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生了夜壶一样的命运,又何必希求善始善终(1 / 1)

01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他势力也趁乱起兵,说好听点儿是反抗暴政,实际上是想浑水摸鱼,弄个皇帝当当。其中就包括唐国公李渊,大业十二年上任的太原留守。其实,最早想趁浑水摸鱼的不是李渊,而是他的次子李世民,但起兵造反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他爹又是国家干部,犹豫了又犹豫,他还是不敢说。

自己不敢说,就找个人代劳吧。李世民找的这个人叫裴寂,当时是晋阳宫副监。晋阳宫始建于东魏,是东魏大丞相高欢在晋阳的天龙山建的避暑山庄,隋文帝杨坚进行过大规模扩建,隋炀帝杨广上台后,任命了两名管理人员,一个正监一个副监,但正监只是挂名,基本上不管事,实际负责人是副监裴寂。

裴寂,山西临猗人,出身于显赫的河东裴氏家族。这个家族,被誉为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中独一无二的望族,仅在史书上留下大名的高级官员就有六百多人,隋唐时期达到鼎盛。

作为这个显赫家族的一员,裴寂却有点儿时运不济。自幼丧父后靠兄长抚养,虽然十四岁就成为州主簿,之后又担任过左亲卫、齐州司户参军、侍御史、驾部承务郎等官职,但在自以为才华盖世的他眼里,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芝麻官。

当上晋阳宫副监的时候,裴寂四十岁了(有说四十三岁),如果再无上升通道,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就在他无比郁闷时,命中的贵人出现了,这个贵人,就是李渊。为什么说是命中的贵人呢?因为年轻时,裴寂经常步行到长安,途经华岳庙时曾求神赐给他富贵。当天晚上他在庙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白头翁对他说:你不要着急啊,急也没用,四十岁的时候,你才会转运,最终会位极人臣。

当然了,他并不知道这位太原留守就是他命中的贵人。但当出身于大家族,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的李渊主动约酒时,裴寂自然要给面子。接触几次之后,两人竟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李渊还很佩服他的才华,经常与他彻夜长谈。

02

在李世民看来,这个晋阳宫副监是助他把老爸拉下水再合适不过的人选!知子莫若父,李渊好色,而此时此刻的裴寂,手中就有这样的资源,具备使美人计的绝佳条件。

晋阳宫里养着很多宫女,是专门为皇帝准备的。有人要说了,李世民你胆子也太大了,那是皇帝的女人,你也敢打主意?有什么不敢的,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不是皇帝的女人,他还不会打这样的主意呢!

可是,如何才能让裴寂把皇帝的女人送到老爸的**呢?李世民了解到,裴寂爱财,经常参加各种赌局。于是他把龙山县令高斌廉叫来,交给他一笔巨款,吩咐他说,你请裴寂来玩牌,把这些钱故意输给他。

从来没赢过这么多钱,裴寂高兴得差点儿找不着北。当他知道这些钱是李世民的,便什么都明白了,只是不明白李世民需要他做什么。

李世民就和裴寂说了他的方案。裴寂便选了两个最好看的宫女,把她们送给李渊。李渊对此十分满意,然后裴寂明确告诉李渊:这两个女子,不是一般的女子,是皇帝的女人,皇帝若知道你睡了他的女人……这是灭九族的大罪啊!

而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现在你已经什么都做了。李渊起初很困惑,你是想害我吗?咱们可是好朋友啊,你没道理害我啊。

裴寂说不是我送的,是你家老二叫我送的,他已暗中招兵买马,想干一番大事,又怕你不同意,就想了这个办法。这是逼老子上梁山啊,李渊明白了,说,我儿子既然已经决定了,就这么办吧。敢把皇帝的女人送给别的男人,裴寂难道就不怕东窗事发后小命不保?他当然怕,但与可能的远大前程相比,他觉得值得一搏。

李渊起兵后,裴寂干脆把五百个宫女全都献给了他。同时献给李渊的,还有晋阳宫中的九万斛粮草,以及五万段杂彩和四十万领甲胄——你拿着这些打仗去吧!

与五百美女相比,那些粮草和武器对于李渊的意义当然更大,这可是对他的革命工作实打实的支持,说它是雪中送炭,一点儿也不为过。

后来,李渊攻占长安,立杨侑为帝,自任大丞相,任命裴寂为大丞相府长史,进封魏国公。

03

杨侑,隋炀帝杨广之孙,名义上是隋朝的第三位皇帝,实际上是李渊扶持的傀儡。杨侑虽然是个娃娃,但自幼聪明伶俐,明白他这个傀儡当不长久,便主动提出禅位,李渊却假惺惺地“坚辞不受”。

又是裴寂站出来,“率众劝进”,李渊才“勉强”同意,裴寂则立即命太常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行动起来——新皇帝要登基了,你们赶紧准备礼仪,选择吉日。

明白人都知道,李渊这是在装君子,是在演戏,但光有主角没有配角,这戏就没法演,配角演得不好,这场戏也会演砸。裴寂这一配合,便使这场戏,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最佳配角奖,自然非他莫属。于是,李渊登基后,裴寂“因功”被拜为尚书右仆射,成为唐朝第一任宰相。

要说“因功”,裴寂的功劳似乎上不得台面,他为李渊做过的事情,拿得出手的也就上面两件,与那些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帅相比,差了不止十条街。李渊却给了他这样的回报,是不是有点儿过分?这个最佳配角奖,是不是分量太重了?话嘛,当然不能这么说,这叫“佐命之功”,其他人立的功再大再多,也不能与之相比。除了官职和赏赐,李渊每天还赐给他御膳,以示特殊恩宠。他都不用在家吃饭了,光伙食费,就能省一大笔。

上朝的时候,李渊还必请裴寂同坐。不知李渊请他同坐的,是不是龙椅,如果是,那么那时候的龙椅,应该有两把——总不能两个人,挤在一把椅子上吧。

不过对于裴寂来说,这种特殊恩宠并不会让他舒服,甚至还很累。因为下班后,皇上还不让他回家陪老婆孩子,而是把他留在宫中,要不陪他摆龙门阵,要不向他虚心请教。当然了,尽管不舒服,尽管累,裴寂的内心肯定是高兴和得意的,毕竟这样的待遇,其他文武大臣做梦都得不到。

其他大臣做梦也得不到的,还有一项特权,那就是允许他自行铸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可以自己开印刷厂印钞票,想印多少印多少!大概他自己也觉得,与他的功劳相比,这样的待遇简直太过分了,不但有人不服,自己也不好意思,便总希望上天给他个机会,让他立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军功。

武德二年,机会来了。被突厥册封为“定杨可汗”的刘武周,派部将黄子英、宋金刚入侵太原,相继干掉了行军总管姜宝谊、李仲文。李渊整天黑着个脸,很不痛快。李渊很忧虑,裴寂却很高兴:老大别发愁,让我去吧,保证给你搞定。李渊“奇怪”地看着他,你是文人,之前从来没打过仗,行不行啊?裴寂也“奇怪”地看着他,是骡子是马,不拉出去遛遛,怎么会知道?

出于对他的无比信任,李渊便任命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并授予他便宜行事特权。裴寂便信心满满地率军出发了。不料出师不利,在介休,由于水源被敌军切断,裴寂移营找水时被宋金刚偷袭。兵败如山倒,死伤惨重,裴寂狂逃一天一夜才逃到晋州,晋州以东的城镇全部沦陷。

本想立个大功,以便堵住悠悠之口,让人知道他这个书呆子并不呆,也是会打仗的。没想到败得这么快这么惨,裴寂只好上表请罪,李渊下诏说没关系,打仗又不是你的强项,并“复令镇抚河东之地”。

岂止不是强项,他根本就不会打仗,甚至可以说,他根本就是个草包——当一个月后宋金刚攻陷浍州,裴寂脑洞大开,找到的御敌之策居然是把虞、泰二州的百姓赶进城堡,然后烧掉他们的积蓄!

这办法不错,宁愿烧掉,也不留给敌人嘛。只可惜人民的觉悟太低,百姓不但不拥护,还恨死了这个朝廷命官。夏县百姓吕崇茂,干脆聚众造反,杀死县令后响应刘武周,裴寂率军前去征讨,竟被打得落花流水!原来他既不是骡子,也不是马,根本就是一头猪!

这可太不像话了,也太丢人了。李渊再也无法淡定,把他召回朝中:“当初你有辅佐之功,官爵也已到极点。这次去迎敌,给了你那么多兵力,结果却败得这么惨,你丢不丢人?对得起我的厚爱吗?”李渊骂完,命人把裴寂关进监狱,但没多久就放了出来,而且对他“更加优宠”。一个“佐命之功”,就可以胜过一切,好比“一白遮百丑”,只能说,李渊啊李渊,你真的太厚道了。

04

然而,裴寂做梦也没想到,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渊退位,接班后的李世民,对他的态度来了个大逆转。

实际上,李世民继位之初,对待裴寂的态度并不比他爹差,甚至比他爹更“过分”。因为没有裴寂,就没有他爹的今天,没有他爹的今天,当然就没有他的今天,他也不能忘恩负义。所以在贞观元年,李世民就将裴寂的食邑,从五百户一下子增加到一千五百户,足足是之前的三倍!而参与过“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登上帝位,“并功第一”的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大功臣,李世民集团的核心人物,其食邑也才一千三百户!

不仅如此,李世民到南郊祭祀,还命他与长孙无忌一起,坐他的御辇。裴寂说使不得使不得,我何德何能,怎么能乘坐陛下的御辇?我没资格。李世民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他的“佐命之功”:“你有佐命之功,无忌也有大功,有资格与我同乘一车的,只有你们两位!”

可惜,李世民未将这种特殊恩宠进行到底。仅仅过了两年,李世民就让这个大“恩人”尝到了冰火两重天的滋味。

据《旧唐书·裴寂传》,把裴寂从珠穆朗玛峰一脚踢到太平洋的,是一个名叫法雅的和尚。这个和尚,最初以恩宠出入两宫,后来被禁止,于是“法雅怨望,出妖言,伏法”。至于是什么妖言,《旧唐书》却未记载,只是接着说,兵部尚书杜如晦一查,法雅说裴寂“知其言”,裴寂说冤枉啊,我根本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妖言,法雅却一口咬定他知道。李世民宁愿相信那个妖僧,也不愿相信这个大恩人了。裴寂于是“坐是免官”,食邑被削掉一半,被赶回老家。

裴寂可怜巴巴地请求住在京师,李世民却一声冷笑,讽刺中带着挖苦:“计公勋庸,不至于此,徒以恩泽,特居第一。武德之时,政刑纰缪,官方弛紊,职公之由。但以旧情,不能极法,归扫坟墓,何得复辞?”大意是说,其实你没什么本事,打仗不行,干其他工作也不行。武德时太上皇让你搞搞政法,你也搞得一团糟,导致地方官胡乱施政。你的功劳和才学根本配不上你拥有的地位。你位居第一,其他大臣望尘莫及,完全是拜太上皇所赐。我看在过去的情分上,不想要你老命,而让你回老家颐养天年,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裴寂只得灰溜溜地滚回老家。他眼前浮现出一种生活用具,那玩意儿叫夜壶,我不过是一只夜壶,他想。这简直是另一种形式的始乱终弃啊!

李世民如此对待这个大恩人,是他不厚道吗?似乎是,似乎又不是。实事求是地说,李世民对他的评价并不过分,裴寂的才能,确实让人不敢恭维,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岂容他继续尸位素餐,那么重要的位置,理应让给能够胜任的人。

只不过李世民让裴寂让贤的方式,确实有点儿不太君子。实际上,对于自己有几斤几两,裴寂非常清楚。早在武德六年,李渊擢升他为尚书左仆射时,他就请求退休,还提醒李渊说:当初起兵太原时,咱俩可是说好的,天下平定后你就让我辞职归田,如今四海太平,请陛下兑现诺言。李渊却极力挽留,以至老泪纵横,裴寂无奈,只得继续待下去。

岂止是这只唐朝“夜壶”,其实很多人的命运,都掌握着别人手里,要想“命运由自己掌握”,除非一开始就别上船,一旦上了船,再想下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