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赣江边上的南昌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任洪州(即南昌)都督时修建的。为什么叫滕王阁呢?原来李元婴受封为滕王,封地在山东滕县。
李元婴一到滕县就大兴土木,修建了第一座滕王阁(现已不存),后来他在滕县闹腾得不像话,民怨沸腾,皇上就把他调到洪州,到了洪州,他又建了一座滕王阁。
所以,大名鼎鼎的滕王阁不止一座,而是三座,只不过其他两座名气太小,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南昌滕王阁之所以名气很大,与天才诗人王勃的传世名作《滕王阁序》不无关系。而《滕王阁序》的诞生,本身就带有传奇色彩。
王勃,初唐四杰之首,今山西河津人,爷爷王通是隋朝著名的儒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父亲王福畴本为雍州司功参军,因儿子王勃杀了官奴曹达而受牵连,被贬为交趾县令。公元675年,王勃远赴交趾去探望父亲,路过洪州时,正好碰上“滕王阁重修笔会”,机缘巧合地参加了那场“笔会”,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由此诞生。
重修滕王阁的人名叫阎伯屿,是当时的洪州都督。重修滕王阁完工的日子,正好是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那一年。重修滕王阁是件大事,得搞个纪念活动,弄个“笔会”吧,把有点儿名气的文人请来,来一场诗歌“比赛”。
实际上,阎伯屿的真正目的,或者说最大的目的,是借这个机会向社会隆重推出他的女婿吴子章,虽然他的女婿也是个有点儿名气的才子,但是名气还不够大,他要趁机把它搞大。
于是,阎伯屿让女婿事先写好一篇歌颂滕王阁的序文,并经他精心修改,以便届时展露,从而一举成名。而他搞“笔会”的想法,事先却瞒着被邀请的才子们,只说是请他们来参加宴会。酒过数巡,大家喝得七倒八歪的时候,他才提出为重修滕王阁作序之事,请大家使出真本事。
真本事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使,因为这太突然了,一时之间哪有灵感?与其仓促上阵出丑,不如当个孬种,于是大家都“托辞不作”。
阎伯屿以为受邀参加宴会的王勃(时年二十七岁)也无思想准备,也是这样的孬种,便假心假意地请他“表演”,谁知这个“孬种”居然提笔就写,而且文思如阁外的赣江水,滚滚而来。当王勃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安然坐在阁外等部下通报的阎伯屿,突然像屁股被刺了一针似地地站了起来,情不自禁地连叫三声“奇才”,称赞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他和女婿精心准备的那篇序,自然不好意思拿出来献丑了。这说明阎伯屿是个好官,不然,他完全可以凭借他的地位和身份玩一个猫腻,那么这个世界,也许就没有千古名作《滕王阁序》了,南昌滕王阁的命运,也有可能像其他两座滕王阁一样,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实际上,阎伯屿更为人敬佩的,是他在另外两个地方当官时的政绩。关于这个人,有关史料介绍的不多,但唐朝贞元中历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的封演,在他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了阎伯屿另一件“奇事”,文字虽然不长,但却令人印象深刻地刻画了阎伯屿的高大形象:
阎伯屿为袁州时,征役繁重。袁州先已残破,伯屿专以惠化招抚,逃亡皆复。邻境慕德,襁负而来。数年之间,渔商阗辏,州境大理。及移抚州,阖州思恋,百姓率而随之也。伯屿未行,或已有先发。伯屿于所在江津见舟船,问之,皆云:“从袁州来,随使君往抚州。”前后相继,津吏不能止。其见爱如此。到职一年,抚州复如袁州之盛。代宗闻之,征拜户部侍郎,未至而卒。
大意是:
阎伯屿担任袁州地方官时,袁州征役繁重。当时的袁州很是萧条,阎伯屿到任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并对逃亡者进行招抚,逃亡者“皆复”。他施行的德政,把邻境的百姓都吸引过来了,有的甚至抱着襁褓里的孩子而来。没几年,袁州就被他治理成了“渔商阗辏,州境大理”的富裕、繁华之地,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后来他被调到抚州,很多百姓也跟着他去抚州,他还没动身,他们就出发了,当他看到渡口忽然出现很多舟船,奇怪地问从哪里来的,下属回答说都是从袁州来的,随老爷到抚州去。由于舟船太多,前后相继,渡口的管理人员根本无法阻止。阎伯屿到任仅仅一年,抚州就变成了第二个袁州,唐代宗知道后,征拜他为户部侍郎,可惜未到任就去世了。
《封氏闻见记》全书十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唐人小说多涉荒怪,此书独语必徵实”,末二卷全载当时士大夫轶事,“嘉言善行居多”,阎伯屿的这个事迹,见于此书第九卷。作为同时代人,封演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尽管这个故事看起来更像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