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说《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写了一个人物,名叫蔡攸,奉旨前往淮西征讨王庆,结果全军覆没。他却欺骗宋徽宗说失败的原因是士兵水土不服,战斗力基本归零,这是老天爷安排的,他本事再大,也无回天之力。
《水浒传》虽然是小说,蔡攸这个人物却确有其人。他的老爸就是大名鼎鼎的蔡京,他是蔡京的大儿子。
不愧是奸贼之子,蔡攸的“奸”,一点儿也不亚于他老爸,首先表现在他具备非同寻常的眼光。早在宋哲宗时期,他就预感到将来的老大一定是端王赵佶,他要把宝押在赵佶身上。而那时他不过二十二三岁,在京城的裁造院做监守。
所谓的裁造院,简单点说就是个制衣厂,只不过不是一般的制衣厂。裁造院所制作的服饰,一是供皇帝和宾客穿,二是供祭祀用,而蔡攸的职务,相当于制衣厂厂长。
一个小小的制衣厂厂长,当然与他的远大理想相差甚远,他必须给自己打造一个更好的前程。
想方设法让端王赵佶注意到自己成了他的第一要务。
他所做的,就是算好朝臣上下班时间,然后去他们下班之路上“等”着。于是,赵佶每一次下班回来,都能发现一个少年看见自己后就立即下马,恭恭敬敬地拱手立在一边,“谦恭有礼,观之可亲”。
这个少年虽然看起来比他大几岁,但长得眉清目秀,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几次“相遇”之后,赵佶忍不住问左右,这小子是哪家的公子呀,左右回答说是蔡京的儿子,赵佶便记住了这个“观之可亲”的少年。
果然不到一年,宋哲宗就死掉了,如蔡攸预料的那样,端王赵佶继位,是为宋徽宗。
美好的第一印象果然“威力”巨大,登上皇位的宋徽宗一直没有忘记那个“观之可亲”的少年,仅仅4年后,他就给蔡攸弄了个进士出身,拜为秘书郎,让他编修《国朝会要》,两年内又升为枢密直学士。
没多久,他老爸蔡京入相,蔡攸“再加为龙图阁学士兼侍读,详定《大城图志》,修《大典》,提举上清宝箓官、秘书省两街道录院、礼制局”。
可是这个家伙,却“懵不知学”,让他写篇文章,他甚至都不知如何下笔。在人才济济的新单位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却“以大臣之子的身份领袖其间”。
什么叫“领袖其间”?那是老大啊!
老子没文化,可是老子是老大!其他人能服吗?不服又能怎么样,有本事你也让皇帝“观之可亲”啊。
一百多俊才博学之人,虽然人人不服,虽然个个在心中鄙视,但是见了他,都得恭恭敬敬地叫一声“领导好”。
如果没文化却做了文化单位的老大是个“奇迹”的话,那么请求皇帝大人把自己心爱的女人赏给他,应该算什么呢?
02
那是宣和四年(1122),那时的蔡攸,已经靠溜须拍马混到节度使的高位上了,大太监童贯征伐燕云,宋徽宗命蔡攸为副宣抚,实际上是让他做童贯的监军,随童贯出征。
无知至极的蔡攸居然认为大功唾手可得,入宫向宋徽宗辞行时,宋徽宗的两个美嫔被他看到了。这个不知廉耻为何物的家伙,竟然指着宋徽宗的两个漂亮小老婆说:“臣打了胜仗回来,请皇上把她们赏给我。”
说这话时也许蔡攸心中还在想:反正你的女人多的是,要多少有多少。赏一两个给臣下,不过是在牛身上拔了两根毛而已。
也许是宋徽宗早就知道他脑子进水了,所以并未责怪他,只是笑了笑。
好在运气不错,在童贯的十多万大军面前,仅有区区八千人的涿州留守郭药师识时务者为俊杰,以涿、易二州为“见面礼”,投降了宋军。
胜利,真的能唾手可得!
随童贯捡了这个大便宜后,“功劳”自然也有蔡攸一份。军队进入燕京时,蔡攸被升为少师,封为英国公,回朝后成了枢密院的老大——领枢密院。
实际上,早在这之前,蔡攸就创造了另一个“奇迹”,那就是和他老爸蔡京争宠,而且他赢了,连他老爸都得尊称他为“公”。
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好日子会很快到头。
03
靖康元年,宋徽宗禅位于儿子宋钦宗。
蔡攸这个靠给宋徽宗留好印象而平步青云的家伙,给宋钦宗的印象却很差。当御史说他的罪过不比他老子轻、其骄奢**逸的程度超过了史籍的记载、应流放海岛时,宋钦宗起初还算仁慈,下诏把他流放到万安军,一个位于今天的海南岛、离海口还有五百里的罕有的敝陋之地。但是宋钦宗后来觉得,这种人是没有资格继续活在世上的,便派人到其流放之地把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