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国历代帝王中,宋太祖赵匡胤无疑是亮点颇多的人物,他在位期间致力于全国统一,先后灭掉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他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问题。
除此之外,宋太祖为人称道的地方还有:在经济方面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徭役,劝奖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在文化方面奉行“文以靖国”的理念,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迎来空前的繁盛。
然而,这也是个不能被细思的家伙,虽然人们对赵匡胤细思后达不到极恐的程度,但鸡皮疙瘩还是会冒几颗的。与史上那些大奸大恶之徒相比,他身上的污点并不少,只不过被其亮点掩盖了而已。
02
有人说,赵匡胤自己也说,他授意的史官也这么说:他这个皇帝的位子,是被迫坐上去的,所谓的“黄袍加身”,实际上是“被黄袍加身”。说这话的人罔顾了基本事实,因为赵匡胤早有预谋——早在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之时,他和心腹就加紧了活动。周世宗去世不到半年,他就把禁军所有的高级将领换成了自己的人:之前殿前副都点检一职一直空缺,被换成了慕容延钊,这人是赵匡胤出生入死的兄弟;之前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职则被换成了王审琦,这人是赵匡胤的布衣故交;至于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早就是赵匡胤势力圈子里的核心人物……
在当时,禁军是全国主要的军事力量之一,掌握了禁军就等于掌握了王牌,想什么时候炸就可以什么时候炸,想炸谁就可以炸谁。所以当周世宗去世,年仅7岁的恭帝柴宗训灵前即位时,人们便意识到了一个巨大的危险,特别是忠于后周的官吏们,看出赵匡胤的野心后,指出不应再让他掌握禁军。有人甚至主张先下手为强,把赵匡胤干掉。然而,小皇帝却仅仅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这是周恭帝犯的第一个错误。
如果说第一个错误无伤大雅的话,那么接下来他犯的这个错误,则直接把他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03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君臣正在高高兴兴地庆贺新年,一盆冷水从天而降——辽国和北汉集结军队,联合起来攻打过来了!
一阵慌乱之后,小皇帝作出决定,命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赵匡胤立即调兵遣将,第二天就领兵出发了。行动如此迅速,不能不令人佩服,然而却没人看出这里面的猫腻。
这可是战争,不是游山玩水,更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战争历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开不得玩笑!何况他们要对付的是两国联军,怎么也得做好准备吧?比如后勤,怎么也得准备个十天半个月吧?除了神仙,谁能在一天之内做好这些准备?可赵匡胤不是神仙!
这说明赵匡胤根本没想过要去迎敌,他之所以“仓促上阵”,明摆着另有所图。如果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事情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也许有人要说,这事不能怪柴宗训,他当时那么小,怎么可能识破赵匡胤的阴谋?这话当然没错,他年纪小是事实,当然也不可能有那个能力。可是,不是有宰相范质和王溥这两个辅政大臣吗?
问题就出在这两个辅政大臣身上。他们至少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既然早就看出赵匡胤有野心,小皇帝想让赵匡胤带兵迎敌,征求他们的意见时,他们就不应该同意;第二,按理说他们应该时刻对赵匡胤保持警惕,可是当赵匡胤接到迎敌命令后,第二天就急匆匆带兵出发,如此明显的异常现象,他们居然麻木到毫无感觉!如果他们稍微敏感一点,就会考虑另外的人选,这场篡位悲剧就可以避免。
直到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率领军队返回京城逼宫,并派潘美等人去“通知”范质、王溥时,范质才抓住王溥的手说:“仓促遣将,吾辈之罪也。”
他这一抓,力道可不小,几乎把王溥的手抓出血。这一抓,隐含了深深的悔恨。潜台词是——这一切本来可以避免,可我们就是犯了这个低级错误!
辅政大臣严重失职,是导致这出悲剧的重要原因。而那时,“表演艺术家”赵匡胤仍在演戏:“世宗对我恩重如山,我怎么可能忘恩负义呢?我也不想这样啊,都是被将士逼的,你们说怎么办?”
无论他如何虚伪,如何恬不知耻,但有句话倒是说得没错:周世宗不但对他恩重如山,而且对他极度信任,放心大胆地把禁军交给他,否则哪有他赵匡胤的今天!可他却用欺负孤儿寡母的方式,来“报答”恩人的恩情。
更让人不齿的是,国难当头,他首先想的不是抵御外敌,而是谋权篡位!这就不仅仅是恩将仇报的人品问题了,至少说明在他心目中,与权力相比,抵御外侮一文不值!
当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达到卑劣目的,连国家、民族都可以不顾,无论他今后做了什么,也无法弥补他的罪恶,也抹不掉他这个人生污点。因为这样的污点,实在是不可原谅!