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能坚守36年,这俩贵州人居功至伟(1 / 1)

01

公元十三世纪,南宋与蒙古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史称“钓鱼城之战”,或称“钓鱼城保卫战”“合州之战”。合州军民凭借钓鱼城天险,坚持抗战36年之久,直到南宋灭亡、小小孤城弹尽粮绝、守将放弃抵抗才最终沦陷,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

这个“合州”,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市合川区,当时属于四川管辖,“钓鱼城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说起钓鱼城,如今知道的国人恐怕不多,尤其是青少年。但对欧洲人来说,钓鱼城的大名那真是如雷贯耳,他们还把它与麦加城相提并论,称其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之处”。

欧洲人为什么把钓鱼城称为“上帝折鞭之处”呢?这得从“上帝之鞭”说起。这里所说的这个“上帝之鞭”,指的是蒙古大汗蒙哥。

大家都知道蒙古军队打仗厉害,蒙古铁骑踏遍亚欧大陆,那真是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对手们在他们面前就是豆腐渣,根本经不起这股洪流的冲击,一冲即溃。欧洲人被蒙古铁骑打得吐血,对他们的印象尤其深刻,还称他们为“黄祸”,意思是这些来自东方的黄种人真是祸害,走到哪里祸害到哪里。在欧洲人眼里,这些蒙古人就像上帝的鞭子,指向哪里哪里遭殃。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10万铁骑进攻四川,于是四川遭殃。当年十二月,川西、川北大部分州县全部沦陷。解决掉其他地方后,蒙哥率军进抵离合州仅40多公里的武胜山(今四川武胜县城附近),准备进攻合州。

那时的合州近似孤岛,周围各州县尽皆落入敌手。攻城拔寨如探囊取物、在其他地方所向披靡的蒙哥,原以为分分钟就能搞定,万万没想到孤立无援的小小钓鱼城,竟然是史上最硬的骨头,啃了36年都没啃动,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命也会丢在这里。这也是欧洲人把合州叫作“上帝折鞭之处”的原因。

合州军民之所以能坚持抗战36年,并在这里折断了蒙古大汗蒙哥这根“上帝之鞭”,使进攻欧洲的蒙古军队突然撤军,从而解救了欧洲人民,与播州(今贵州遵义)人冉琎、冉璞兄弟俩不无关系。正是兄弟二人向时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的余玠献“保西南计”,利用合州钓鱼山天然之险,“以山为垒,棋布星分”,建成了青居、大获、钓鱼、方顶、天生等十多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先后抵挡住了蒙古军队200多次进攻,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持续性的以弱胜强时间最长的奇迹。

02

冉琎、冉璞兄弟俩为播州名士,被后世誉为“军事战略家”。兄弟俩的童年,充满了传奇。

他们出生在播州一户贫苦人家,哥哥冉琎不到5岁母亲就病逝了,冉璞是冉琎同父异母的兄弟。后来,他们的父亲也染上重病,不治而亡,兄弟俩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虽然清苦,倒还过得下去。没想到当地闹起了土匪,连这种清苦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为了保命,母亲只好带着两个儿子逃往深山。

当时的哥哥冉琎已经9岁了,弟弟冉璞才4岁,逃避土匪的路上,母亲身上背一个手上牵一个。

如果是一般人,身上背的一定是小的,手上牵的才是大的,这兄弟俩的母亲却相反,身上背的是大的,手上牵的是小的。

他们就这样随着逃难的人群往深山逃,一路跌跌撞撞,加上孩子太小跑得慢,母子三人渐渐掉队,被土匪追上。土匪没抢到什么财物,便想杀人解气。令人意外的是,土匪砍向母子三人的大刀却停在了空中,那个女人的反常举动引起了土匪的好奇,他们决定搞清楚了再说。土匪问冉母你这样做不合理啊,其中定有缘故,不妨说来听听。冉母说两个孩子都是我的儿子,大的是丈夫前妻生的,小的才是我亲生的,我身上背大的手上牵小的,是为了不让人说闲话。

冉母一席话,把从来没有怜悯之心的土匪都感动了,不但没杀他们,还给了冉母一些银子。土匪头目又给了冉母一块红布,让她挂在家门口,土匪见了这块红布就不会来骚扰。

自从挂上红布后,土匪果然见了红布就绕道而走,他们一家再也没有遭受过匪患。冉母利用土匪给的那些钱,让两个儿子接受教育,儿子们也很争气,他们的刻苦和勤奋,不仅受到老师的夸奖,还得到了乡亲们的称赞。

兄弟俩还对军事问题特别感兴趣,常常讨论、研究军事问题,这可能与他们身处的那个乱世有关。

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宋末期,朝廷腐败、皇帝无能、国力日衰的南宋成了蒙古人待宰的羔羊,日渐强盛的蒙古人大举进犯中原,南宋军队节节败退,大部分国土沦丧。就在南宋命悬一线,无数将领投降蒙古人,没投降的也已丧失抵抗意志的危急时刻,四川合川节度使余玠却在积极组织抗元力量,并张贴告示招贤纳士。

当时的播州归四川管辖,合川节度使余玠广招天下贤士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冉琎、冉璞耳朵里,对军事战略颇有研究的兄弟俩应征入伍,他们的卓越才华很快显露了出来,得到余玠重用。在兄弟俩看来,“蜀之形势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人,各粟守之,贤于十万师元也,巴蜀不足守也”,大意是若是把防御工事迁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钓鱼山,抵得上10万雄兵。1243年,余玠采纳了他们的计策,命冉氏兄弟重修钓鱼城,然后将合州治所移至城内。

钓鱼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城由条石垒砌而成,建在悬崖峭壁上。城内不仅有大片田地,还有丰富的水源,周围的山上也可以耕种,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条件。

钓鱼城的修建使冉氏兄弟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这一重要的防御工事建成后,先后抵挡住了蒙古军200多次攻击,始终固若金汤。

03

当时的蒙古军如一只贪婪而凶猛的饿虎,先后吃掉了亚洲的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以及欧洲的俄罗斯、匈牙利等地区。蒙古人铁蹄所到之处无不捷报频传,却被四川合川一个小小的钓鱼城挡住了前进的脚步,以至于寸步难行。

1259年,蒙古国皇帝、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率10万大军亲征合川,冉琎、冉璞兄弟积极出谋划策,全城军民在守将率领下浴血奋战,众志成城抵抗侵略者。蒙哥不仅没有占到便宜,他本人还被城内的飞石击中(一说染病),撤军途中死于离钓鱼城很近的北温泉。

据《元史》记载,不少随蒙哥出征的将领都战死在钓鱼城下。

蒙哥之死意义重大。击毙蒙哥的战斗为钓鱼城解了围,进攻四川的蒙古军被迫撤军。为了回国争夺帝位,包围湖北鄂州的忽必烈也不得不撤军,从云南经广西北上的兀良合台一军也渡过长江北返。

此战的胜利,不仅使南宋多活了20年,还迫使蒙古军从欧洲撤兵回朝,使其铁蹄止于多瑙河畔,解救了整个西欧,改写了世界历史。

冉琎、冉璞兄弟也因主持修建钓鱼城,并在今后的抗元战斗中作出的杰出贡献而名垂青史。冉氏兄弟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极大敬重,他们亡故后,当地人民自愿捐资修建了“二冉庙”,世世代代铭记他们的功德。

从1243年到1279年,史上最长的一次战役“钓鱼城之战”一共打了36年。

1279年,在元军答应不杀城中一人之后(蒙哥死前曾留下遗言,攻下钓鱼城后“当尽屠城中之民”),守将王立开城降元,钓鱼城方落入敌手。

钓鱼城不仅是冷兵器时代山城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还创造了抵抗36年最终全身而退、未遭屠城的奇迹。而在此之前以及以后,侵略成性的蒙古人对待抵抗的城市都是两个字,那就是屠城。

固若金汤的钓鱼城和众志成城的城中军民,用实力让无坚不摧、杀人过亿的魔鬼放下了一回屠刀,更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