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亡于一个马贩子?(1 / 1)

01

自从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出卖给契丹人后,失去了天然屏障的中原王朝无时无刻不想收复它,特别是宋朝建立后的几代君主,从宋太祖赵匡胤到宋太宗赵光义都作过不懈努力。

尤其是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不惜御驾亲征,却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大败于契丹人,他自己也中箭受伤,坐驴车逃走,两年后箭伤复发去世,堪称为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丢命的皇帝。

1100年元月,才子皇帝宋徽宗继位。

在中国历史上,宋徽宗是以“昏庸无能”著称于世的。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皇帝,也想励精图治,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以便流芳百世。他的雄心壮志,就包括收复燕云十六州。

02

宋徽宗时期,东北方向的女真人崛起,与位于南方的北宋像两把钳子,把辽国夹在了中间。这使宋徽宗看到灭掉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希望。在他看来,只要金国愿意与其合作,两国南北夹击辽国,就能达到目的。

与金国结盟夹攻辽国的主意,出自赵良嗣。

赵良嗣原名马植,本为辽国燕京人,而且世代为辽国大族,他本人还做过辽国的光禄卿,是个专管祭祀、朝会和皇帝生活用品的三品官,后来辞官不做,当起了马贩子。

马植虽然是辽国人,但身在辽国心在宋,对契丹人一直占着家乡燕山既愤恨又愧疚,总是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归宋朝,对自己是汉人却要受契丹人统治而深感屈辱。

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帮宋图辽了。何况那时候辽国的天祚帝整天沉迷女色,大权旁落,辽国也已是外强中干,人心涣散,正是干掉它的好时机。

一个马贩子如何才能把他的想法上达宋朝天听呢?

1111年,深得宋徽宗信赖的童贯,作为使节出使辽国。住在卢沟桥附近驿馆里的童贯因买马结识了马植。得知童贯是宋朝的大官,马植大喜,他对童贯说,辽国东北面活动着一支女真人,非常不满辽国对他们的欺负,每时每刻都想反抗,最近就在酝酿一次大的反抗。你们宋朝应与其联手,对辽国来个南北夹击,肯定能收复燕云十六州。童贯说此计不错啊,待我找机会向皇上汇报。

03

那时候的女真人还未建国,金国是4年后的1115年建的。金国一建立,时刻关注女真人动向的马植立即用密信告知宋朝的雄州刺史。经雄州刺史协助,马植来到宋朝,秘密居住在童贯家中。为保密起见,童贯将他改名为李良嗣。

童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宦官,时为西北宣抚使,号称“西陲将军”。有人说他是个不懂军事、不会打仗的“常败将军”,但他也侥幸击破过西夏,收复过四川和洮州,因此在宋徽宗眼里是个“北部边患专家”,也因此深得宋徽宗信任。这人最大的特点是好大喜功,马植的建议正合他意,若是在他的努力下收回燕云十六州,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和荣耀啊,千秋万代都会记得他的。于是,在献上联金灭辽之策的同时,他向宋徽宗推荐了李良嗣(马植)。宋徽宗不但赐他皇姓,改名赵良嗣,还推心置腹地拍着赵良嗣的后背说:“辽国不灭,燕云不收,北部边陲久不安宁。今所献良策,或可解除朕心头之病。”

是否应该联金攻辽,大臣们争论激烈,反对者不少,但都被童贯一一摆平,为宋徽宗作出联金攻辽决定扫除了障碍。

南宋著名史学家徐梦莘编撰过一本叫《三朝北盟会编》的名著,在这本著作里,他对此的评价是:“国家祸变自是而始”。意思是宋徽宗联金攻辽的决定,埋下了北宋灭亡的祸根。

顺便介绍一下:童贯因乱权贪污而被时人称为“六贼”之一,被《宋史》列为奸臣。他是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

04

决定作出后,接下来就是运作。运作过程却充满了波折。

先是宋朝和西夏打了一仗,而且还打败了,紧接着西北地区地震,朝廷得赈灾。两件事一耽误,结盟之事无法提上议事日程。直到1117年,童贯调到枢密院主管北方事务,才真正有了机会。

那时候的金国军队已经打过了辽河,占领了辽东。虽然是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娃娃,但这个小娃娃看起来还挺能干的,所以童贯觉得时机成熟,赵良嗣之计可以实施了。

第一次派使者却像个儿戏,不但是非正式的,使者还是个医师。没办法,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懂金文的。更好笑的是,这个使者连个正式文书都没带,即便当叫花子也得带个介绍信什么的啊,人家怎么知道你是干什么的,说不定是个间谍呢。所以他一到金州就被女真人抓了起来,关了一年才放掉。

第二次,宋朝不敢再开“玩笑”了,决定正式地派个使者。经过挑选,有胆有识、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登州防御史马政成为正使,副使是平海军卒呼延庆。

1118年八月,马政带着使团出发了,走了将近两个月才到金上京。这是因为两国中间隔着个辽国,他们不敢直接穿越辽境,否则被抓到了只有死路一条。他们先是从山东蓬莱出发,渡过大海后到达辽东金州,光是从金州到达金上京就花了20多天。

马政的到来令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十分意外,对方带来的动议更令他意外。与众大臣商量了整整两天,完颜阿骨打才说了三个字:“我看行。”

05

然而,阿骨打派出的与宋朝商量具体事宜的人,却连宋徽宗的面都没见到。

这个人名叫李善庆,渤海人,他也是花了两个月时间才抵达汴京。宋徽宗让蔡京、童贯等人和他谈。

当童贯按照之前的设想,提出攻辽成功后燕云十六州自然归宋,李善庆却跟他打哈哈:“这个嘛,我走的时候领导没给我分配燕云的权力啊哈哈哈,这事儿今后再说吧哈哈哈。”心里却在想:你们老大都不见我,谈个锤子啊!

领导派他来,就是来谈这个事的,如今他却说他无权,这不是戏弄人吗!

就算被戏弄了,宋徽宗也没脾气,如今是有求于人啊,有脾气又能怎么样?第二年三月底,宋徽宗再派人去金国谈判。不料刚走到登州,正使赵有开就突然死了。

宋朝终于生气了。不过不是因为赵有开死掉,而是因为听说了辽国册封完颜阿骨打为东怀国王、辽和女真讲和的消息。这岂止是戏弄老子,简直是出卖啊!算了算了,这个事情不谈了。

虽然不谈了,宋朝还是让副使呼延庆带着登州的文书,跟着李善庆去了金国。不料一到金国呼延庆就被扣了。金国大臣宗翰质问呼延庆,你们宋朝人到底靠不靠谱,为何要中止谈判?呼延庆说怪我们喽?贵国不是已受辽国封为东怀国,和他们穿一条裤子了吗?宗翰说那只是辽国单方面的意思,何况这对我们大金国不但不是好事,还是一种侮辱,我们怎么能接受?如果你们真想和我们联合攻辽,就请诚意一点,拿正式的国书来。

宋徽宗之前没见金使,在金国人看来是一种傲慢,所以他们也要傲慢一回,这次阿骨打也没见呼延庆,而且也扣留了几个月才放掉。

之前宋朝将李善庆扣留了8个多月,金国此举也算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06

如果说宋朝还有一点百折不挠的精神的话,那么此次表现的正是这个精神。

1120年,始作俑者赵良嗣终于走上了前台,带着宋徽宗的亲笔信再次使金。

那时的金国已经对辽国展开了行动,完颜阿骨打亲自带兵攻打辽上京,所以赵良嗣没有见过阿骨打,接待他的是完颜阿骨打的四弟完颜吴乞买,当时的职务是国政。

这一次谈判,双方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只是在起名这件事上发生了分歧。完颜吴乞买建议叫“金宋联盟”,赵良嗣心想这怎么行?凭啥把你放在前面?这主意可是老子出的!但要把宋放在前,估计女真人也不会答应,他眼珠子一转:这件事是从渡海开始的,叫“海上之盟”怎么样?对方说可以,就叫“海上之盟”。

得到金国老大完颜阿骨打首肯后,双方经过磋商,达成了六点协议:

一、宋金南北出兵夹攻契丹,两国军队均不许越过长城,期间双方不许单方与辽讲和。

二、作为代价,宋朝将每年贡给辽国的岁币,按旧数转贡金国;金国出兵,宋朝给予一定的粮饷军费补贴。

三、战后(如果胜利),金原则上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交给宋朝。

四、双方不许招降纳叛。

五、双方共同遵守盟约,若不如约,则难依已许之约。

六、平州不属燕京旧汉地,也不属辽太宗受贿之地,与燕京为两路,不在归还之列。

此外,金军为捉拿天祚帝暂住西京。

07

虽然费尽了周折,但盟约毕竟签下了。接下来,就等履行盟约、收获胜利果实了。

然而,当阿骨打领兵打下辽中京、宗翰领兵占领西京大同后,宋朝却连兵都没出。

关键时刻又掉链子,宋朝这是怎么啦?原来后院又起火了,南方爆发了方腊起义。直到3年零8个月后,搞定了方腊起义,童贯才率宋军北上攻打燕京。

虽然晚了几年,但把军队安顿在关外的阿骨打终于等来了宋军出兵的消息。

阿骨打没想到,这个消息其实是一盆冷水,专门用来泼他的——童贯不但怎么也攻不下燕京,还被契丹人打得屁滚尿流,厚着脸皮求他帮忙。

完颜阿骨打先是目瞪口呆,接着勃然大怒,然后一声冷笑:原来宋军是这样的渣渣,这太好啦!

阿骨打率领的军队刚到居庸关,守关的辽兵就放下武器,打开关门让他们过去了,金军兵不血刃地占了燕京城。

打下燕京城后,金国虽然同意将太行山以东燕、蓟、檀、景、顺、涿、易七州交还于宋,但宋朝必须每年向金纳岁币(进贡)银绢,另输代税钱100万缗。

除此之外,金国的苛刻条件中还包括三项:一、平滦营不是五代时契丹的受贿之地,不归还;二、西京暂不还,另议;三、宋同意金带走燕地人口。

宋徽宗自认为完成了历代祖宗都没有完成的使命,但他没想想,这个条件对宋朝来说既苛刻又屈辱。

他却不管那么多,虽然仅收回七个州,但他知道他“赢”了,这是个巨大的胜利。所以值得“全国大赦,同庆三天”,更值得在万岁山刻石记功,让自己的历史功绩“永垂不朽”。

至于立此大功的赵良嗣,自然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加官晋爵;还有童贯,还有其他有功人员,一个不落,统统有份。

宋徽宗更是没有想过,干掉辽国,实际上是摧毁了横亘于宋朝与金国之间的天然屏障,金国若是对宋朝有企图,大军分分钟就可越过边境,来一个直捣黄龙!

宋徽宗没想过这个问题,但完颜阿骨打想过。早在童贯所带领的宋军不堪一击、向他求助的时候,他就在想这个问题了。

他不但这样想过,还在撤离燕京时公开宣称:“两三年后必再夺回来!”

两年后,完颜阿骨打虽然已经病死,但他当初的誓言变成了现实——靖康二年四月,“靖康之难”发生。南下的金军一举攻破开封,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3000余人做了金国俘虏,北宋灭亡。

忘了“唇亡齿寒”古训的宋徽宗,不知在北国的冰天雪地中,是否明白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