男人。而他自己,也有点儿想不开,听到这些议论,既感羞耻又感惭愧,以至于忧郁成疾,于广德二年病逝于徐州,享年五十七岁。
虽然五次三番不听老大的召唤,唐代宗对他还算不错。李光弼病逝后,代宗为其辍朝三日,并遣使吊恤其母,追赠太保,谥号“武穆”,出葬那天,还命百官送葬至延平门外——
《旧唐书·卷十一·本纪第十一》:(广德二年)七月己酉,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临淮王李光弼薨于徐州,废朝三日。
《新唐书》:取所余绢布分遗部将。薨,年五十七。部将即以其布遂为光弼行丧,号哭相问。帝遣使吊恤其母,赠太保,谥曰武穆,诏百官送葬延平门外。
关于李光弼晚年的“遗憾”,著名历史学家刘体仁在《通鉴札记》中写道:“光弼与子仪齐名,而晚节拥兵不朝,诸将遂不禀畏,愧恨而卒,犹不及子仪。子仪能忍而光弼不能忍,以致于死。”
此话看似有道理,但说李光弼不能忍,似乎不大准确——宦官的厉害,那是尽人皆知的,他们整人的手段,不少人也是领教过的,历朝历代都不乏血淋淋的例子。李光弼千方百计退避三舍,为什么不是明智之举?虽然“拥兵不朝”政治不正确,但总比被逼造反要好吧?
要说他有何过错,他唯一的过错是想不开,以至“郁闷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