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名字中有个“兔”字,武则天便定他死罪(1 / 1)

01

一个人的权力欲太强,是会闯大祸的,比如武则天。作为唐高宗李治的女人,李治在世的时候,权力欲极强的武则天就开始弄权了,李治死后更是变本加厉。

李治是弘道元年十二月去世的,他死后,其子李显继位。李显虽然也是武则天的儿子(第三子),却因他想重用韦后的亲戚,被老妈抓住把柄废为庐陵王,还把他赶出京城,赶到了房州。

废掉李显后,武则天立第四子李旦为帝,她则临朝称制,把持了朝政。武则天明白,很多人都对她专权不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她掌权伊始就来了个剪除异己。除了李唐宗室,亲唐的臣僚也杀的杀、贬的贬,其中包括名将李绩(本姓徐,赐姓李)之孙李敬业,和其弟盩厔县令李敬猷(徐敬猷),以及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簿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御史魏思温。李敬业被降职为柳州司马,李敬猷被免官,唐之奇被降职为栝苍令,骆宾王被降职为临海丞,杜求仁被降职为黟县令,魏思温则再次被罢黜。

其他人倒霉,大多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这几个人却不甘心,他们会集于扬州,决定以匡复庐陵王李显为名,起兵讨伐武则天。短短十来天时间,他们便组织了十多万人马,为了师出有名,李敬业让著名诗人骆宾王写了著名的《为李敬业讨武曌檄》,历数武则天罪状,传布到各州县。

为了增强号召力,李敬业还找到一个相貌酷似已故太子李显的人,对人们说李显逃到咱们这里来了,号召我们推翻武则天的统治,我们起兵,就是奉了他的命令。

对于李敬业的“忤逆”之举,武则天自然不能容忍,第一时间组织平叛,任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将军李知十、马敬臣任其副职,领兵三十万前往讨伐。

02

在历史上,李孝逸默默无闻,更没干过什么轰轰烈烈、能够名垂青史的大事,但在当时也不是一般人。因为他的出身很牛,作为李唐宗室,李孝逸是淮安王李神通之子,胶东王李道彦之弟,唐高祖李渊堂侄。

《旧唐书》和《新唐书》提到他时,都说他自幼聪明好学,文章写得不错。唐高宗时历任给事中、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据《资治通鉴》记载,李孝逸担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期间,曾奉诏调动剑南、山南等地之兵向青海集结,配合唐军主力,进行过反击吐蕃侵扰边界的作战,然后就是几年后吐蕃大相论钦陵进犯四川三州时,奉唐高宗之命进行过分道防守。

至于干得怎么样,有关史料未予记载,不过想必是还不错,不然武则天称制后也不会调他回京,并授他左卫将军,对他甚是“亲遇”。李敬业起兵造反后,武则天更是把平叛大任交给了他。

据《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李孝逸走马上任时,李敬业的部署也做好了,命唐之奇守卫扬州,其弟李敬猷攻打安徽和州,尉迟昭攻打江苏盱眙,他自己则率主力南渡长江。

李孝逸和叛军的第一战发生在临淮,他派偏将雷仁智向李敬业的弟弟李敬猷发动进攻,但没打赢,已经渡过长江的雷仁志,又退回了江北。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李孝逸得知偏将失利,却大为惊恐,按兵不动。难道这就是武则天寄予厚望的“中流砥柱”?李孝逸的表现,令身为监军的殿中侍御史魏元忠大为不满,他对李孝逸说:“天下安危,在兹一举。四方承平日久,忽闻狂狡,注心倾耳以俟其诛。今大军久留不进,远近失望,万一朝廷更命它将以代将军,将军何辞以逃逗挠之罪乎!”李孝逸这才“引军而前”。

实际上,真正打动李孝逸的,并非魏元忠给他讲的大道理,而是他的那番“吓唬”:你若继续按兵不动,老大肯定会让其他人取代你,然后治你的逃避观望之罪,难道你愿意这样?

03

还好,重新渡江后,李孝逸军开始打胜仗,在盱眙境内的都梁山下,副将马敬臣表现不错,还杀了尉迟昭和夏侯瓒两员叛军大将。但都梁山的险要被李敬业的别将韦超控制,无法前进的李孝逸急得跳脚,把将佐们叫来商讨对策。

将佐们七嘴八舌,有主张分兵防守韦超,大军直指扬州的;有主张把韦超打掉,淮阴、高邮的叛军就都会望风瓦解的;也有人主张先打李敬业,李敬业一败,其他人就可不战而擒的。举棋不定之际,监军魏元忠又说话了,他说根据当前的敌我态势,最好的办法是先弱后强,而不是先强后弱。所以他主张先打李敬猷,理由是李敬猷出身赌徒,不熟悉军事,而且兵力单薄,很容易被搞定。再说他离李敬业很远,李敬业即使想救他也来不及,把李敬猷搞定后,咱们便可乘胜前进,再各个击破,干掉其他叛军就容易得多。

李孝逸经过权衡,觉得魏元忠的建议才是上策,便采纳了他的建议,首先向都梁山发起进攻。一阵猛攻,唐军杀死数百叛军,韦超大败,连夜逃走。接下来的事情,继续按照魏元忠的设想发展。打通通往淮阳的道路后,李孝逸按照魏元忠的策略,率军直逼李敬猷,把李敬猷打得落荒而逃。

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李敬业在高邮的主力了。李孝逸派去攻打李敬业的后军总管苏孝祥却出师不利,他自己战败身死,所率五千士兵涉水时淹死过半,左豹韬卫果毅成三郎也成了俘虏,最后被砍了脑袋。

成三郎被杀后,李孝逸率领的主力才赶到,却因有利地势被叛军占据而连吃败仗。李孝逸怕了,又想撤退,关键时刻,监军魏元忠又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和行军管记刘知柔不但再次劝阻了李孝逸,还给他献了个火攻之计,得到李孝逸采纳,发起进攻时顺风点火,把叛军营寨烧成了灰烬。

这一次进攻是全面总攻,是决战,李敬业抵挡不住,大败亏输,仅被斩首的士兵就达七千多,溺死者更多,李敬业落荒而逃。逃回扬州后,李敬业把妻儿带上,又往镇江逃跑,打算从海路逃往高句丽,李孝逸却不给他机会,派兵追击。

据《资治通鉴》记载,光宅元年十一月十八日,逃到海陵的李敬业遇到大风,停下来避风,部将王那相趁机向官军投降,把李敬业、李敬猷和骆宾王的脑袋砍下来,作为投降的“见面礼”。

叛乱平定后,李孝逸因功升任镇军大将军,改任左豹韬卫大将军,改封吴国公。将军打仗立了战功,该奖就奖,该升就升,这很正常,没想到这么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却引起武则天侄子武承嗣等人的极端忌恨。

为了搞倒李孝逸,武承嗣竟然编造了一个谎言,对武则天说,李孝逸在益州时曾自解其名字中的“逸”字,说什么“逸”字中有个“兔”字,而“兔”是月亮上的东西,他这是想做天子啊!

且不说“兔”字与“天子”有没有关系,即使有,对于李孝逸的“自解”,武承嗣又是如何知道的?武则天却不管种种不合逻辑之处,不假思索地定了李孝逸一个死罪,念他对她有功,才免死改为削除名籍、流放海南儋州。当时的儋州是个蛮荒之地,是朝廷用来流放犯人的众多流放地之一。李孝逸到那里不久,就含恨而死。

直到景云元年,唐睿宗李旦复位之后,李孝逸才得以平反,被追赠为益州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